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法定赔偿是国家以立法形式直接规定因侵犯知识产权由侵权人给予被侵权人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赔偿的制度。新修订的著作权法第48条第二款、商标法第56条第二款均作出了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赔偿的规定。法定赔偿是由法律明文规定赔偿损失的数额或数额幅度。在商标法、著作权法修改之前,侵权赔偿是以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的实际数额来确定赔偿  相似文献   

2.
商标侵权的惩罚性赔偿旨在维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遏制商标侵权行为的泛滥,为知识产权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在现实背景、立法规定以及司法实践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反映出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中存在的缺陷。尤其是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中,"恶意"与"情节严重"具有不确定性,在确定惩罚性赔偿数额时存在争议。为了发挥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作用,有必要完善惩罚性赔偿中的"恶意"与"情节严重"的司法认定,打破法定赔偿数额的计算顺位,有效计算惩罚性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3.
刘彬  陈圻 《商业研究》2005,(13):187-189
自2001年以来,商标侵权假冒案件数量及其在全部商标违法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存在持续走高的现象,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其中三个要素,即打击侵权的成本、罚款数额和非法经营额。结果表明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罚款数额与非法经营额相关关系弱,罚款数额不足以对商标违法起到惩戒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越来越频繁。如何认定侵权造成的损害赔偿就成为了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国法律主要规定了三种计算方式,但仍难以确定实践中损害赔偿的数额。  相似文献   

5.
张爱珠 《商业研究》2005,(23):195-197
对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与其他财产侵权赔偿进行差异分析,提出法务会计在知识产权侵害损失估计上的特殊作用,认为知识产权侵害诉讼中法官由于专业知识所限,经常难以对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数额作出合理确定。法务会计的工作鉴定能有助于法官办案,维护权利人利益。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追求品牌的意识增强,社会上的各类侵权商品不断增多,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扣押追缴的侵权商品委托价格鉴定的案件数日益增多,价格认证中心对侵权商品的价值进行鉴定,确定其非法经营数额将会直接关系到侵权行为人行政处罚和定罪量刑的准确性,为正确计算非法经营数额,提高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证明力,同时还必须考虑有效规避风险。现就我在办理侵权商品案件价格鉴定实际操作时,遇到问题和注意事项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郭军伟  赵海洋 《商》2014,(43):243-243
由于知识产权的自身特性,使得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侵权责任赔偿数额的确定不像其他民事损害赔偿案例那样简单明确。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赔偿数额标准。笔者在查询相关资料后,对这一难题的解决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从媒体侵权纠纷看媒体侵权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侵权纠纷数量持续增长,呈现多方面的特殊性,败诉率居高不下,赔偿数额不断增大,同案不同判现象严重,且法院在案件的审理上问题多,困难大。这主要是因为缺少科学有效的法律规范,司法中价值选择的偏向。故此,要改变媒体侵权纠纷现状,媒体侵权立法有其必要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志红 《北方经贸》2011,(12):50-51
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但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不少事故。高铁运输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应当由铁路运输企业依《合同法》或《侵权责任法》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同时应根据各位受害人的具体实际情况,可以在死亡赔偿标准相同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10.
现行法律规定的确定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数额的模式无法最大限度地保护知识产权,而目前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存在大量的通过调解和撤诉结案的现象。高调解率和高撤诉率并非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与生俱来的独有现象,而是现有法律维权方式不力的无奈之举,在权利人无法证明因侵权所受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的前提下,权利人最经济、快捷的获得赔偿的途径就是调解和撤诉,但同样,这对于侵权人来说也是最经济的。  相似文献   

11.
李建省  徐平平 《商》2013,(5):167-168
通过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我国基本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赔偿数额的确定,历来是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的一个难点。损害的赔偿应当包括对知识产权财产权益损失的赔偿及对知识产权人身精神权益损害的赔偿。侵犯知识产权的赔偿数额可以通过如下标准计算:权利人的实际损害、侵权人非法获利、按照许可使用费确定以及法定赔偿额。无论使用上述何种方法,科学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都在赔偿金额的确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入罪门槛是行为构成犯罪的最低标准,也是区分违法与犯罪的重要依据.其立法目的在于合理划定犯罪圈.为区分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将“违法所得数额巨大”作为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入罪门槛.但从刑法法理的角度看,我国刑法的这一设定存在明显缺陷,应当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商业秘密内在经济价值巨大,使得其极易被侵权,在商业秘密侵权中引入惩罚性赔偿有助于遏制侵权行为发生。在适用惩罚性赔偿时,应结合商业秘密的特点,从故意和情节严重两方面着重考量,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合理确定赔偿基数和倍数。同时,在适用时应当保持慎重态度,做到罚当其过,防止惩罚性赔偿被泛化和滥用。  相似文献   

14.
<正> 2001年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新《商标法》对经营者大开方便之门,要走歪门邪道就必吃大亏。修改后的《商标法》在两大方面作了修改,一是注册程序更加严谨,二是加大了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新法放弃了"申请在先"原则,强调诚实信用,以遏制恶意抢注商标行为。新法对侵权的处罚力度也大大加强,增加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查封扣押手段,规定工商部门可没收侵权的商品。在赔偿上,新法规定的赔偿额度更合理,规定"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  相似文献   

15.
张理化 《商业时代》2012,(15):107-108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英美法特有的制度,被广泛适用于包括产品责任在内的侵权案件之中。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侵权责任法》中都有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但仍不完善。针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产品事故,笔者认为需要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成条件、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以使该制度能起到惩罚并威慑侵权者的作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2):233-235
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对于权利人救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对1795份司法判决书进行实证分析,笔者发现实践中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存在法院判决赔偿数额不足的问题,进而分析出主要原因在于法定赔偿获赔率低但适用率高,除此以外其他计算方法的适用困难。据此提出规范法定赔偿适用,明确其他计算方法的适用,以期商业秘密司法审判趋于合理,权利人权利得以充分救济,市场秩序得以切实维护。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应从民事、行政、刑事等方面追究其法律责任。经营者违反《竞争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 ,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并应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权事实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赔偿数额和履行方式 ,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不免除其因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应承担的行政和刑事责任。《竞争法》的行政执法机关工商机关可以接受消费者、经营者投诉 ,也可以主动出击 ,监督检查市…  相似文献   

18.
《商》2016,(7):252-253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后,总结了我国惩罚性赔偿规定于20多年来的演进规律,创设了一种比较典型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分别规定了违约惩罚性赔偿和侵权惩罚性赔偿两种。就违约惩罚性赔偿而言,将"退一赔一"修改成"退一赔三",同时还增加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小额损害的最低限额;而就侵权惩罚性赔偿,则明确了故意要件,并将计算数额确定为受害人所受损失,倍数则确定为"两倍"一下。该规则增加了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可操作性,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邻房屋间采光纠纷问题不断涌现出来.但由于我国关于采光权的保护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日照权的规定尚处于原则性规范阶段,对采光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及其救济均无明确界定,不利于保护采光权侵权案件受害人的合法采光权益.本文通过采光权的分析和侵权行为的认定,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从行政、民事角度为被侵权人提供救济途径.而目前法官审理采光侵权案件多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采光侵权的救济标准也不相统一.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定额赔偿、产权置换、以使用人在日后使用过程中为增加照明以补偿正常采光所需时间的费用为损失额的、以被遮挡房屋被侵害后房产市场价值的减损为赔偿数额等方式进行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20.
1人民网2006年1月19日加入WTO五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取得六大进展,一是保护领域不断拓宽。不仅涉及诉前临时措施、网络著作权和网络域名、驰名商标认定、植物新品种等案件,而且涉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民间文学艺术、地理标志、确认不侵权、反垄断等。二是司法标准更加完善。2001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共制定和修订了知识产权司法解释18件。三是救济手段更加有力。法院坚持贯彻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全面赔偿原则,依法加大判赔力度,裁判确定的赔偿数额不断提高,并在一些案件中依法适用了最高法定赔偿额。四是保护水平不断提高。5年来,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