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刘芳  原峰  熊涛 《当代经济》2018,(9):88-91
以2001-2015年的我国海洋科技投入、海洋经济增长、国内经济增长方面的年度数据为样本,采用熵值法确定海洋科技投入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VAR模型对海洋科技投入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科技投入的增加对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海洋生产总值、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有促进作用,海洋科技投入的冲击对各项海洋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振荡作用,同时对不同海洋经济产业类型的冲击有着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俞若佳 《生产力研究》2021,(4):68-72,93
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两者间可通过市场供需匹配、资源再配置以及技术选择三大机制实现耦合.文章在借助综合赋权法构建相应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核密度估计法对沿海11省市2006—2016年间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结果表明:沿海11省市海洋科技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3.
房辉  原峰  熊涛  刘芳 《海洋经济》2019,9(3):48-54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现已成为区域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通过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模型来研究中国 2006-2015年 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建立协调度模型评价沿海省市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结果表明:从协调度等级来看,沿海省市的协调性有较大差异,可分为 4个等级;从协调发展类型来看,多数沿海省市海洋科技创新滞后。  相似文献   

4.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采用2001—2016年沿海省市面板数据,测算我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线性和非线性角度研究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先大幅波动后趋向平稳的状态,年均增长率为2.85%,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指数而非技术效率指数;科技创新对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助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越过门槛之后,对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会更加显著。在海洋经济同样步入新常态背景下,必须坚持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引擎,海洋科技创新对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1996—2014年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的数据,利用VAR模型对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整体来说,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然而海洋经济增长并非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原因;从具体来讲,海洋科技成果应用不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当前需要加大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秦诗立 《经贸实践》2010,(12):21-22
我省具有海洋资源优势和海洋经济良好基础,但与其他沿海省市比较,仍有不少差距。因此,积极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既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我省经济平稳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举足轻重的核心关键。海洋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优势逐步加大了海洋开发力度。随着江苏沿海开发的不断推进,江苏海洋经济取得了较快增长。本文通过偏离份额模型分析,认为江苏海洋产业结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演变,日趋合理,竞争力较强。但与海洋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海洋渔业增长基础不稳固,发展缓慢甚至负增长;海洋第二、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较高,高增长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后发优势和区域海洋科技比较优势不明显。必须注重海洋基础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加强海洋渔业的战略基础地位。加强区域合作。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促进海洋产业结构竞争力提高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已超过60%,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达40.5%,而中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一般达到50%以上,而中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缓慢,转化率尚不足10%。从福建省与沿海周边省市的比较看,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阐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范围以及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波特钻石模型从基础、经济、科技、人才、政府和环境支撑6个方面首次提出建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大陆沿海11个省市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条件进行测度并排序,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我国大陆沿海省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条件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从研发投入到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三者间的协调关系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东部11个省市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与经济增长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采用PVAR模型对三者因果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东部11个省市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增长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着时间与空间差异,且三系统存在明显的长期协整关系,但研发投入对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滞后性。最后得出政策启示,即要想提升东部11省市尤其是在协调度较低的省市的研发投入效率,推动其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经济效益,应从加强对研发投入资金管理、优化研发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提高地方研发绩效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分析方法中的C2R模型对我国沿海11个省份2009—2014年的海洋科技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可能影响沿海省份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因素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科研机构规模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对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而政府支持力度、海洋科技人员结构这两个因素对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推动作用不显著,据此提出了提高沿海省份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徐敏 《海洋经济》2019,9(3):18-24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 2011-2015年广东省三个沿海经济发展区 14个市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其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海洋经济还没有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分地区看,珠三角区和粤东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总指 数对其海洋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粤西区在使用深度和数字服务支持程度 方面有效地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增长。提出广东省各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重点,粤东区的重点是借优势,促发展。珠三角区的发展重点在于借优势,补不足。粤西区发展重点在于广覆盖,深挖掘。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我国11个沿海省份2006—2018年的数据,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以海洋创新驱动为门槛变量时,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促进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海洋创新驱动水平制约而存在门槛效应;外商资本投资水平、R&D经费投入情况均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南部、东部海洋经济圈中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有效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北部海洋经济圈则较不显著。最后,从重点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海洋科技转化应用能力、优化海洋创新驱动制度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区域协同发展四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海洋产业发展潜力和海洋产业科技实力三个方面构建广东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是海洋产业发展规模、海洋科技人才实力是影响海洋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二是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是推进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三是海洋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中,广东、山东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构成第一集团;四是海洋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基于此,进一步为广东省海洋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CES生产函数,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以我国2006-2015年11个沿海各省市的海洋经济相关数据为样本,估算了我国海洋经济的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偏向。研究结果发现:除上海市的海洋经济资本和劳动之间属于替代关系,其余各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资本和劳动之间均属于互补关系;同时我国各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技术进步均是偏向于资本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SFA方法运用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沿海11省市的绿色海洋经济效率,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变异系数、基尼系数、α趋同、β趋同等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绿色海洋经济效率进行时空差异和动态分析。然后通过Tobit模型的构建,对绿色海洋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我国绿色海洋经济效率有较大提高,但与理想状况之间仍有一定差距;海洋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驱动,且海洋经济的增长需要牺牲一定的环境成本,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河北、天津、广东的绿色海洋经济效率水平较高,海南效率水平最低,效率水平越高的地区效率增长率越低;不同时期效率水平的空间差异不同,随着时间推移,地区间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差异不断缩小;回归结果显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海洋经济效率起负向作用,海洋物质资本和对外开放水平对绿色海洋经济效率起正向促进作用,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人力资本与环境治理力度未通过模型检验,对绿色海洋经济效率无有效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区域增长极理论与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亚南 《经济地理》2007,27(3):392-394
文章论述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的内容,指出这两种理论在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把海洋经济发展划分为区域经济,通过分析认为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引入增长极理论,来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进行新一轮的指导与开发。结合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沿海盐城、连云港、南通3市的区位特点,选择3市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根据资源优势、经济基础等,确定了各市的主导产业,最终达到缩小沿海与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同时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海洋经济实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综合指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建立包含海洋经济支持系统、海洋社会支持系统、海洋生态支持系统在内的海洋生态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型,将其应用到我国沿海城市。结果表明:(1)近7年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支持系统健康质量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的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逐渐朝着优化的方向推进;(2)沿海省市经济质量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普遍存在海洋科技滞后的因素;(3)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生态环境恶劣对海洋生态经济水平的破坏是多角度的,社会发展、海洋经济、生态水平等方面仍需进一步融合,进而对尚不明确的海洋生态经济质量健康状况进行复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正>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已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沿海省、市、自治区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开发利用海洋的热潮中去,全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新局面.海洋的开发与利用形势是喜人的,也是逼人的,江苏怎么办?一、加快发展江苏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江苏有着非常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说是我国重要的海洋大省之一.江苏地处我国海岸的中枢部位,区位优势极为明显,海岸北起绣针河口,南抵长江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面向开敞外海,通向太平洋,走向世界,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相似文献   

20.
安虎贲  杨帆  杨宝臣 《技术经济》2014,(12):109-114
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环渤海经济圈内4省市(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的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均会不同程度地拉动当地海洋经济发展;山东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其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直接而显著的促进作用;山东省和河北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促进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来间接拉动海洋经济发展,其中对河北省的拉动效应较为有限;天津市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直接显著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而且通过促进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来间接拉动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