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诞生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是新新贸易理论的一个分支,以异质性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作为微观基础,解释了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文章从四个方面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理论模型诞生之前的经验研究、理论模型的诞生、理论模型的拓展与经验研究的检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文章涵盖了该领域2008年以来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文献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3.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具备诠释作用的先决条件是商品流通渠道的顺畅无阻,而某些外部事件所造成的冲击会阻碍人员与商品的正常流通,这会削弱维持经济运行的市场交易动能。当把研究视角放在跨越领土边界的国际贸易时,其所受到的冲击要比国内贸易更加严重,甚至会出现完全阻断国际商品流通渠道的情形。对比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中国在特定时期内应对外部冲击所采取的出口产品转内销实践与原理论难以相容。尽管不能因为特殊情况就否定经济理论的贡献,但依托外在冲击所造成的贸易阻断状况以及帮扶性公共政策的实际影响去进一步思考理论的成立条件,会有新的发现并有望扩展原有的理论。通过构建生产者尽力追求盈利、理性消费者想要获得最大满足与政策制定者为民谋利益的三维决策框架,研究发现能和三方最优选择相容的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具体举措,主要体现在如何让国内商品流通渠道变得更为畅通,从而在实践层面指明了利用商品流通顺畅程度拓展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具体方向。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维持本土市场主体需求的安全与稳定具有必要性,这亦是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与商品流通顺畅程度相结合的理论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4.
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占大多数.通过将异质性外资企业的转型决策引入标准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本文从贸易成本角度阐释了异质性外商投资企业技术选择的理论机制,模型表明:过度的可变贸易成本补贴会减小低效率企业转型激励,而适度的研发补贴却能鼓励外资企业转型升级.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层面数据,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企业资本劳动比的情形下,外资出口企业中出口密集度较大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以及投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技术水平较低.通过支付更多的固定成本,外资企业能够通过使用高端技术进行出口转型.该检验结果与模型预测保持一致.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应该控制对外资出口企业的可变成本优惠,补贴外资出口企业的固定研发成本,培育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以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辅助外资出口企业转型.  相似文献   

5.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打破了企业同质性的假定,以不同生产率为出发点,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阐述了企业异质性与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我国企业经过多年的探索,深化"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问题同在。通过运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结合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和特点,综合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与风险,为我国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祥霞 《中国物价》2014,(12):78-81
出口增长是国际贸易领域里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是从单一角度来研究贸易增长的,而以Melitz的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为核心的贸易理论成功的区分了集约边际和扩张边际,为分析中国出口增长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企业通过中间商出口是现实中存在已久的现象,但针对利用中间商出口的企业的特征的经验研究十分罕见。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了中国异质性企业规模与间接出口模式选择的关系,并运用世界银行2013年公布的2011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了经验验证。研究发现,规模越小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间接出口,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直接出口。使用不同的模型估计方法和不同的企业规模衡量指标后,这一负向关系仍然是高度稳健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企业运用间接出口模式进入国外市场时支付的固定成本较低,对于规模较小且生产率较低的出口企业而言,间接出口模式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末开始,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表现出若干新的特点。为了解释新的贸易现象,基于企业异质性和企业内贸易的第三代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出现并成为当前贸易理论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本文简要回顾了第三代贸易理论的基本文献和最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和目前面临的问题。最后,对新新贸易理论的可能发展方向作了简单概括。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生产率、创新、汇率和贸易政策等四个方面归纳了关于企业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针对大量实证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中国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对中国经济贸易政策制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新贸易理论是以企业异质性、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为特征的国际贸易理论。文章首先从三个方面梳理以往贸易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之后将贸易自由化对新新贸易理论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发现:通过跨企业的再分配效应,贸易自由化在提高总生产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最后提出新新贸易理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吴赛芬 《商》2014,(7):204-204,177
根据新一新贸易理论,高生产率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出口,低生产率的企业选择国内销售。新一新贸易理论是产业内贸易和产品间贸易的延续,是研究产品内贸易的理论依据。少数学者用中国的数据分析,得出了与新一新贸易理论相违背的结论,即生产率低的企业选择出口,而生产率高的企业选择国内销售,本文也是立足新一新贸易理论,结合前面几位学者对湖南省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及得出的结论,而从理论上阐述企业异质性影响出口竞争力的效应分析,并得出与新一新贸易理论不一致的结论:企业生产率与出口显著相关,但其相关关系不确定,因此,企业异质性是影响出口竞争力的显著因素,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扩大内需是现阶段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现有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异质性企业选择模型阐述了贸易成本对内部需求的影响机制。该模型表明贸易成本是影响企业国内外市场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政府可以通过调节企业的相对贸易成本来实现扩大内部需求的目标。同时利用我国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符合理论模型的基本预测。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增加值贸易研究,是深入分析增加值贸易中的国内部分的微观基础性工作,对于认识增加值贸易中企业层面的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归纳与梳理了增加值贸易核算的研究脉络,分析了企业异质性对增加值贸易核算的影响,详细评述了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增加值贸易核算的两类方法,并提出了深化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异质性企业理论是在评判的继承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其解释了异质性因素对企业贸易模式的影响,本文对异质性企业理论的基本模型和理论发展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最后分析了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 产业间贸易理论是指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强调国家的优势差异原因的贸易理论,而产业内贸易理论是指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等强调规模经济等原因的所谓新理论。两者构成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完整体系,均可以解释一定的经济贸易现实,并可以指导各类国家的贸易实践和政策制定,但两者在理论特点和政策建议等许多方面又有较大不同。加强对两类贸易理论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国际贸易格局,把握国际贸易及其政策走势,指导中国对外经贸实践。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企业异质性视角下,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2004~2007年中国制造业29个子产业出口的因素。研究表明多数子产业同质性程度较高,产出和出口主要集中于众多中小企业。考虑企业异质性情形下,产业内出口规模对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成本变化更加敏感。研究也发现较之距离缩短,技术性贸易措施减少引起的贸易成本降低有更明显的贸易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基于同质企业假设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无法对企业间的异质特征做出解释;最近几年,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揭示出贸易自由化会使生产资源和市场份额向高效率企业重新配置,从而促进产业总体生产率的提高,开启了贸易利得的新来源。本文综述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分析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启示,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规定的11种贸易术语中,企业收汇风险较大的FOB具有最高的使用频率。本文通过拓展现有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阐述了贸易成本对企业贸易术语选择行为的影响机制。该模型表明,二元经济结构、要素市场不完善和加工贸易居多是导致出口企业倾向于使用FOB成交的主要原因,贸易术语多元化能够通过增加企业出口机会改善社会福利水平,及时调整企业内外销的相对贸易成本对降低出口收汇风险和平衡我国内外需求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
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异质性企业出口和生产率的关系可以用两种假说来概括——"自我选择出口"和"出口导致增长"。文章回顾了十多年来学者们用各个国家的企业数据对这两种假说的验证,对比和评析了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实证结果的原因等,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原因进行总结与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