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阳 《商》2013,(9):29-29
企业合并是经济生活中出现较多的交易事项,特别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减少同业竞争、拓展生产经营渠道、开辟新的投资领域或市场、降低成本等的手段。《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范了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企业合并类型在会计准则中分为统一控制下的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各自有不同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但若合并涉及到多方当事公司及受托委托经营合同,则合并类型的判断就必须运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加以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2.
浅析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的不同,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形式,两者在会计处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试图对两者所涉及的具体判断标准、会计处理方法、合并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合并差额的处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面了解企业合并业务所涉及的会计处理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阐述了企业合并的类型及方式,着重分析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以及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等四种不同的企业合并方式的会计处理,尤其是指出了不同的企业合并中对合并价差的不同的会计处理,并对企业合并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基础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4.
陈智慧 《商业科技》2013,(28):183-183
按照控制主体在实现合并前后是否发生变化,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上对于这两类企业合并分别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进行处理。不同的处理方法所带来的会计后果不同,本文将针对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谈谈它们所带来的会计后果。  相似文献   

5.
企业合并中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的差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延庆 《北方经贸》2009,(10):86-87
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般采用权益结合法,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购买法。与会计不同,税法要求按股权价款支付方式的不同,将企业合并分为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了解和掌握企业合并中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的差异,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做大、做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以企业合并中的会计处理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为主要分析对象,从会计处理、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结果三个方面分析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差异、对经济活动的不同影响,分析公司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偏好,采用不同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会导致盈利的差异,即导致不同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其结论是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应完善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完善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完善商誉的确认计量;明确界定"同一控制"的适用范围,对高科技企业中的无形资产评估予以特殊考虑。  相似文献   

7.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一直备受关注。企业合并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购受法和权益结合法,企业在选用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影响;被并企业的实际情况;国家政策对处理方法的影响;合并的价格问题等。在可能的情况下,企业都应该采用权益结合法来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8.
企业合并是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较为常见的交易事项,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作了较为完整的规范,其中将企业合并分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本文对这两种处理方法(仅分析控股合并情形)分别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9.
浅析企业合并及其会计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彩虹 《江苏商论》2006,(6):130-132
企业合并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也掀起了企业并购的热潮,中国会计界也开始面对多年来国际上合并会计理论和实务中最重要且最为有趣的争论主题:是使用“购买法”还是使用“权益结合法”,它们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利弊和适用条件,其选择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所决定的。我们应该从现实出发,选择更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允许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或权益结合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合并时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对合并企业的财务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对合并企业的财务影响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国内外主流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然后详细分析了使用不同会计方法对合并企业的财务产生的不同影响,同时分析了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优劣,最后给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决策,为企业并购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济业务中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首先从企业合并的基本规定着手阐述,首先确定了企业合并的定义,以及企业合并的两个方面,接着简单阐述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随后对企业合并后如何编制财务报表作了分析。最后从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两个方面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很多公司通过企业合并来加速企业发展。企业合并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者在会计计价、商誉的确认、合并费用及收益处理方面存在不同,财务信息会产生不同影响。我国企业应从企业合并基础出发,选择适当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充分发挥两种处理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5,(11):135-13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企业合并也不断被应用,近几年,关于企业合并后的会计处理工作成为实务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但是因为不同企业业务差异较大,财务状况与会计项目也不同,企业合并处理常常遭遇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具体探讨改进并完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房安娜 《商》2014,(44):142-143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企业凭借自身的力量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企业合并现象逐渐出现并推广。通过合理的企业合并,能够提高在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企业合并主要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分别为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对企业的合并情况及合并后的运营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的情况,应当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瀚文 《现代商业》2012,(29):242-243
企业合并实际上就是组合两个及两个以上原本处于相互独立的企业,然后将其组合成为一个全新的企业。在实务操作中,一般将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本文首先分析了运用两种企业令并方法产生的弊端,其次,阐述了国际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同时,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从促进公允价值运用的策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会计核算;减少后期成本负担的策略;严格规定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适用条件等方面就如何有效应对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企业合并活动非常活跃,无论是从合并涉及的企业类型和规模,还是合并采用的方式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有了迅速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合并会计理论体系还没有成型,相关规定比较含糊、滞后,不能有效地指导实务操作.本文结合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背景,谈了如何来改进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现状,以全方位推动合并会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吸收合并,也称兼并,即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合并成一家公司。经过吸收合并,参与合并的公司通常只有其中一家继续保留其法人地位,其余的公司在合并后都丧失其法人地位,成为购受公司的一部分,或为车间或为分公司。吸收合并的具体办法,可以由存续公司支付现金或其他资产、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承担其他债务等形式换取不复存在的公司的各种资产并承担其全部债务。新会计准则根据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是否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该控制并非暂时性),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且不同性质的企业合并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的方法类似权益结合法,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类似购买法。本文拟对两种合并方法的会计处理要点进行比较,再结合实例予以说明,最后分析两种方法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新准则需进一步明确或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后被合并企业的会计处理应按照企业会计具体准则和国家税收的管理规定进行,在收购后其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记账处理和计税基础是会计处理方法的关键。在一般的教材中对这一问题未进行详细说明,本文就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后被合并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做一些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19.
胡奎 《财经界(学术)》2014,(29):199-199
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后被合并企业的会计处理应按照企业会计具体准则和国家税收的管理规定进行,在收购后其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记账处理和计税基础是会计处理方法的关键。在一般的教材中对这一问题未进行详细说明,本文就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后被合并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做一些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20.
杨頔 《致富时代》2011,(9):86-86
针对企业合并中的负商誉问题,该文对负商誉的定义、本质和会计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认为,“负商誉”是客观存在的,且将其理解成一种“负债”,宜采用“递延收益法”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