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共同富裕站在了新的起点,但实现共同富裕仍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挑战。为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共同富裕新机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激活共同富裕新动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培育共同富裕新业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构筑共同富裕新环境。  相似文献   

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在“富裕”上要求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共同”上蕴含着全民性和共享性。新时代共同富裕行动凸显了生产与分配、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共同作用。乡村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乡村振兴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从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关系矩阵来看,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导向和长远目标,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又统一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中。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需要解决好内生性、外援性、保障性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社会设计理论在乡村可持续发展领域中进行了深入探索,但缺乏系统性的对比研究和总结提炼。以社会设计的发展历程、概念和内涵为研究基础,通过对乡村社会设计经典案例的梳理与归纳,依据设计目标、设计过程、设计结果与意义为主线总结出社会设计驱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路径,并以潮州市江东镇实践项目为例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最后综合归纳出未来基于社会设计视角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由此得出,社会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战略工具,在方法研究与应用研究上,可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合理解决乡村的经济、文化、生态等问题,助力地方获得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王玉华 《经济师》2020,(8):128-129+132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能够为农民提供稳定的社会心理环境和内在认同,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但总体而言,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仍然是乡村振兴的短板。黑龙江省作为边疆农业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其乡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解对策,不仅有助于解决黑龙江省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难题,也对我国北方其他边疆省份的乡村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丽  廖钢青 《新经济》2023,(4):144-15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又是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较为突出的省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期实现共同富裕就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广东工作的重点难点。本文以韶关市为研究样本,阐述共同富裕视域下推进广东乡村振兴的必要性,是协调区域发展、补齐共同富裕短板和实现乡村振兴使命的必由之路,分析了政策机遇、基础条件、内生动力等方面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即协调好区域和城乡平衡、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产业和生活兴旺、市场和农民主体、物质和精神富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大鹏 《江南论坛》2022,(12):29-33
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主战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杭州外桐坞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聚焦乡村发展合力,以文化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以艺术润村促进精神物质“双富裕”,以数字赋能助推乡村发展新飞跃,以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探索和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共同富裕目标下金融服务的重要任务,是开拓长尾市场促进金融服务平等共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数字时代,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助推共同富裕,但也面临着引导金融资源配置、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支持农民创新创业、促进农民消费升级等新任务。发挥好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优化服务创新、扩大广度和深度、加强数字监管等。  相似文献   

8.
9.
朱文斌 《经济师》2023,(11):115-116+118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乡村的治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作为有效推动乡村发展,推进依法治国和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因素,乡村治理成为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在乡村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必须从提高自治主体治理水平,夯实乡村治理经济发展基础,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支撑体系,实现以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构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的现代化科学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17年,我国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及五个具体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本文综合诸多学者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地区如何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观点,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1.
12.
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按照“理论构建—实证分析—路径探究”的研究脉络,探究共同富裕背景下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表明:(1)生态城市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载体,通过吸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有益于激活城市内在发展动力,也可以与共同富裕实现有机衔接,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2)湖州市整体上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有着可继续释放的潜力,但是仍面临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内部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等现实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3)从多角度提出了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与共同富裕有效衔接的路径,以期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3.
郝雷 《经济论坛》2022,(1):10-16
在乡村振兴视角下,从农民收入的四个组成部分,即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入手,对改革开放后河北省农民收入情况深度剖析.在借鉴国内外农民增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制定差异性增收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创新创业、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等举措,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乡村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时期甘肃省对乡村人才发展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甘肃省乡村人才振兴还存在诸多问题,乡村人才流失严重,乡村人才素质偏低,部分村干部发挥作用不充分等,极大地阻碍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留住乡村本土人才,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加大村干部队伍建设力度等振兴人才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然而共同富裕的实现存在诸多现实梗阻,突出表现为城乡贫富差距难弥合,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机会均等有待提升。推动农民增收既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助推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可以有效促进生产和改善分配,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加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应加快畅通要素流转、夯实基础支撑、消弭数字鸿沟、紧密利益联结,为产业振兴注入内生动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共建共享共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对立所造成农村内部发展动力不足的现实困境阻碍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文章以城乡差距较大的广东省数据为例,对促进广东省农村发展的内外生要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外部赋能有助于激发农村的内生动力,内外生要素的共同作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的反贫困工作应将着力点放在激发内生动力上。且以外部赋能激发内生动力的新内生发展模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因此在5年过渡期内应建立以外部赋能为端口,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和增强内生发展能力的新内生发展机制,由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各大政府会议上频频被提到的热词.全国各地大多数的乡村都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我们小组成员由于对记忆中乡村的无限热爱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深厚兴趣,因此就选了成员家乡,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华北平原小乡村-元氏县营里村,进行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18.
张凤丽 《经济师》2023,(12):144-145+155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革命老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支持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振兴及扶持政策文件的颁布,对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等财政投入不断增加。福建省长汀县紧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招商引资,利用本地特色资源,推进产业创新和融合,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其幸福感。实践证明,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以民为本、科技赋能创新、资源多元融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特色小镇作为城乡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关键节点,对推动城乡融合、助力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浙江省为例,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279个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探讨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的空间关系机理和现实特征。结果显示:(1)新时代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存在要素转换融合、设施沟通融合、产业重组融合、政策衔接融合、文化交互融合5个方面的空间关系机理,且两者之间存在“由点及面”的空间联通路径。(2)浙江省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属于集聚型,且集聚密度具有层级性;同时,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还呈现出北部县级单元多南部县级单元少的格局。(3)浙江省城乡融合较高水平区主要集中于杭州市市辖区及其周边,低水平区主要在南部县域呈条带状分布。(4)浙江省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存在高度的空间相互联系,两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型、历史文化型和农旅融合型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发展在空间分布上有较高吻合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实地走访、交流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乡村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制定今后乡村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