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投入产出法是在我国研究与应用最早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通过近30年的发展,现在已比较成热。中国数量经济学会1982年召开第一届年会后的第二年,就在太原市召开了中国投入产出法应用经验交流会,随后出版了专著《投入产出法在中国的应用》。纵观近几年数量经济研究与应用成果,投入产出方面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投入产出方法不仅是一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而且也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其特点在于它的动态系统特性及纵横联系特征。它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日本的经济振兴与投入产出法等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是分不开的。投入产出法对于调整产业政策是很有价值的。中国的经济改革,离不开定性、定量的分析,物价、工资改革,企业改革,更离不开投入产出的经济连锁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背景投入产出方法是一种实用的现代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我国已大面积地推广了投入产出方法,在宏观经济决策与控制,地区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生态环境分析,人口研究等多方面取得了其他经济数量分析方法所不可代替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波伦斯基和我国投入产出协会名誉理事长、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锡康共同主编的《中国经济计划与投入产出分析》一书1991年11月已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术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投入产出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了很多理论及方法问题。是一本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作,也是国外出版的第一本关于中国投入产出技术的专。该书的出版,有助于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投入产出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论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国、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和许多企业都在应用这种科学方法。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是静态模型的发展方向之一,在静态模型得到广泛应用之后,下一步自然要应用动态模型,因此加强对它的研究,是实际经济管理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 1980年在集体编写《投入产出原理及其应用》一书时,我写了“投入产出动态模型”一章,讨论了这种模型的一些问题,本文是那一章的继续,再讨论一些问题,目的在于引起我国数量经济学工作者对这种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新兴起的管理思想,它在国内民品和消费品行业发展很快,相关的研究也很多,但在国防领域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对美国军工产品物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列举了供应链管理在美国国防物流领域的应用,为供应链管理在中国国防物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投入产出表的第四象限虽然涉及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但对其反映十分有限,不能满足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需要。从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的实际情况看,若能解决这一问题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将帮助我们增强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的数量分析能力和宏观控制水平,另一方面又将促进投入产出方法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应用。解决这一问题可从国民经济的循环过程着手。国民经济循环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  相似文献   

7.
覆盖领域广、产业关联性强的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全球汽车产业面临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如何认识和有效地提升我国汽车产业链整体协同发展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从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研究了我国汽车产业链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情况及其进一步提升的战略问题,引入了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并对其参数给予了解释,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对象的数据样本,在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汽车产业链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并对出现该特征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提升我国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经济计量学讲义》是美国克莱因、安德逊、刘遵义、邹至庄、肖政、安藤和粟庆雄7位教授合著的一本教材,全书68万字,已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副院长为《讲义》写了序言。与投入产出分析相比,经济计量学在我国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阻力。1980年以前,我国数量经济学工作者很少研究和应用经济计量学,原因是解放以来一直把它作为  相似文献   

9.
齐舒畅  刘慧平  邱琼 《数据》2009,(8):38-39
投入产出技术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瓦西里·列昂惕夫在20世纪30年代所提出的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随着投入产出技术的不断发展,投入产出表已经成为各国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计量分析的重要工具。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国家编制了各种类型的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技术已经获得普遍的研究和应用。其中加拿大的投入产出核算,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经营管理对投入产出法的要求 投入产出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它的应用领域最初从编制一个国家的投入产出表并进行经济分析开始,以后逐步拓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至今,大到世界范围的经济研究,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投入产出法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已日益显得重要。由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乌家培、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守一主编的《投入产出法在中国的应用》(以下简称《应用》)一书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投入产出法是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在我国,近几年投入产出法的应用发展很快。国家、部门、以及不少省市和区县、企业已编制或正准备编制投入产出表,许多大专  相似文献   

12.
投入产出法是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提出来的.在五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用它来分析经济结构,进行经济予测和制订经济上的政策方针和措施,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在经济工作中采用了投入产出法.我国从1974年起已在各部门、各企业逐步推广使用.目前在钢铁联合企业和化工联合企业中,应用较多.列昂节夫在1972年来我国访问时说过:中国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如推行投入产出法,将比资本主义条件更优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国防建设规划模型》是在系统研究《2000年中国的国防》过程中,把数量经济学应用于国防建设领域,从总体卜作远期规划的初次尝试。本文设计的国防经济数学模型与一般经济数学模型的不同点,一是增加了宏观战略导向和综合国力评估,二是探讨了模型的时空观、参照体和目标系。这对于发展与完善经济数学模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投入产出分析技术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发明者为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者瓦西里·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一个经济系统内各个部门、各类产品、各种资源之间的经济联系,因而成为一种应用日益广泛的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及计划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列昴惕夫教授在解释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时,总是认为它是一般均衡论。他说,“一般均衡论的主要优点,是它能够使我们考察高度复杂的纵横交叉的相互关系,这种交叉关系把任何局部的最初变动的脉搏,传送到经济体系极远的角落”。我国学者(包括笔者在内),在学习、研究投入产出技术时,都接受了他的这个观点,在我国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数学方法与模型的种类很多,投入产出法是其中比较成熟的、在很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它采用独特的棋盘式平衡表形式和线性方程组模型,充分体现了系统论的整体思想,揭示了经济系统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因而在各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投入产出法的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列昂节夫为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实践中,应推广使用投入产出法。一、投入产出法的基本模型投入产出法又称为投入产出分析、产业关联、部门联系平衡法等。作为一种科学的经济数学方法,它广泛应用于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7.
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率与数理统计》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也是教育部规定在财经类院校必须开设的若干门核心课程之一。它在经济管理、金融投资、保险精算、企业管理、投入产出分析、经济预测等众多经济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做为一门数学学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一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究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显著提高。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其中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的主要服务行业,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在电力行业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是我国电力自动化网络的安全。电力自动化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都有显著的应用。本文通过对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能够对发展我国电力自动化网络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经济学家对投入产出分析做了许多新的发展。但是,当人们计算最基本的直接投入产出系数时,仍然沿用列昂惕夫在50年以前给出的定义。列昂惕夫曾经指出在投入产出分析中数量和价值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可是,看来许多使用投入产出分析的人并没有足够重视这一点,因为在市场经济中这一矛盾并不严重。自80年代以来,经济改革之风吹遍了几乎所有的计划经济国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配效率必须引入市场机制,于是在由计划经济向计划——市场混合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市场和计划并存的局面。由于经济改革不可能在短期内一举成功,双轨制被认为是过渡过程中必要的桥梁。本文着重研究在市场——计划混合经济体制下应用投入产出分析的局限性;由于双轨制价格引起的用传统方法计算中间需求的偏差以及在讨论外生经济政策变化时对经济系统的冲击时的计算偏差。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在我国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中,利用有关模型的数据、系数进行经济结构分析的实例很多,但是应用不够规范,许多系数、指标的名称、叫法不一致,所用的方法、技术不统一,应用中一些概念解释不准确,这势必会影响这项应用工作的顺利进行,很有必要将结构分析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以取得更好、更多的应用成果。目前,在我国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经济结构分析吋,通常包括:经济部门(或产品)比例结构分析、投入消耗结构分析、产出分配结构分析、产业部门关联度分析等等。这些分析分别使用了模型的不同数据资料,采用了有关的结构分析方法,得到了相应的结构系数,说明了各种经济结构内容。我们应该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这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