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走出去"战略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战略。一般来说,"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到国外投资,设立生产经营机构,向境外延伸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合理配置资源的发展战略。从微观层面讲,"走出去"战略是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主体是各类企业。从宏观层面讲,"走出去"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中国  相似文献   

2.
<正> 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市场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都到中国来了,市场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出现了"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格局。中国企业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和谋求生  相似文献   

3.
从钱摩"走出去"可反映出台州企业"走出去"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宏观上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转型升级,微观上把握"市场"、"技术"、"品牌"等要素转型升级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钱摩")是"国有性质、民营机制"的大型企业,通过"走出去"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实现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市场占有方式、核心技术、品牌内涵的转型升级。2005年10月,成功收购意大利百年摩企Benelli,开创了中国摩托车本土品牌跨国收购的先例,  相似文献   

4.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在更加广泛的市场空间整合资源的战略措施,是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给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快速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与各相关利益  相似文献   

5.
冯鹏程 《中国经贸》2012,(23):46-47
中国企业"走出去"既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化竞争,不仅仅是一种主动行为,也是"为了未来的生存作准备".  相似文献   

6.
邢厚媛 《中国经贸》2012,(15):50-52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在更加广泛的市场空间整合资源的战略措施,是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给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快速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与各相关利益方的竞争、摩擦也在增多,加之境外各类外部风险陡增,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道路既充满机遇和希望,又面临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吴越人 《上海经济》2012,(10):37-39,36
TCL总裁李东生:"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一定要加快国际化的进程,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主动地进行国际化,比今后被动地走出去可能要更好一些,所以,要敢迈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魏澄荣 《亚太经济》2012,(4):121-123,148
欧债危机为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机遇,但中国企业在欧盟的投资也面临企业跨文化冲突、缺乏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等挑战。因此,政府部门要助力企业"走出去",提升其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并在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同时,高度重视投资风险防控。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化之中,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政府也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些具备一定资本实力的企业已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利用金融危机环境进行跨国并购,加速产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跨国并购、取得预期绩效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继伟 《辽宁经济》2005,(11):19-19
经济全球化趋势只留给我国企业两条路:要么跨国公司走进来战胜我们,要么我们走出去迎战跨国公司。所以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已经刻不容缓。在诺基亚、索尼、西门子等跨国巨头加强对中国市场攻势的同时,联想、TCL、华为、中兴、用友、金蝶等中国企业也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国际化正在成为中国企业一个新的竞争重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2012,(5):86-8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在引进外资进行合资、合作的同时也对走向海外跨国投资经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是我国企业从被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到实施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通过主动走出去,打造中国的跨国公司,从国外直接获取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TCL集团国际化过程就是一批中国企业主动跨国投资经营的典型案例之一。TCL国际化的三阶段充分认识到国际化经营对于一个企业发展重要性,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TCL就开始海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届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研究员张燕生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形势、风险和对策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谈到形势,张燕生说,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在走出去方面,重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012年是"十二五"的第二年,"十二五"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提出了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十五"国家首次将走出去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到"十二五"提出了要加快实施走出去,代表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从重视出口和引进来,进入一个出口和进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阶段.企业走出去的重点,从"十五"时期重点发展境外的加工贸易和合作开发国内短缺的资源,转变到"十一五"重点促进原产地多元化和参与境外的基础设施,然后再到"十二五",走出去的重点已经转变到要创立国际化的营销渠道和品牌,重视当地民生和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 迎战WTO和全球化市场竞争,我国企业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加快进入国际市场开展跨国经营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施全球化品牌经营策略,以世界级质量和本土化品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赢得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和忠诚的国外消费者。近10年来,中国作为世界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00多家进入中国。尤其是美国著名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后,在品牌经营本土化创新上推出了许多成功的做法,对于我们的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加快国际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和现实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体制问题确实能影响到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效率.但并不是说国有企业就不能走出去.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的主力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发展壮大,必须"走出去"。其中,三个问题值得关注:是什么促使企业"走出去",如何成功"走出去","走出去"后如何成功"走下去"。本文从企业国际化的动因、战略与竞争力角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我国在新"走出去"战略问题上产生的政策走向与经验分歧困境,文章从全球生产与贸易新格局背景出发,以Melitz(2003)的生产率异质性方法为基础、整合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这一框架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的路径及其策略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我国企业生产率总体水平较低,且存在垄断利润与真实生产率相离;(2)中国FDI企业在"走出去"路径上存在异质性企业行为趋同;(3)中国外向性出口企业在"国内参与国际化"路径上存在技术技能劣势效应。这一研究为明确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启示,并为更好地推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特别是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和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和员工在海外遭遇安全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既与国家的宏观政治经济形势有关,也与企业管理和员工行为有关。中国企业一直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随着资金)技术)设备)人员国际参与程度)国际化经营规模及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钟燕 《辽宁经济》2005,(3):27-28
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中国入世之后,市场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出现了“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格局。中国企业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和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取向。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在一些领域能够与洋品牌相比拼,其中海尔和TCL的国际化经营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19.
纺织服装业"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燕 《科学决策》2002,(11):8-13
2001年,实施"走出去"战略被正式写入我国"十五"经济和外贸发展战略中.在未来的5-10年间,"走出去"战略将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境外投资未来5-10年的目标,是将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引导到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创立中国制造品牌,使我国海外投资的规模从目前每年大约5亿美元达到每年50-100亿美元的水平,并以此拉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确立中国跨国公司的实力和形象.  相似文献   

20.
<正>宁波是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加强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去"步伐更趋稳健,经验更加丰富,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今年9月,浙江省政府批复设立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这是宁波市从更高水平上重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全面提升宁波国际开放能力和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