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其目标是要我国的农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农村电子商务是能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助力之一。本文在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的基础上,观察和分析农村电子商务中农产品的流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要减少生产农产品的周转时间,提高其周转次数,同时增强农产品的流通性等相应的措施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的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2.
中国流通经济学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流通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界尤其是流通理论界一直致力创建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然而,20余年过去了,流通经济学却始终未能建立起来,而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反而日益走向贫困化。作者从西方经济学的学术传统和发展轨迹,从流通自身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背景转换等多个角度,对流通经济学的学术地位、中国流通经济学的演变历程和发展出路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检讨。提出了不同于主流意见的创新性观点。  相似文献   

3.
向欣 《中国经贸》2013,(17):26-27
中国特色的流通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承载平台,但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流通体系?这是一个很大且十分复杂的问题。 对中国特色流通体系的认识 欧美各国一般都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和研究商业运行,并没有专用的流通一词。发明流通一词的是日本,有流通系列化、流通产业构造等用语。马克思是研究流通问题最深入的经济学家,他把流通看作是“过程”和“领域”。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经济学的突出特征是创立了内容丰富的交换(流通)理论.文章认为交换关系是马克思所强调的研究对象和贯穿始终的线索,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展开的基础.从交换的角度,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内涵,看到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包容性和发展性从而联系实际加以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流通革命理论及其在日本流通业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通革命理论起源于日本。本文在对流通革命理论进行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 ,结合日本流通革命的过程和起因 ,尤其是第二次流通革命的起因 ,验证和探讨了流通革命理论产生的现实基础以及对日本流通革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西方产权理论引入中国,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注意产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研究.文章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对中国企业的指导意义和历史评价等方面出发,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极其精辟地分析了资本的流通过程,深刻地阐明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这个重要原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虽然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与周转的角度分析资本流通,但这些原理,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流通理论,对继续清除“左”的影响,克服忽视流通、鄙视商业的思想,推动流通体制的改革,从而更好地为四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一、社会生产总过程或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统一体。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流通是联系生产与分配、消费的纽带和桥  相似文献   

8.
王殿君 《改革与开放》2017,(21):122-123
东方社会的历史以及发展道路问题是马克思在晚年的一个研究重点,为了能够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关系,从而丰富唯物史观,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特殊性质、结构和发展道路展开研究,这就促使了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本文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主要内容和价值进行论述,探析其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以“资本”为中心来构建和展开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按照资本的运动规律和过程把自己的理论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主要论述了资本生产的前提、资本生产与再生产问题;二是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论述了资本的循环、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三是资本生产的总过程,在资本生产和流通的基础上,主要论述各种类型的资本对剩余劳动的占有和支配。在这三大部分中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的资本营运理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0.
深化对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研究既有助于澄清一些人认为“马克思没有企业理论”的误解,也有助于纠正企业理论研究中“言必称西方”的倾向,还可以为我国的企业改革实践提供指导。研究的途径有“回到马克思”、“依据变化了的实际分析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合理内核’与时代局限”、“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城市本身论述不多,但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城市中,这对其城市观形成具有天然的有利条件,形成了关于城市起源、城市地位、城市生态、城市问题、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和观点,成为批判研究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切入点.面对新的资本主义形势,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不断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理论.  相似文献   

12.
流通生产力:理论思考与现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通生产力问题的提出,是当前社会矛盾的反映,现有理论与现实需要之间发生了冲突。分歧主要集中中如何正确认识“生产决定论”的理论地位和历史局限。当流通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环节时,解放和发展流通生产力,就为促进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13.
巩固和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粮食流通由过去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了现在以市场为基础的两条线运行体制,顺利取消了曾与我  相似文献   

14.
何伟 《市长参考》2001,(10):33-36,43
党的“十五”计划建议及建党80周年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都提出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所谓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我理解就是对马克思原来在《资本论&;gt;中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深化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伟大创举,具有划时代意义。第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在梳理马克思经济学就业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的基础上,从形成背景、分析路径、主要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发现西方经济学对失业问题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交换领域,而马克思经济学则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入手,在生产领域对失业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应在以马克思经济学就业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有益成分,以实现新时代中国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6.
马文颖 《魅力中国》2013,(23):45-45,47
分工理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的基本理论框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分工理论为出发点,遥步分析出人类社会最终必然走向自由的发展演进过程。在当下,对马克思分工理论进行理论研究。对正确认识和把握分工理论意义重大,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于此.文章首先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概述;其次.对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内容进行了重点论述。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流通速度在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是一个较大的瓶颈,可以说,流通速度在流通经济中还属于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加快流通速度,促进流通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关键。加快我国流通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速度这一环节的改革和优化,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一点就是,要提高整个流通行业对于流通速度重要性的认识,促使整个行业都重视流通速度,关心流通速度,支持流通速度环节的变革.确立流通速度在整个流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流通速度在配送资源、调节供需、推动流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促进流通行业持续运转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流通速度在流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一些分析和论证,提出一些新看法,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流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西方通胀理论的狭义和广义之分 (一)对西方通胀理论的两点认识 1.通胀概念发生了变异顾名思义,通胀是流通中的货币太多,引起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过程,其本意旨在强凋流通中的货币太多是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原因。但是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不管原因如何,只要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都被称作通胀,其衡量标准为物价指  相似文献   

19.
王燕萍 《魅力中国》2014,(11):42-42
由于经济全球化,当今世界在各方面都提倡公平、公正,但是正在的落实却存在一定阻力,特别是在信息的生产和流通方面尤其如此。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了整个世界信息的生产和流通方向。相反,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至今仍处于信息弱势地位。然而只有让信息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进行生产和流通才能保证文化多样化的存在,保证全球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对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主张。由于个人能力和学识的限制,分析和解决方案仍然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0.
许蔓菁 《北方经济》2011,(10):16-17
流通是国民经济运行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宏观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流通行业已经从之前的末端行业逐渐转变成为如今的朝阳产业。农产品流通环节是整个流通环节中最薄弱的,流通环节搞得不好会使物价上涨,流通环节过多会造成农产品的浪费,这就需要对农产品流通组织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存在的问题,再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给出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