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3)
本文以2009~2016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持股对IPO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持股公司的IPO审计收费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持股公司,考虑样本自选择可能产生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和声誉越高,IPO审计收费越高;风险投资是否为联合投资,对IPO审计收费没有显著影响;在风险投资持股对IPO审计收费的影响过程中,盈余管理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结论不仅拓展了风险投资与审计市场的相关研究,而且验证了风险投资"逐名"动机在审计市场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审计收费与审计独立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审计收费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是否影响审计独立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03~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非标审计意见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审计收费越高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幅度更大,但没有严重影响审计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4.
5.
6.
以2011—2017年高能耗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和方向距离函数计算企业的综合风险承担水平和环境绩效,再用Tobit回归模型实证风险承担水平与环境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风险承担水平负向影响了企业环境绩效,且决定风险承担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规模对风险承担水平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风险承担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规模越大的企业环境绩效越好;企业所有制未能调节风险承担水平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从风险角度提出了改善企业环境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能够深刻重塑并赋能经济,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的微观载体,在数智时代下发挥何种微观效应?以企业风险承担作为切入点,剖析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内在作用机制.通过理论剖析与大样本实证检验,揭示微观主体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重要影响.具体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并维持自身财务稳定性.基于产权属性相异的横截面检验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数智赋能对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数智赋能对于财务稳定性同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并未表现出属性上的差异.数字化转型对高科技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具有显著性,而对非高科技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并不具备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两类企业财务稳定性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前述影响效应通过提升微观主体内部控制水平、降低环境不确定性提升企业经营获利能力,从而促进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审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考虑,主要侧重于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在讨论过程中,对相关文献也进行7评述,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审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考虑,主要侧重于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在讨论过程中,对相关文献也进行了评述,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投资者情绪置入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中,探究货币政策如何通过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渠道影响企业风险承担.采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向企业风险承担的传导中,至少部分是通过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效应实现的.进一步的分组回归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效应在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间存在差异,在不同行业间表现不一.这丰富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相关文献,有助于我们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理解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机理,以便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宏观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13.
14.
公司治理的功效不仅体现在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上,促进企业科学决策,合理进行风险控制,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同等重要。本文以2012—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南京大学联合中国证监会开展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状况调查,实证检验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1)投资者关系管理越好的企业,企业承担的风险水平越低,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具有自主性治理效应,能抑制企业过多的风险性行为,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水平。(2)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这一治理效应在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薄弱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说明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形成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弥补,从而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产生治理作用。(3)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抑制企业过度负债和过度投资降低了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水平,而与此同时,没有证据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导致了企业投资不足,从而带来投资效率的损失。(4)CEO财务背景和董秘专业能力的内部因素以及机构投资者调研、网络媒体平台开通的外部因素对于企业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风险资本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深入研究,研究视角也较为丰富。文章系统回顾与分析了风险资本支持上市企业盈余管理动机与行为的国内外文献,并指出了包括围绕不同时期的动态研究、风险资本异质性与投资方式对盈余管理动机与行为的影响等可能的新研究方向,为今后研究风险资本对其支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机理及方式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探索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企业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从揭示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入手,详细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新会计准则下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运运;方小红;刘洪彬 《生产力研究》2024,(6):148-153
国家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大背景下,合理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便成为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选取我国A股2015—2021年上市企业数据,从董事网络这一非正式制度结构视角出发,基于董事网络的“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两大层面研究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网络促进了企业风险承担;不同类型的董事网络具有异质性风险承担效应,独立董事网络对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更显著;金融生态环境显著加强董事网络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该结论对完善我国企业董事网络治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对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我国审计市场中在审计收费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公认的审计计费标准;审计收费水平总体上偏低,恶性竞争现象严重;现行审计费用的付款方式不合理。综合整治的措施应包括:改革审计收费标准;合理增加会计师事务所收入;改变审计市场地区封锁;健全法律法规;改革审计费用付款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