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而产业脱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形式。近年来,甘肃省紧跟国家政策步伐,联动产业脱贫攻坚与产业振兴,促进二者有效衔接,形成了“一带五区”特色产业带,“三产”融合初见成效,取得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好成绩。但仍面临产业链条短、发展可持续性差,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品牌体系建设滞后,产业融合发展不足的困境。基于此,应采取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加大产业科技投入,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撑;优化产品经营模式,带动农业一体化发展等路径推进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2.
刘丹  彭阔东 《经济师》2023,(11):119-121
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以闽东福安山区为例,分析了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发现当地存在产业融合缺乏整体统筹,水果产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乡村旅游发展粗放,人才缺乏等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加强各地统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水果产业融合程度;整合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多渠道培育乡村发展新型人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实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将沟通城乡两个地域、链接三次产业,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乡村振兴视角,提出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概念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系统构建乡村振兴、创新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制度供给、公共服务、外部创新...  相似文献   

4.
谭艺平 《经济地理》2013,33(1):155-159
以湖南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为例,对湖南农村农业信息化现状,以及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针对湖南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环境、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同产业特点,划分出4个基本示范区:①长株潭“三网融合、三产融合”区;②洞庭湖“现代农业物联网”区;③湘中南丘陵“农村电子商务”区;④湘西山区“农村民生服务”.探索其建设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然而共同富裕的实现存在诸多现实梗阻,突出表现为城乡贫富差距难弥合,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机会均等有待提升。推动农民增收既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助推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可以有效促进生产和改善分配,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加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应加快畅通要素流转、夯实基础支撑、消弭数字鸿沟、紧密利益联结,为产业振兴注入内生动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共建共享共富发展。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是我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省的关键,而乡村产业振兴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当前,我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十分迫切,但总体呈现动能不足态势。就文旅融合而言,其超强的统筹、链接和吸纳能力,可有效对农村产业链进行整合带动,统筹提升产业发展。因此从当前来看文旅融合可作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口予以推动。围绕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融合不足、内生动力缺乏、资源发展割裂等主要问题,讨论文旅融合对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优势和作用机理,并通过梳理相关以文旅融合助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和做法,从构建支撑载体、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优质市场、注入数字信息四个重点发展方向提出对策建议,提出在人才、资金、土地等层面的支持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2014—2020年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进行测算,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研究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2014—2020年,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逐渐提升,在空间上表现出“东—中—西—东北”阶梯递减的特点。乡村消费占比、劳动效率、农业总产值增速等是驱动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作用存在差异。文章最后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集群化发展、健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动机制、创新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13277亿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021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2.64:1,但绝对数量仍存在巨大差距。文章在分析我国乡村发展现状、乡村在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发展中的贡献基础上,指出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局限性、城镇回馈农村的局限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局限性,通过借鉴国外农业发达国家乡村振兴经验,提出拓展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三维空间之路、充分发挥并利用农村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提高农村产业附加值并让其内留于农村、发展农工商产业带拓展产业新形态,助推我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会议,明确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区块链农业发展作为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创新模式,可以真正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整合农村地区的各项产业资源,实现农村地区现代化发展。本文将针对区块链农业发展价值进行详细分析,探究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区块链农业发展现存问题和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驱动力。借助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5—2018年中国816个县的面板数据和多期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作用机理和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会导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3.04%,尤其在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越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政策的增收效应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增收效应越来越强;此外,作用机理检验表明,提高乡村非农就业水平和增加农业技术采用是示范县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瑞峰 《经济学家》2024,(2):120-128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文章以产业协同发展理论为基础,阐释了乡村产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产业结构向着更为特色化、高级化的融合集聚方向演变,组织体系向着更为现代化、体系化的优势互补方向变革,要素资源向着更为融合化、一体化的互惠共享方向配置,进而多维协同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变特征;识别了产业结构单一、三产融合不深,组织体系低效、产业竞争力弱,要素流动不畅、资源整合困难,农民增收乏力、利益联结缺失等关键问题;指出了多业态打造以供需驱动为核心的产业多元结构、多主体培育以集体经济为基石的组织互补体系、多渠道优化以城乡融合为关键的资源共享配置、多利益联结以合作共赢为导向的乡村产业价值取向四个重点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下,数字乡村建设包含乡村全面发展、区域协同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三重目标。截至“十三五”末,数字乡村建设在普及农村通信网络、延伸“互联网+政务服务”,奠定数字乡村发展基础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电商实现跨越式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同时,数字乡村建设仍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失衡特征:生产数字化水平明显落后,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的东、西部差距存在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城乡“数字应用鸿沟”还十分突出。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农业农村的信息化投入水平与要素支撑仍然非常薄弱。下一阶段的政策应对和支持重点应聚焦财政支出结构和效率、数字应用能力以及政策统筹力度等方面,为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闫芳 《经济师》2022,(6):142-143
“平凉红牛”产业是当地助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农业“主导产业”,目前已探索出一条集“红牛养殖、蔬菜种植、标准果园、有机肥制造”于一体的产业内循环链条,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广阔。经过多年探索虽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短板。着力对这一乡村绿色循环产业示范加以研究,探索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对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及其推进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睦欣  庞德良 《经济纵横》2019,(12):116-123
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是对传统农业思想的突破,是推进城乡融合、振兴乡村经济的有效途径。乡村经济繁荣与发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就是开拓农业多元功能,引导全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发掘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乡村三产融合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内部结构不平衡,市场体制尚不完善。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强化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中的政府功能定位,以灵活的制度设计激励多元化主体参与,以合理的财政政策促进新业态繁荣,以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以科学的管理手段构建乡村经济多元化服务体系,以开放的思维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拉开了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序幕,而产业振兴关乎“三农”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陕西商南县着力打造“四大名城”,扎实推进产业振兴。在分析商南县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与产业振兴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党建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增强乡村产业特色意识、专业人才激活乡村振兴、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兴旺和促进产业多样化融合等发展路径,以期推动乡村向又富又美转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6.
江旖琪  贾海薇 《新经济》2023,(11):127-143
新兴信息技术驱动的数字农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已成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水稻智慧直播”为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赋能农业生产体系使其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加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竞争力;通过赋能农业经营体系推动耕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经营过程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推动三大产业全链条专业化融合;通过赋能农业产业体系使其更具商业化和品牌化,创新产业发展形态,进而激发农业科技新动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案例分析后所形成的理论框架,本文解析了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促进机理,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加快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与第一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全领域制度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数字技术服务长效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机制,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7.
夏飞 《当代经济》2018,(5):64-65
新时代下,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阶段性的供求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田园综合体,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一条新路径,这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就对农村提出新的发展要求,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的发展方式正在与新形势接轨,出现了重大转变,例如,加强各经营主体间联系的三产融合发展方式.宜宾市以现代农业"6+3"特色产业引领农村三产融合,对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因地制宜的特色发展方案.本文旨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三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全面测度和评价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率水平,对甘肃省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作用。构建评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率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效率水平偏低,各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率水平差异显著;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耕地农业增加值产出不足,农林水利事务支出冗余,资源浪费严重;技术和管理是制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达到最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离不开乡村产业的振兴,探索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有助于实现我国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战略要求。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貌类型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常年干旱少雨,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产业,促进甘肃乡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论述甘肃乡村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充分挖掘“寒旱”特质优势,培育壮大乡村产业等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相应路径,以使对促进甘肃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