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忠岩 《中国报业》2014,(22):64-65
广播收听率是对收听广播人群的调查结果。它反映的是听众在特定时段内收听各种节目的人数比例。在此基础上,数据分析相关人员通过对收听率的解剖分析,可以了解听众的收听行为或意识偏好,例如收听时长、忠实度等。收听率是数据化的结果,与听众满意度调查相比,更具有客观性的特征,因而近年来备受青睐,同时也有很多人对收听率过于重视,导致收听率调查缺乏可信度,甚至虚假信息泛滥。本文将从广播收听率的起源进行探索,回归其调查初衷,并总结出理应正确对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郭嘉 《广告大观》2010,(2):17-20
广播媒体在农村传播中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其收听率低、节目质量不高、影响力也不大。为了开拓其在农村的空间,广播媒体必须转变宣传理念、重视宣传方式,从具体措施入手进行调整,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宣传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唐西湖 《中国报业》2012,(16):106-107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广播电视台竞争的不断升级,广播电台的经营意识和市场意识逐步强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收听率逐渐成为广播电台节目编排、日常考核和广告经营的重要参考,也成为了衡量广播宣传效果的首要指标。因此,正视收听率,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对收听率提出一些辩证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2011年9月19日,中国广告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张惠辛先生,应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总裁黄学平先生邀请参加"全国BSM收听调查数据发布与调查技术应用高峰论坛暨2011SMR客户年会"这次全国广播界学术盛会,在会上,发表了题为《走进主流——网络时代的广播媒体价值新发现》的专题演讲。他从品牌营销的角度分析了广播媒体在网络时代的主流传播价值,阐述了收听率数据对于提升广播媒体在主流传播市场的影响力和促进广播广告市场的重要性,受到与会嘉宾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告》2006,(6):93-94
调查时间:2005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听众收听广播的工具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听众收听广播的目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听众收听习惯对比◆北京各类别听众的广播收听率北京不同性别听众的广播收听率北京不同年龄听众的广播收听率北京不同学历听众的广播收听率上海不同学历听众的广播收听率◆上海各类别听众的广播收听率上海不同性别听众的广播收听率上海不同年龄听众的广播收听率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广播听众的收听习惯$SMR赛立信媒介研究~~  相似文献   

6.
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兴起广播事业的国家,同时也是私有商业化广播事业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广播业的商业化运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从受众的分析调查,到节目的策划制作,再到广告时段的出售,每一环节都聚焦在市场,聚焦在是否能吸引客户注意,有没有广告跟进。纯粹的商业运作使美国的广播业经受住了其他媒体的挑战,在市场的选择中生存了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在广播产业高速发展及市场竞争激烈的催化下,广播广告市场的强大发展空间不断被挖掘。市场开始重视广播媒体,听众开始关注广播媒体,就连广播媒体自身也信心十足地表现了当前广播发展的意愿和前景。然而2008年金融海啸的来临、汶川地震的发生、冰灾袭人,广播媒体受到了种种安全性性挑战和机遇,广播广告的品牌发展之路在投放的多元化上更加突出明显。  相似文献   

8.
纵观2009年广播收听数据,收听总量及结构稳定、家里收听走弱,车上收听走强。优势电台和优势频道领先地位难以彻底撼动。节目收听方面,听众主要还是对传统的新闻资讯、生活服务和音乐娱乐类节目有较高的收听需求。本文通过分析CSM收听率调查城市数据,揭示广播收听的总体模式,分析电台间竞争格局,探讨听众的节目类型收听倾向,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播媒体融入数字化浪潮在传统广播广告市场已经呈现平稳状态的时候,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思考:新的广播市场到底在哪里?广播以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这个答案,那就是庞大的无法预计的移动市场。  相似文献   

10.
金鑫  陈修汶 《中国报业》2012,(12):131-132
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在当前广播事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策划、制作等仍存在许多问题,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媒介环境,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特色化发展道路需要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发现广播市场价值,引领广播数据营销。继《2006-2007年中国广播研究报告》出皈并获得广泛的反响后,赛立信公司于近日再次出版了《2007-2008年中国广播研究报告》这部中国广播研究报告编年体。本部编年体以全国最大的调查网络为支撑,以大量科学数据为基础,以简单直观的图表为主要表现形式,收录了全国45个城市的收听率调查数据和2007年中国广播市场新型的研究话题和广播各领域的竞争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广西虽然人口少。但却是全国广播语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老挝语、越南语、缅甸语、泰语等等。因此。作为南宁的广播人也在考虑。逐步增加播出各种语种的栏目,面向东南亚。越南、泰国等国家的听众。真正拓宽广播广告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陈沨韵 《中国报业》2023,(6):144-145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竞争激烈的当下,如何策划和制作好一档有收听率有知识点有温度的广播普法节目值得思考,本文将结合笔者编辑主持的法制节目,试从广播类普法节目的选题、创新探索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传统媒体在融媒时代的发展带来点滴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林嫣妮 《消费导刊》2009,(16):193-193
本文就语言、音响、音乐这三个广播广告的构成元素,从媒介环境学与美学的角度,讨论了增进广播广告之审美体验的方法,为广播广告的体验性实践做出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2006中国广播广告市场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广播广告史有如一本验证广播媒体发展的历史书籍,厚重又源远流长却铁证如山。展开发黄的书页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广播走过了沧桑的百年之路。80年代后期开始,广播背上“弱势媒体”的负担后,开始走下坡路直至2003年的峰回路转。2003年是广播的拐点,是广播人的喜庆。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指出广电总局将2003年定为“广播发展年”,从此广播一发不可收,广播广告增长率跃升各大媒体之首,一举成为“受众欢迎媒体”,收到了强势效果。2006年广播广告的持续拔高,更是成为众媒体、众人群关注的焦点。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中国广告市场的发展状况,广播广告的市场表现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盘点,一方面便于读者了解,更希望能在总结的基础上推进2007年广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崔红英 《广告大观》2013,(10):29-30
数字广播在为听众带来享受的同时,也能为广告客户带来全新的突破。广播中的声音广告加视频上的文字广告,两两结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播广告稍纵即逝的特点,给客户带来更有价值的广告体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央和许多地方电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出现和日趋成熟,再度给广播事业带来一股新风.面对电视、报纸传媒的压力,广播能否办好自己的新闻评论性节目,能否使新闻评论性节目在广播新闻节目中起到”龙头”作用,树起自己鲜明的旗帜?本文从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任务和前景、广播电台办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优势、怎样办好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施雷 《中国广告》2005,(5):96-99
中国广播市场在全球广播行业不景气中逆市上扬,锐速发展。根据广电总局组建广电集团的政策,各地广播电台开始整合后并入当地广电集团,同时进行台网分离、频道改组的变革。广播电台从绝对数量上有所减小,但是整个广播市场却呈现强大的增长趋势。 2004年中国广告市场总容量约为1200亿元,其中广播约占3.8%,乐观估计,中国未来的广播市场会是一个超过50亿人民币的巨大市场。2004年营业额过亿元的电台已经超过10家,其中前五位是:中央电台、北京电台、上海电台、广东电台、深圳电台。十大电台广告份  相似文献   

19.
潘伟 《中国广告》2015,(2):56-57
在传统媒体中,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地面媒体中,201 4年广告收入同比上涨1 8%,实属不易。《中国广告》201 4年全年追踪上海东方广播的动态进展,获取了不少一手资料,究其原因,上海广播在沿着内容为王的道路上奔跑,奔跑。身边的朋友都在说,我们魔都电台的节目,越来越好听了。201 4年6月9日,上海东方广播中心成立,整合了SMG旗下四大广播业务板块,打破了原有分散管理的格局,按广播自身独特的媒体规律发展。上海东方广播新举措不断,建立广播全媒体梦工厂——全媒体制作中心,创办APP阿基米德,创客大赛节目创  相似文献   

20.
史敏 《广告大观》2007,(9S):22-24
自2005年陕西农村广播成立以来,中国已出现十多家省级乡村专业广播频道,预示着中国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让广播在农村重新崛起具备了可能。目前设有省级乡村专业广播的地区有:陕西、安徽、辽宁、吉林、河南、河北、山西、江西、甘肃、山东等地。其中,超过一半以上地区是2006年至2007年新近设置的。 农村广播在农村扩展已具备可能,中国广告能否搭乘乡村广播在农村市场有效渗透?在农村传播媒介匮乏的情况下,中国广告人应该重新考虑广播媒体的大量使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