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我国西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总量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2001-200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期间人均耕地安置标准等经验性数据为依据测算各地实现"十一五"规划搬迁任务及其搬迁总任务的土地安置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除贵州以外,各地土地安置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而若要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部分地区则存在土地安置缺口,建议尝试并探索"元土安置"等其他安置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凯里市搬迁安置社区调研发现,现有的社区治理当中还有所欠缺,文章通过引入嵌入式治理这一概念来探究在调研凯里市搬迁社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包含但不限于搬迁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较低,社区治理人员与社区居民的交互甚少,较为僵化的直线治理,而为实现一种且具有可行性的嵌入式治理范式,在嵌入式理论下,提出了关系相融式互嵌、社区内外资源互嵌、社区文化嵌入这三个方法,使政府、社会组织、搬迁居民三方进行相互嵌入,形成多元治理的社区结构,构筑一个对搬迁社区稳定和发展有益的联结关系。  相似文献   

3.
易地扶贫搬迁的瞄准精度和识别的有效性对该项活动意义重大。本文基于陕西安康市140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Probit、MLM和PMT模型检验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目标识别的决定性因素、发生瞄准偏差的原因和提升瞄准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生计资本、生计环境均是影响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目标识别的重要因素;"应搬未搬"农户相较"搬不应搬"农户在家庭资产、信贷资本和社会资本方面表现出明显劣势;移民搬迁项目保持高遗漏率,非贫困农户渗漏的情况比较严重。政策错误识别的原因在于当前政策实践中的"收入贫困"与移民搬迁瞄准机制存在错位,瞄准对象涵盖了更为多样的贫困类型。代理家计调查法在识别和判断贫困农户方面适应性强,但对于非贫困农户的排除作用非常有限。据此,本文提出了解决贫困人口公平有序"搬得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是当前中央到地方解决扶贫、脱贫的一项主要决策,是“从源头斩断贫困之根”的关键举措.本文主要是以义龙试验区为例,对“搬得出”的贫困户如何能在新的地区长期“稳得住”及“搬不出”的贫困户能主动、自愿搬出作了探讨,并结合当前的搬迁现状,提出几点思考及建议,力求能为打好易地扶贫搬迁这场“硬仗”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宁夏实施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确定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总任务,并针对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不宜人类生存的地区,通过易地扶贫移民搬迁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群众的脱贫和发展问题。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决定在宁夏、内蒙、云南、贵州四省区利用西部专项国债资金开展试点工作。这是国家在新形势下采取的一项重大扶贫措施,也是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簇地区广大群众的关怀,这将对宁夏的扶贫开发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易地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的有效途径,可大大降低扶贫开发成本,有利于迁出地的生态恢复.两年的易地扶贫"德政工程"使得搬迁贫困户生存环境明显改善.本文同时分析了云阳县实施易地扶贫工作的主要作法,提出了易地扶贫工作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丽  黎红梅  李培 《经济地理》2020,40(11):167-175
生计资本是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对两者相互关系的探讨有助于理解农户为实现可持续生计而采取的生计行为。基于湖南搬迁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影响生计策略选择的机理。研究发现:①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效应;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对农业主导型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效应;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非农经营型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②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搬迁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由农业主导型向务工主导型转化有显著影响,其中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是转化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对搬迁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由农业主导型向非农经营型转化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完善后续服务、加大教育培训、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当地产业等差异化政策。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易地扶贫搬迁是在有限时间与物力条件下完成了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的"空间迁移",使这部分人口得以在新环境中开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路向.这里的新环境指两种情形:农村安置区与城镇安置区.对于前者,目前已有明确的政策关照,即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后者,国家相关政策相对较少,且现实问题更为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西部S省G市三县贫困户建档立卡微观追踪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渐进DID方法,系统评估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效果,并基于配套精准扶贫项目和帮扶人制度的双重视角,对促进搬迁政策效果的精准扶贫项目渠道作用和帮扶人制度保障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易地扶贫搬迁显著降低了家庭贫困发生率,并提升了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表现出显著的脱贫效应和增收效应。三县的本土化集中安置特色模式,比分散安置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搬迁政策除了直接效应外,还通过配套精准扶贫项目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公益岗位项目等渠道发挥作用,但短期内教育扶贫、金融扶贫项目的渠道作用不显著。帮扶人长期帮扶是搬迁政策起效的制度支撑,搬迁政策效果仅在长期帮扶样本中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黄普绵 《新经济》2014,(20):55-56
我国西南部贫困边远山区生活环境恶劣,各级党委政府正在不断探索扶贫开发的新路子。易地搬迁推进城镇化建设既是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一个路径选择。易地搬迁推进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对不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科学的处理能力,才能使这一惠民工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前,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接近尾声,金融支持易地搬迁移民仍面临诸多问题。后扶贫时期,如何借助金融保障河北省易地搬迁移民的资金需要,实现其可持续脱贫,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计空间作为农户生计实践的重要载体,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空间的优化与重构,不仅是实现其可持续生计的关键,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生活、生产、社交、制度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搬迁农户生计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陇南山区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数据,评价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的改善效果,识别影响生计空间质量的关键障碍因子,揭示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安置初期,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改善效果一般,仅有约35%的农户认为生计空间改善效果较好;(2)从不同维度来看,易地扶贫搬迁对生活空间的改善效果最佳,社交空间次之,对制度空间和生产空间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差;(3)耕作半径扩大、住房面积压缩、社区参与度降低、非农就业不足是制约搬迁农户生计空间质量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4)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空间具有双刃剑作用,既可促进生计空间向城镇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也可能致使生计空间向无序化、边缘化和原子化方向发展。最后,针对性提出构建可持续生计空间的优化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与实证——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王鸣  金登杨 《经济地理》2008,28(2):205-208
扶贫移民安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实际操作难度大,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权衡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文章结合浙江省瑞安市扶贫移民的实际情况,对近年来的扶贫移民实践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从扶贫移民的实践中总结移民安置模式及其特点,通过对现状不同移民安置模式基本形式和特点的比较,为浙江省进一步开展扶贫移民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值得借鉴的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大别山片区湖北省域内38个行政村农户调查数据,从微型角度将所访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家庭收入科学分类。借助地理探测器(Geographic detector)和Tobit模型(Tobit model),探究搬迁户家庭收入结构转变和收入高低的影响因子,确定影响因子解释力优先序列和显著性,结合分析结果提出适宜建议。结果表明:(1)收入结构单因子解释力有很大差异,且双因子交互作用驱动力均高于单一因子。其中家庭类型和家庭综合受教育程度驱动力最为显著。(2)各影响因子分别作用于家庭工资性、生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的贡献度有所不同,收入提升阶段应重点关注贡献程度较高的影响因子。(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巩固提升工作,应因户施策地引导搬迁户选取适宜家庭未来生计生活提升的收入结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易地搬迁是生态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省作为首批易地搬迁扶贫试点省份,2001年以来已对38.27万生活在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了易地搬迁.本文分析了贵州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及构成,提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时鹏  王倩  余劲 《经济地理》2022,42(2):190-202
持续、稳定地提高农户收入是“后搬迁”时期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防止搬迁农户返贫、返迁的关键。利用陕南三市1 712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收入结构的视角,构建易地搬迁影响农户收入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并使用PSM方法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搬迁具有明显的农户“自选择”特征,在消除选择性偏差之后,搬迁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总收入,从分项收入来看,搬迁显著降低了农户种植业收入、林业收入和养殖业收入,显著提高了务工收入,但搬迁对资产性收入和非农自营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2)在搬迁对非农收入影响中,非农劳动供给的中介效应显著,占比43.43%,农户对补贴的“福利依赖”阻碍了其非农收入的提高,遮掩效应占比11.00%,搬迁显著提高了农户家庭的市场可及性、非农发展环境和非农发展内生动力,但尚未转化为非农收入的提高,由于技能培训存在时滞,家庭特殊技能人口占比的中介效应亦不显著。(3)集中安置农户对补贴的福利依赖更强,其“遮掩效应”更加明显,而对于分散安置农户,市场可及性的中介效应变得显著。结果意味着,搬迁后要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一是应通过机制保障和政策激励,实现农户增收渠道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廖晶晶 《经济师》2008,(5):174-175
云南的旅游扶贫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在旅游扶贫中引入社区参与的机制,实现贫困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文章探讨了云南贫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并结合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5,(11)
社会转型最终以伦理成功转型为标志,社区伦理实体构建就是在社区良好物质生活家园基础上建设社区精神生活家园。文章探讨了社区伦理实体何以可能,它在当代中国伦理文化建构中的伦理本位地位及其建构的内在原理,提出了现代社区伦理实体建构体系为地缘社区本位——己群统一主义——依法自治秩序,以及现代社区伦理实体构建路径,就是社区伦理道德、伦理制度、伦理关系、伦理秩序、伦理情感、伦理文化六位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