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虽然发展经济学文献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等同于向城市转移,但在中国却产生了另一条路径:农民通过在农村地区创办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实现了非农就业.这条非经典转移路径不仅显示了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特殊性,也显示了中国工业化乃至城市化道路的特殊性.农村劳动力非城市化转移模式反映的是农民在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时对其自身转移成本-收益的比较与抉择.  相似文献   

2.
宋健  朱晓林  潘赛 《现代商业》2007,(35):214-215
本文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在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同时,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二是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只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3.
劳务经济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广西田东县鼓励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务工创业 ,摸索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一、农民下山进城入谷的基本情况田东县是著名革命老区 ,百色起义的策源地 ,也是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目前有6万劳动力剩余 ,农村劳动力过剩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下山” ,是指将大石山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经济条件好、就业机会多的平原城镇创业 ;“进城” ,既指离土离乡到其他城镇打工 ,也指离土不离乡在县内务工 ;“入谷” ,是指利用右江河谷腹地良好…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从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妨碍着全国"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阻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劳动力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进城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严峻。文章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及存...  相似文献   

5.
邵作昌 《中国市场》2006,(1):138-139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笔者对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可是,许多城市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倾向于实行阻碍农民进城打工的“抑制政策”。这种抑制政策具有很强的违规性、片面性、狭隘性和盲目性,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所以,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的关键角色——政府,应努力消除一切阻碍农民进城就业的因素.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在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同时,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二是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只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的本质在于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显性或隐性的失业),只有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民的收入才能得到显著的改善,"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较为彻底的解决。但是,就目前来看,在农民进城就业的容量趋于饱和,通过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来扩大就业在短期内也只能提供有限的就业岗位,而通过农业产业化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却具备很大的潜力。本文拟采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与专业化思想,在理论上提出了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农业产业内分工与专业化的演进,延长农业产业链。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也就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而具有一定的政策涵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男性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越来越备受关注。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当今所面临的劳动强度高、精神压力大、生活负担重、文化水平低、感情沟通困难等问题,提出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建立教育培训机构、创造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条件、成立生产生活互助组织、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等解决的办法,旨在为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1.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影响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雄华  冯飞 《商业研究》2007,(10):163-165
从劳动力市场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力市场服务滞后;政府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为此,要打破城乡分割就业制度,建立平等竞争的城乡就业体制;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督调控体系,切实维护农村进城务工者权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2.
陈佃涛 《新晋商》2020,(4):0072-0072,0074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是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 来,就业压力很大。论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出发,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的类 型、原因,并且从农民自身、企业、政府等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路远 《商场现代化》2006,(24):341-343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如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相应政策,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改变不合理的城乡就业分割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等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尹建彪 《商场现代化》2011,(18):156-157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制约了农民致富。努力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是我国各级政府始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农村老年产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我国独有的国情因素,使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不容忽视.解决农村老年人就业,使老年人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而进入其他一些更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将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良性转移.也是推动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合理解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梦  黄敬宝 《消费导刊》2010,(3):138-139
刘易斯模型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实地调研表明,有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民工"的方式进城,还有一些仍然滞留在农村。政府应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推广中介服务、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保体系,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主要特点,对制约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实现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乡村旅游具有拉动就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积极作用,经验事实和数据也表明乡村旅游具有促进就业的动力机制.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及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障碍,并提出加强规划、制度创新和开发人力资源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的客观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人均土地资源贫乏,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的现象存在已久.能否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将制约河南省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应在国家出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下,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深化以户籍和土地为主的制度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加速城市化进程以及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