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茶叶加工企业的适度规模与优化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7个茶叶主产省的55家代表性茶叶加工企业经营规模的调研,利用DEA模型考察了我国茶叶加工企业的规模经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茶叶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经营效率低下;规模较大企业相对于规模较小企业有明显的效率优势。因此,适度扩大茶叶加工企业规模有利于其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CMS模型的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是中国极具传统与规模优势的产品,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在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中地位日益凸显,对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展开研究已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研究的一个重点,而如何把握中国茶叶出口东盟的增长因素则成为此项研究的一个难点。文章在分析中国对东盟茶叶出口贸易增长、市场结构及产品结构现状基础上,运用CMS模型对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增长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结构效应及其细分下的增长效应、市场效应、商品效应对出口增长起正向带动作用,结构交互效应则起阻碍作用,其中结构效应、增长效应、市场效应为主要影响因素;竞争效应及其细分下的整体竞争效应和具体竞争效应对出口增长带动作用愈减,且具体竞争效应近阶段起阻碍作用,其中整体竞争效应是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各类茶叶产品在东盟市场均具有竞争力,其中绿茶竞争力水平有所降低,红茶基本保持,茶制品逐步提升;二阶效应在其细分的纯二阶效应和动态二阶效应共同作用下对出口的增长由阻碍作用转变为正向带动作用,纯二阶效应在各阶段起正向带动作用,动态二阶效应不断提升,在近阶段起正向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链理论中产品关联的视角,首先从茶青生产、茶叶加工、茶叶销售、茶叶品牌建设等方面建构了茶叶企业产业链产品关联模型;然后提出并分析了茶叶企业核心能力构成的5个要素——技术能力要素、生产能力要素、销售能力要素、财务能力要素和整合能力要素;最后,从能力要素出发提出提升茶叶企业核心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民科技培训》2007,(11):16-16,15
多年来,茶叶一直作为农副产品.对其加工环境和卫生质量没有太多的具体要求.只对少数几个卫生指标作了要求。2001年9月份,《无公害食品茶叶》系列标准已经颁布实施,要求茶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和个人.部应该按这个标准来组织生产。茶叶是我国的国饮,近年来茶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茶叶入菜、茶叶糕点、茶叶冰淇淋等,茶叶直接食用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5.
以解释结构模型为工具,结合具体案例,总结了影响茶叶品牌发展的因素,如企业经营模式、市场信息、企业广告促销、政府的宣传引导、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旅游资源开发、茶叶品质、地区性标准、茶叶物流体系、农业种植规范性、茶叶加工技术、良种推广等。分析了其相互影响关系,建立茶叶品牌发展的解释结构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了改变茶叶企业的经营模式、健全现代物流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建立地区性标准、建设政府平台等茶叶品牌发展的策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新疆655份农户的调查问卷,运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环境规制对农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的作用机制,并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双视角出发,对社会压力感知和环境认知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励规制和引导规制正向影响农户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且引导规制影响效果更显著,但约束规制对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影响不显著;社会压力感知和环境认知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即环境规制可通过加强农户社会压力感知和提高农户环境认知两条路径来促进农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基于此,应充分发挥环境规制作用,高效治理农村粪污污染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茶叶行业经历了一个大的发展阶段,建立了很多的茶叶生产基地,随生产的发展,行业内出现了诸如加工企业亏损面增大,茶叶出口效益下降等很多的新问题,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无论对目前还是未来茶叶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企业很多,有茶叶初制加工厂、农场、林场、茶叶精制加工厂(公司)等.2004年国家取消农业特产税后,茶叶生产企业主要是缴纳增值税,由于茶叶企业类型较多,涉及的增值税征纳计算问题比较复杂.笔者在茶叶生产企业工作多年,对各类茶叶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如何计算缴纳增值税做过一些调查,现就几种类型的茶叶生产企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浙江茶叶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闫伟伟  徐秀英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11-515,520
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贸易竞争指数法、显示性比较优势法,并结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从国际竞争力和国内竞争力2个层面对浙江茶叶与中国其他茶叶主产省份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是:浙江茶叶国内和国际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竞争力不稳定。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制约浙江省茶叶竞争力提升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①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提升茶叶质量竞争力;②提高茶叶产业化经营水平;③打破品牌的地域限制,实施区域性名牌战略;④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入,降低茶叶生产的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10.
福建茶叶企业突破绿色壁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绿色壁垒”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方面限制,结合福建茶叶企业本身的缺陷,提出通过“企业+基地”的生产形式,利用规模化经营,加强茶叶生产、加工、包装等全方位管理和监控;并通过科学的检测体系,实现茶叶出口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茶叶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福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2008年福建省188家茶叶企业的调查资料,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显著影响茶叶企业融资需求的因素。结果表明:在置信度为99%的水平上,茶叶企业类型、企业信用等级、生产的茶叶种类、茶叶品牌,企业贷款用途中的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贷款方式中的抵押贷款、企业的风险中的自然风险等因素对茶叶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上,茶叶企业的员工人数、茶叶企业主年龄、企业的风险中的市场风险等影响显著;在置信度为90%的水平上,企业主受教育年限对茶叶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2.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下的福建茶叶企业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五大茶区187家茶叶企业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在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与地方特色茶业形成过程中相关企业所受到的影响以及他们对地理标志品牌的认知情况和参与意愿及相关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企业普遍肯定"地理标志"的市场意义,是其品牌化成长的主要推手;茶叶企业一旦确定使用"地理标志"商业标记,就会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强调其对本企业产品"正宗性"的暗示;但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的运用,主要偏重于单纯性地消耗其历史文化声誉,忽略对其品牌价值的市场培育与维护;对于地理标志的品牌建设与推广工作,茶叶企业倾向性地支持由政府来主导与担当该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福建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福建茶叶质量的安全状况:茶叶质量安全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日趋完善但无法完全满足茶叶安全需要,茶叶质量检测网络初步形成、认证广泛开展但质量安全的规范性与权威性需加强,多渠道、措施推进茶叶质量工作但茶叶质量安全保障的系统性尚需改进,茶叶品质保障能力提升但偏低的组织程度与自律性成为茶叶质量安全防控的约束,福建茶叶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趋向改善但局部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提出了健全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推动福建茶叶质量安全与时俱进,完善茶叶质量检测与监管系统、加强福建茶叶质量安全监督,构建福建茶叶质量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实施与推广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实现福建茶叶全程质量安全信息透明化,推动茶叶产业化进程、提升茶叶行业自律性等构建福建茶叶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元科  施国庆  杨涛 《水利经济》2022,40(6):80-86, 94
基于2020年度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社会稳定与发展评估工作的642名样本农户问卷调查,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基础上整合技术接受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移民技能培训意愿及调节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培训容易性对移民参与技能培训意愿影响最大,感知培训效用性、培训行为规范对移民参与技能培训意愿影响不显著;培训态度对培训容易性与技能培训意愿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年龄群组和居住地群组对“感知培训容易性→培训态度→技能培训意愿”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显著。因此,应在增强移民技能培训容易性、改变移民技能培训态度上着手,分类实施移民技能培训及政策激励,以技能培训促就业效果来提升移民收入与生计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市场运行组织模式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经济社会中专业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市场主体十分清晰,且具规模,因此茶业可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进行研究。茶叶曾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目前对我国南方一些山区而言,茶叶生产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历史上来看,我国茶叶出口主要依赖于资源禀赋的优势,今后茶产业的竞争力必然落实在产业组织载体上。产业组织制度或产业运行的组织模式影响着产业运行绩效,进而影响其竞争能力。本文将对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市场组织运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一般性结构,并试图针对我国茶产业组织结构现状,提出组织模式优化的途径,旨在提高我国茶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规模农户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意愿及形成机制开展研究,对于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TPB)和规范激活理论(NAM)的整合模型作为理论框架,利用江苏省1 228份规模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对规模农户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分析。[结果](1)感知行为控制和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认知两个变量对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且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认知还可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生产意愿;(2)个人规范不仅可以被结果意识直接激活,还可通过责任归属的中介效应被间接激活;(3)规模农户在考虑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时,出于成本—收益的“利己”动机要高于出于道德义务感的“利他”动机;(4)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感知行为控制和个人规范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影响效应逐渐增强。[结论]要兼顾“利己”和“利他”两个维度,发挥规模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认知、个人规范的积极作用,激发规模农户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意愿,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7.
许婧 《现代食品》2022,(4):70-73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新技术在茶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茶叶突破了传统饮料的概念.茶叶生产从单纯的农副产品加工向现代化新型食品工业转变,其中茶叶深加工向保健食品方向发展成为茶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重点对茶叶保健食品的加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有效推动茶叶深加工,进而促进茶产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茶叶产业是江西省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江西省茶叶产量和贸易出口额不断增加,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贡献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测算江西省茶叶出口竞争力,并与其他7个产茶大省进行比较,发现江西省茶叶出口竞争力较低,而且近年来出口贡献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文章利用包含江西省在内的我国8个产茶大省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茶叶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模型,采用面板校正标准误方法和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方法对包含省份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回归。结果显示:以企业规模以上单位数为代表的相关产业发展以及企业战略竞争因素对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大;而初级生产要素则不足以成为阻碍江西省茶叶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因素;作为需求条件代理指标的实际人均收入对茶叶出口竞争力具有负向影响;政府支持和机会等对国际市场占有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茶叶出口贡献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作用不显著。针对江西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助力提升江西省的茶叶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拓展的S-O-R(Stimulus-Organism-Response,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分析框架,选取河北省设施葡萄主产区360份种植户的实地访谈数据,运用形成型指标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外部激励对农户有机质改土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理以及内在感知的中介作用和家庭禀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外部激励可以有效提高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内在感知对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外部激励和有机质改土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家庭禀赋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家庭禀赋在外部激励—技术采纳行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因此,应选择适合与灵活的政府规制手段,充分发挥溢价激励的作用,以提高农户有机质改土技术的采纳动机。  相似文献   

20.
在理论分析茶叶企业融资优先序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福建茶叶企业的实地调研,运用ordered logistic针对茶叶企业的融资选择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的经营年限、企业的注册资本、企业主的受教育程度、企业主的管理年限、茶叶企业的利润以及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融资顺序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并得出茶叶企业融资的优先序,进而提出改变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企业主的受教育程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