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升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素质教育对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整体性、协调性提升作用。高校应加强和改进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优化人文素质课程结构,增设与就业创业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并运用灵活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育效果,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不断提升理工科学生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杨东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37-239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于引导和教育当代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在中西部地区寻求更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要加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首先必须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找到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之后根据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缺乏的具体表现,积极制订相应的对策,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3.
城市"低保"对象就业决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艳春 《经济论坛》2005,(24):51-5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低保”人群的贫困问题更加凸显,城镇贫困居民生活处境可能更加困难,贫困群体的数量也有增大的趋势。此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障贫困群体最低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例如长期福利依赖和隐性就业问题等,已成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难以解决的主要矛盾。为了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完善,维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深入研究城市“低保”制度与低保对象就业决策的关系,以防止长期依赖和社会排斥,提高“低保”对象的就业意愿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职业教育市场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了牵动人心的热点话题。笔者以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必须做到:一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更新其择业理念,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意识;二要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职业素养;三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四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就业指导体制机制,指导帮助大学生切实提高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适应性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我们必须从学生、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四个层面来加以落实,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确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二是高校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企业要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政府要强化管理职能,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不稳定、满意度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与他们就业过程中存在定位不准、过于自我、好高骛远等不良就业观是分不开的,也与他们从小形成的习惯和观念以及民办高校管理教育体制的不足有关。因此,必须从思想教育、就业教育、日常管理等方面使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和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科学就业观,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7.
蒋叶  庞桥 《经济研究导刊》2012,(7):106+240-106,240
大学生的就业近年来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正确科学的就业观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直接因素。通过大学生就业观与其自身能力的关联性分析,更好地展望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提出明确具体的建议,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8.
浅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现象,提出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学知识和素养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高效率的工作,理工科大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缺乏和渴求日显突出.调查访谈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对经济现象表示关注,但经济学知识欠缺,经济学素养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提高认识、营造学习氛围、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涉猎、理论联系实际等多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的逐步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日益频繁.本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的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世纪90年代,大学生由“统包统分”就业模式转变为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就业机制,加上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我国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课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未来趋势入手,对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社会、学校、企业和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的逐步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日益频繁。本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的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毁约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是吉林省劳动力增长的高峰期,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入,劳动力快速增长与就业矛盾会更加突出。“十五”期间,把就业问题摆在什么位置,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关系,就业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董庆茹 《经济师》2012,(8):29-30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一个与人们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问题,因为选择职业就几乎等于选择了今后的生活方式,而人们对于劳动就业的认识和看法就是就业观,劳动者的就业观对就业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它是随经济体制和就业体制的变革而发展的。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背景下,关注青年就业观的演变,有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年的就业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曾科 《经济师》2023,(9):153-154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一批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其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的培育,导致很多高职毕业生人文精神缺失。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日益加剧,人文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其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生存,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有必要转变教学思路,注重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因此,文章在阐述“就业难”背景的基础上,指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对策和方法,希望其能有效提升毕业生的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16.
理工科院校作为我国科技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院校学生的综合水平对我国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理工科院校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弱势逐渐凸显。文章针对我国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三十多年,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极大程度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提高.在当今,我国要继续实施文化强国、文化创新道路.故宫文化创意产业基于此定位,取得了优异的市场业绩.文化产业的研发,应适应当今创新的社会潮流,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相似文献   

18.
孥镭勇 《时代经贸》2012,(20):10-10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可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提高民族人文素质,发扬民族文化精髓、弘扬民族优秀精神;同时,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健全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完善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9.
刘晨洁 《经济师》2023,(5):173-174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高职德育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对就业、创业等活动有正确认识。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现存问题,探索了以就业为导向抓好高职德育教育的意义,并从以就业为导向,强化理念创新、丰富教育内容;树立正确就业观、以主体为切入;创新德育形式、关注教学评价;创新评价体系、夯实师资队伍几个方向总结了就业为导向下的高职德育模式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日益凸显,研究和关心大学生就业状况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思路,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