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人口老龄化的宏观背景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社会养老负担日益增加。现阶段,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正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社会保障支持、社会网络支持和代际支持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心理健康和客观健康的影响。此外,文章对城乡居住地进行了多群组分析,探究社会保障支持、社会网络支持、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持、社会网络支持、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多群组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代际支持在城乡差异上存在显著不同,社会网络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的显著正向影响比城镇老年人大,而社会保障支持对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健康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研究建议:政府在完善各项保障的同时,加强社区和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强化代际支持、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构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代际支持体系,增强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2.
应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分别评价南通市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实证分析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数据来源于2010年南通市老年人健康与居家养老服务课题调查,包括了377名农村老年人和383名城市老年人。用OLS回归模型估计社会支持对老年人EQ-5D指数得分影响,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命质量各维度的影响。社会支持显著提高了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指数得分。政府应该加强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尤其是农村,提高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3.
韦璞 《经济学(季刊)》2010,(2):76-82,51
利用问卷抽样调查数据对贵州黄果树贫困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规模、关系构成及影响网络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老年人综合社会支持网的平均人数规模为8.4人,平均关系规模为3.6种;在各项支持中,儿子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养老支持上,儿子占绝对优势;邻居和朋友在老年人的情感支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规模最强烈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任勤  黄洁 《财经科学》2015,(3):109-120
我国老龄社会呈现出“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衰弱,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城乡差距明显的特征,本文利用CHARLS 2010-2012年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了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著,尤其对农村老年人的影响大于对城市老年人的影响;国家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镇报销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较显著.为了实现全社会健康老龄化,我国应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稳定而独立的总体收入;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三是提高农村新农合的覆盖率和报销比例;四是推进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专题调查等方法,对浙江农村老年人养老支持力作了研究。家庭养老是农村老年人养老的最主要模式,农村老年人用自我养老体现自己的价值,社会养老起着"安全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2011~2012年的横截面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对代际医疗支持的影响,并分样本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医疗保险对代际医疗支持同时存在"挤出"和"挤入"效应,其对代际医疗费用支持存在"挤出"效应,而对代际医疗照料支持则存在"挤入"效应。进一步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社会医疗保险对不同特征老年人获取代际医疗支持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群体性差异,其对城镇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高的老年人获取代际医疗费用支持的"挤出"效应更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的老年人获取代际医疗照料支持的"挤入"效应更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制度设计以及构建公平统一的健康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我国慢性病管理现状,认为我国慢性病管理存在政策环境支持、监测机制不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缺乏专业的慢性病管理团队、居民自我管理意识不足等问题。为发展和完善我国慢性病管理,应政府出台政策给予环境支持,加快建立结构化的慢性病管理体系,建立专业的慢性病管理团队、提高慢性病管理队伍的素质,加强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8.
高鹏  杨翠迎  周彩 《财经研究》2022,48(4):124-138
医养结合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CHARLS2015和2018两期数据,以2016年确立国家级医养结合服务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对于老年人健康养老的影响。研究发现:(1)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自评,优化了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并显著促进了慢性病管理与门诊就诊随访概率,但对老年人身体机能和精神健康层面的改善并不明显。(2)服务效果受到老年人的个体因素(年龄、性别、收入、婚姻状况等)与代际因素(居住区域、子女个数、是否有子女照料、子女受教育程度等)的异质性影响。(3)机制检验方面,体检、日间照料、上门巡诊、娱乐活动服务等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自评,优化了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提升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水平。文章研究认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应当重新梳理其主体行为逻辑,逐步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关联制度衔接,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机制与需求多维度衔接的动态调整机制,弄清不同层次人群在医养结合服务中的现实需求,打破制度壁垒,提高资源与政策制度的衔接能力。文章的研究为进...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支持活动,诸如扶贫、赈灾等,在中国早已有之,但以往的这 类活动大多属于救济性或福利性的社会保障行为,局好于对农村社会弱者进行生存支持而不是发展支持,缺乏开发性,再生性和发展性。对于农村社会弱者而言,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各种帮助和捐赠,很少主动参与农村社会支持活动中去。因此,农村社会支持活动一结束,农村社会弱者的生活又重新沦入贫困状态之中,事实上,除了一部分残疾人、老年人和孤儿等农村社会弱者缺乏自立、自强和再生的能力以外,大多数农村社会弱者都有丰富的自立,自强和再生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农村社会支持活动,必须走出传统的农村社会支持模式,农村社会支持下不应该只是“输血”机制,也就当是“造血”机制,应当引进社会保险、社会服务、生态保护和心理培育等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王震  刘天琦 《财经科学》2021,(4):105-117
本文基于2015-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两期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1)新农保政策明显改善了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状况,显著提升了其生活满意度,并显著降低了其心理抑郁指数.(2)新农保政策的主观福利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相对弱势的、受教育水平较低、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影响更小,这不利于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3)新农保政策具有显著的时期效应,为提升老年入主观福利水平发挥了长效机制作用,在短期内新农保政策提升老年人主观福利水平的可能性较小,但在长期内新农保政策显著提升了老年人主观福利水平.因此,建议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并加大新农保政策对弱势老年群体和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全面改善农村老年人的主观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11.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发展农村医养结合服务,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补齐农村民生短板、促进农村社会治理和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高于城市,但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与城市相比较为匮乏,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低,医养结合养老的问题较为突出。其制约因素主要是农村老年人经济能力水平不高、农村老年人健康保障制度不完善且相关政策衔接不畅、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短缺。因此,根据农村老年人的迫切需求构建多方联动运行机制,建立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大专业护理人员培养力度,健全多层次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幸福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参与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良好的社会参与对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提高社会健康水平尤为重要。采用CHARLS2015数据库,利用有序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社会参与—子女照料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模型表明,社会参与—子女照料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未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得较近、能够得到子女经济支持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不能得到子女照料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3.
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问题尤其突出。因此,以健康老龄化为背景,基于对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老年人年平均医疗费用支出约为5376元,且医疗费用支出在不同特征老年群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不仅受慢性病患病情况、医保参保情况、健康行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主要照料人情况影响,也会受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等社会人口特征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加强社会保障、完善家庭赡养功能,以减轻老年群体医疗负担,促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在濮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防治干预和社区康复,并进行实施效果评价,为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防控和康复机制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通过对干预前、后人群分别进行抽样调查,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项目干预提高了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年人的不良健康行为,经康复治疗后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开展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防治和康复治疗可以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加强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健康中国2030”的背景下,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养老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当下,传统养老模式面临重重困难,已难以满足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很多地方都需要完善。在这样的困境下,完善养老保障顶层设计、加大医疗卫生资源倾斜、加快养老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必须积极构建全新的农村地区养老模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土地的征用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失地老年人的问题越来越值得社会关注.失地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健康保护、文化娱乐、家庭照顾等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改善农村失地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是一个需要受到多方面、多层次关注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区、老人自身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文章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对老年人目前的生活状况从三个方面作了一定的对比和分析,并对他们失地后如何健康和谐地生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但其精神慰藉需求在逐步增加的同时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精神慰藉需求是比物质需求更高一级的需求,而我国目前农村老人的精神慰藉面临着家庭养老孝文化淡化、农村老年人依赖“精神他养”,以及受生命周期影响老年人精神养老心态消极等困境。因此,有必要整合多方主体,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精神慰藉需求服务,不能让农村老年人“空巢”又“空心”,应实现社会支持从物质帮扶到精神慰藉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对当前转型期农村老年人生计与福祉现状的认识,探讨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应用于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该框架研究中国农村老年人家庭生活福祉脆弱性的形成与特点、养老模式的形成、演化与变迁的途径和规律,探索农村家庭养老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用生计来研究老年人福祉,并建立了农村老年人生计、福祉与家庭支持政策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福祉研究和实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乡的老年健康及老年照料问题日益严重。利用中国城乡老年人状况调查数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以及国家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从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残疾水平、自评健康以及健康预期寿命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探讨了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的照料提供来源。提出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提高老年健康水平,应对老年人口照料危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6,(12)
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社会网络系统与他们的健康、养老状况、养老方式及死亡率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文章对近年来中西方在这方面的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比较与论述。研究发现:目前定量研究是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网络的主要研究方法,对社会支持进一步的质性研究相对较少。事实上在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中,涉及人类情感部分的分析才真正需要充分考虑,如果在社会网络、社会支持中人们的互动是负面的或社会支持的接受者认为价值不大,那么所谓的社会网络的规模、社会交往的频率的量化研究就没有什么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