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资源的再配置过程,通常是指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然而,现实中的企业并购大约一半最后都没有成功,统计资料显示,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并购后没能进行有效的整合。我国企业目前并购的形式主要是横向并购,那么同这种横向并购方式相对应,就更应该重视整合中并购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问题。 相似文献
2.
区域间的分工协作问题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方面.认清其产生的原因,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应用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认为区域间的交易效率提高是区域分工协作产生的真正原因,因而有更好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3.
并购一直是企业实现成长和多元化的非常普遍的战略选择。然而,有关并购绩效的研究却发现,并购的预期绩效很少能实现,大多数并购都是失败的(Chatterfee,Sanyan,1992)。大量并购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并购是否能达到管理者的期望,提高企业的绩效,关键在于能否有效保护被并购企业的能力。“动态能力战略观”认为,从长期看, 相似文献
4.
<正> 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不仅是对古典经济学研究对象、内容的一次革命,而且更是一次经济学分析方法的革命,即边际分析的引入。它不仅对古典经济学,而且对以后经济学的发展都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以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为代表的第一代边际主义者和以马歇尔、庞巴维克、维塞尔、克拉克等为代表的第二代边际主义者主要把边际分析运用于效用价值理论和生产力分配理论,而边际分析真正广泛用于经济学各个领域是在边际革命鼎盛时期以后,那时,边际分析朝着新的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或者说,边际分析的运用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6.
并购是企业实施资本运营,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控制权的市场行为,是培育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并购是企业在竞争中迅速扩张的最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并购失败案例中,有很大比例是由于企业并购整合过程的失败所造成的。战略、企业文化、管理、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都是并购整合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决定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跨国并购是进行全球化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必须要迈出的重要一步。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并购,并日益成为其中活跃的角色。近两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作连连。联想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PC分部,这一举动震惊了国内外经济界。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常见问题 1.及时必要沟通的缺位.所谓及时必要沟通的缺位,是指必要的沟通不够及时.企业并购展开后,并购企业应当与被并购企业就若干问题进行及时沟通.而通常情况是并购方经理们经常会不情愿与被并购方的关键员工进行交流,因为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无法作答.但是,不见面可能会造成致命的错误.没有参与并购过程的关键员工,如果被告知是相关职位的候选人,并且得到保证不会受到排挤,那么他们离开的可能性就会下降.如果他们感觉不在圈内,可能就会忙着到别处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随之而来的就是核心员工的流失、上下级之间的冲突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风险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中国企业的并购热潮愈演愈烈.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从国内并购向国内和跨国并购并存的方向发展。羽翼渐丰的中国企业视并购为一个迅速做大做强的手段.或者以提高市场份额.扩大产业规模为目的.即横向并购:或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链的联动效应为目的.即纵向并购。而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并购.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城市群存在生产性服务业人均产值低、城市间发展差距大等制约城市群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的忽视。化解当前难题需要立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与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产品的偏好、城市群交易效率的关系。新古典超边际分析理论从分工视角、以超边际分析模型为手段为城市如何选择与其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指明道路。集聚模式影响城市群交易效率,进而影响宏观分工水平;反之,交易效率的改进能够提高城市群绩效,推动能够体现微观主体偏好的集聚模式变迁。在城市群分工深化、广化过程中,城市通过将宏观效率与微观意愿结合的方式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大城市“行星环”辐射作用,构建城市群功能互补的“拼图式”格局,助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迅猛发展,工业企业作为宁波民营企业的主体,其"走出去"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在分析宁波工业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宁波工业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服务中介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并购已成为各国企业壮大自身实力,优化资源配置,在竞争中获胜的有效手段。而如何在并购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模式,是并购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我国的企业并购虽已走过20几年的历程,但比起西方的百年并购史显然还不够成熟,需要在各方面加以完善,尤其是关于企业并购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在并购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将从企业并购的基本模式入手,对西方及我国的各类并购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我国企业能从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并购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以及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分析了企业成长与企业并购路径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企业成长的角度对我国旅游企业并购提出了四大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有企业兼并经常遇到重重障碍,即使看来明显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的兼并方案也会遭到“不合常理”的否决。我们认为出现这种奇特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身份导致国有企业的兼并是一个涉及到地方政府、经营者、职工等多方利益的复杂过程。本文分别对利益各方的目标函数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国有企业兼并得以顺利进行必须满足3个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绩效可借助一些方法加以评价,本文重点研究建立估价模型评价并购绩效。本文首先深入研究建立估价模型评价企业并购绩效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具体案例并购绩效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文中观点。本文认为建立估价模型、借助于EVA评价企业并购绩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明显增加,但多数从效果来看并不令人乐观。本文通过实例,结合竞争战略的理论阐述了现阶段中国企业并不适合对发达国家的公司进行并购,而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把并购的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以此寻求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在为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的同时,也为企业间并购带来良机。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企业间并购呈现出了新的特征。本文就全球并购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且为中国企业开展并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并购动机理论认为企业基于市场运行竞争的压力,通过选择并购来消除或者控制行业竞争者以提升自身实力,保持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和竞争优势。但是企业若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情况(尤其是隐性债务)的尽职调查稍有不慎,极有可能会导致并购企业陷入泥潭而万劫不复。因此,文章针对企业(商行为主体)在并购实践中目标公司存在的隐性债务及其相关问题,在理论上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更好地为企业并购法律服务者的并购实践提供指引,进一步服务于新时代市场经济商事主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外资对中国品牌“弱化”并购策略及企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外资并购在中国越来越频繁。外资并购在中国的并购策略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倾向性,具体表现“弱化”策略,削弱中方企业的竞争力。中方企业必须认识这种策略,在此基础上因应寻找破解之道,最大限度地在并购中保护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