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暴涨     
<正>继玉米、小麦价格暴涨后,棉花又被炒翻了天。9月28日,郑商所棉花主力合约1105报收于每吨22185元,当日大涨2.68%,而在此之前,美国NYBOT期棉主力12月合约  相似文献   

2.
11月份,我国棉花采摘基本结束。据中国棉花协会最新调查,2007年全国棉花总产预计为750万吨,较上月预计数减少8万吨。全国棉花收购进入后期,受棉副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籽棉收购价格先涨后跌,收购进度超过七成。11月份国内皮棉销售价格相对稳定,总体价格水平高于上月。  相似文献   

3.
棉花储备在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中国的棉花储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储备是棉花市场有效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棉花储备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棉花储备对于市场价格风险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中国棉花储备却没有发挥自身对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本文对目前中国棉花储备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棉花的产销大国,棉纺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棉花行业的特点是从业人员众多,产业链较长,其价格波动不仅受季节性生产全年消费的影响,也受到市场供求、自然因素、国内行业经济等制约,而且还受国际棉价、纺织品内外贸经济的影响。因此,我国稳步发展棉花期货市场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有利于涉棉企业和棉农发现价格、规避风险,保证棉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总的情况是:棉花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受多种因素影响,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棉花需求增长趋势有所减弱,国内棉花销售速度缓慢,价格持续弱势运行。  相似文献   

6.
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李作岩一、棉花流通体制的现状与改革的框架(一)现行的棉花流通体制与政策我国现行的棉花流通体制,其特点是棉花由国家直接调控,实行计划管理、国家定价,由供销合作社统一收购和经营,不开放棉花市场,不搞价格双轨制。这种体制已经延续40多年,...  相似文献   

7.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棉花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当前,中国棉花生产确实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形势,前面国家发改委的刘司长和柯主任已经谈了很多,我这里不一一列举数据了,我谈一个概念,由于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我们国家纺织工业的影响,特别是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影响,给棉花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豆油、棕榈油、食糖、棉花价格持平略涨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豆油最近期货合约收盘价和马来西亚棕榈油荷兰鹿特丹港到岸价周平均每吨分别为905美元和854美元,环比分别涨2%和1%,同比豆油低19%,棕榈油高3‰国际糖料理事会原糖价格和国际棉花指数(SM)周平均每吨分别为414美元和2093美元,环比均涨1%,同比食糖低6%,棉花高8%。  相似文献   

9.
尽管在8月28日收盘时棉花期货的丰力儡种1205在每吨21400左右的底部涨了415元,但是,在浙东轻纺城棉纱的丰力品种精疏32支却仍在每吨3t000元徘徊。仅仅4个月左右时间,原来从底部直线上升到高位的棉价却一泻千里,甬城的棉仡、棉纱演绎着疯狂过山车行情,轻飘飘的棉花从“棉花掌”到“棉花套”,使不少棉纺企业、经销商以及期货投资人很受伤,对此,记者作了详尽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实行棉花购销体制改革,使供大于求的棉花市场的价格大幅度下跌,给植棉企业和棉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前几年,由于国际及国内棉花市场看好,国家几次上调棉花收购价格,刺激了棉区种棉的积极性,特别是新疆棉区连续几年大丰收,产量占全国棉花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由于产量剧增,棉花价格又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加之西方国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予以限制,我国纺织行业实行限产压锭,调整结构等诸多因素,造成目前棉花大量库存积压,严重滞销,植棉企业和棉农亏损。以棉花生产为主的农场如何应对棉花大幅度降价造成的风险与损失,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我国棉花、食糖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疫情持续等因素影响下,棉花、食糖消费均较上年有所下滑。由于消费需求弹性不同,棉花、食糖价格走势有所差异,国内棉花价格由高位深度回落、食糖价格先涨后跌但年度变动不大。展望2023年,棉花、食糖供给仍有保证,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市场运行及价格波动影响将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2.
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棉花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下,供销社棉花企业如何发挥优势,应对挑战,增强市场竞争力,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继续发挥搞活流通,稳定市场,做好为棉农和纺织企业服务工作,促进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各级供销社和棉花企业必须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的紧迫问题。本拟结合新疆的实际,就此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思路,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解决中国棉花生产与价格波动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棉花市场的波动特点及其影响。中国棉花生产和价格剧烈波动,对于生产、经营、纺织企业和国际棉业,都有一些明显的不利影响。(1)对于棉花生产而言,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收入。(2)对于纺织企业而言,受着双重的影响:波动既有价格影响,又有原料供应不足的影响。(3)对于国内和国际棉花经营业说,中国棉花生产和价格波动,具有直接的商业意义。对这种波动发展趋势的判断,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棉花和大米价格环比略有上涨 国际棉花指数(SM级)周平均每吨为2172美元,环比涨3%,同比高7%。泰国100%B级和5%破碎率大米曼谷离岸价周平均每吨分别为461美元和455美元,环比均涨2%,同比分别低25%和24%。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棉花主产中。除了美国对棉花实行补贱政策外,其他国家也均对棉花实行或多或少的补贴。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统计,2004/05年度各国对棉花收入和价格的直接补贴达47亿美元。较上年度的34亿美元有所增长。由于市场价格下跌和产量增长(面积和单产增加导致产量上升)。政府对棉花产业的直接补贴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棉花供求形势、价格走势总体上是:全国棉花面积增加,正常年景棉花总产量增加;全国棉花供求缺口缩小,但仍有缺口;棉花价格可能比2003年低,但仍在较高价位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已整整三年,棉花市场化改革也走过了三年多的历程。总体看,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成功的。依靠市场调节的、多元结构的棉花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建立,棉花期货交易开始运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也已启动,棉花产业化经营正在积极推进。但是,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建立一个完善、成熟的棉花市场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目标价格改革对新疆棉花产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两年多以来成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棉价倒挂问题,降低国内棉花进口量,提升棉花内在品质,促进新疆棉花种植结构的调整。但在改革进程中也存在种植面积统计工作繁复、补贴方式陷入两难、入库公检程序繁琐等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对应的完善目标价格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一、江苏省今年棉花收购政策有什么变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市场调节机制,根据中央1号文件要求,经国务院批准,2014棉花年度国家取消连续三年的棉花临储政策,在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全放开内地棉花市场。今年,江苏省棉花市场完全放开,新棉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企业随行就市收购棉花。二、什么是目标价格补贴?今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地区有哪些?所谓棉花目标价格,即:生产者  相似文献   

20.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棉花流通秩序混乱的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棉花生产、经营、消费等相关产业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笔结合天门市具体情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