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旅游地发展具有生命周期规律.文章以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利用河北省沿海三市旅游接待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对河北省沿海地区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沿海地区国内旅游开始进入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巩固阶段,入境旅游发展进入衰退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麻学锋 《经济师》2008,(6):242-243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由低端向高端旅游的发展进程中,整个旅游业急需转型,产业结构有待升级优化,其中旅游人才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国内外关于旅游人才需求预测的研究较多,但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还未展开。文章依据旅游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建构旅游人才的需求模型,以期在旅游产业转型与结构升级优化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需求的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3.
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作为理论指导,以Logistic曲线模型作为数学模型支撑,选择朗德上寨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民族旅游村寨系统的非线性动态演化进行研究,以期促进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志军  徐飞雄 《经济地理》2019,39(10):231-239
以长沙市3个代表性乡村旅游地为例,基于旅游吸引物、旅游区位、旅游支持因素、旅游需求、目的地管理、旅游供给、旅游创新和旅游地发展8个潜变量,构建乡村旅游地发展驱动机制假设结构关系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旅游地发展驱动因素的结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旅游吸引物、旅游区位、旅游支持因素、旅游需求、目的地管理、旅游供给、旅游创新均对乡村旅游地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旅游吸引物、旅游区位、旅游支持因素、旅游需求、旅游供给间接影响乡村旅游地发展。旅游需求、旅游吸引物分别具有最大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目的地管理、旅游区位分别具有最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旅游需求总效应最大,目的地管理总效应最小。②二维影响因素中,核心吸引物、资源区位和交通区位、制度支持、旅游需求量、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旅游供给结构、旅游营销创新等因子对乡村旅游地发展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③驱动力的相互影响及主导驱动力阶段性转换推动乡村旅游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环境容量是区域治理与综合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区域生态产业布局的基础。本文在概述宜宾的丰富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容量与空间容量都很大,而生活容量严重不足,日旅游生态容量与日旅游空间容量分别为1004.06万人和178.50万人,日旅游生活容量与年旅游生活容量则分别仅有0.50万人和182.50万人;旅游生态容量与旅游空间容量都处于“极富”水平,容量等级均为“5”,容量系数分别为0.9991和0.9951,而旅游生活容量的容量等级仅为“1”,处于“极缺”状态,容量系数为-0.7315;接待能力与旅游交通是宜宾旅游环境容量的两个最大限制因素,旅游环境容量的提高应在维护生态容量与空间容量的同时,改变生活容量低下的局面,加强市境内外风景旅游区的整合,以促进宜宾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沙漠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变研究——以巴丹吉林沙漠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尹郑刚 《经济地理》2011,(6):1042-1046
旅游地生命周期是旅游地演变的基本规律,在国内关于沙漠旅游区生命周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区的生命周期演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基于历年游客人数,利用拟合度最优的模型预测了2011—2013年的游客量。研究认为:现在其处于生命周期的参与阶段,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建议下一阶段的工作为丰富旅游项目,改善设施,扩大宣传,使景区向发展阶段迈进。  相似文献   

7.
在旅游环境容量理论基础上,基于前人研究结果,构建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旅游环境容量包括生态环境容量、资源空间容量、经济发展容量三大要素。其中生态环境容量包括生活污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固体废弃物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容量包括水资源容量以及住宿设施容量。文章以延庆为研究对象,结合延庆的实际情况,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对延庆县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延庆县生态环境容量为5.3万人/日,资源空间容量为75.2万人/日,经济发展容量为3.3万人/日,旅游环境容量取"短板"限制因子为3.3万人/日,990万人/年。根据承载程度指数评价结果看出,2013年整年轻度超载,而高峰日严重超载。从结果分析旅游环境容量限制因子为住宿设施,但近年延庆县客房出租率不到30%,说明延庆旅游入境过夜人数并不高,目前超载的情况下,实际上住宿设施并未形成限制因素。而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污水环境容量和固体废弃物环境容量,可通过新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等提高延庆县的旅游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8.
在旅游环境容量理论基础上,基于前人研究结果,构建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旅游环境容量包括生态环境容量、资源空间容量、经济发展容量三大要素。其中生态环境容量包括生活污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固体废弃物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容量包括水资源容量以及住宿设施容量。文章以延庆为研究对象,结合延庆的实际情况,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对延庆县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延庆县生态环境容量为5.3万人/日,资源空间容量为75.2万人/日,经济发展容量为3.3万人/日,旅游环境容量取"短板"限制因子为3.3万人/日,990万人/年。根据承载程度指数评价结果看出,2013年整年轻度超载,而高峰日严重超载。从结果分析旅游环境容量限制因子为住宿设施,但近年延庆县客房出租率不到30%,说明延庆旅游入境过夜人数并不高,目前超载的情况下,实际上住宿设施并未形成限制因素。而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污水环境容量和固体废弃物环境容量,可通过新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等提高延庆县的旅游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9.
旅游地复兴的第二曲线理论及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旅游地复兴为研究基点,从国内外旅游地复兴理论研究回顾出发,将第二曲线理论引入到旅游地复兴理论研究之中,从第二曲线在旅游地复兴中的生长条件、拐点判断、跃入时机等问题出发,提出了旅游地第二曲线的-二种表现形态.并探讨了主要的旅游地第二曲线产生模式,最后以浙江瑶琳仙境旅游地作为实证分析了第二曲线形态、生长动力,并为该旅游区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判断.文章丰富了旅游地生命周期及旅游地复兴理论研究,不仅对完善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有价值,而且对指导我国旅游地转型升级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指导旅游景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基于创新理论来探讨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的延伸。  相似文献   

11.
丁峰  孙琼 《经济与管理》2006,20(5):20-23
目前,开发公司的发展模式与成立初期在出资人、发展速度和组织特征方面已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在我国开发区,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发展阶段,开发区的主要开发主体——开发公司应遵循其发展规律,构建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模式,为国内开发公司确定自身的发展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以均衡发展为根本理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均衡发展之路,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引入研发柔性的概念,在对其进行分析与衡准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在不同研发柔性水平下的产品开发价值,构建了基于研发柔性的产品开发价值函数,提出了基于研发柔性的企业产品开发策略和产品价值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龙 《财经科学》2005,(6):59-65
无论是发展的内涵,还是对发展的研究方法,都受一定价值观念的指导。战后,发展观的演进经历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发展四个阶段,其演进的一条主线是将先前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所忽略的因素逐步地纳入经济分析的框架,更加重视经济发展分析中的规范性前提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使发展现更加彰显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现的演进说明,发展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社会进步和人类美好生活的目标,发展的道德价值与效率原则共同构成了衡量发展质量的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从发展观的演变看阿马蒂亚·森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萍  李绚 《经济经纬》2005,37(5):10-1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发展观也在变化,其总的演进趋势是由单纯注重国民收入的增长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森的“能力方法”对实现这一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森的发展观对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发展计划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程及人与自然不能协调发展的原因,并指出人类要维持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试图对泰、老、缅三国替代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结合三国替代发展过程中的典型项目,分析发现包容性发展精神在三国替代发展实证中的体现,尝试提出中国在与周边国家合作进行替代发展过程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处理好五个关系: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民治富如何并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如何协调发展,资源开发如何与资源加工同时并举,如何塑造一个“经济高地和政策洼地”同时并存的环境,大开发中如何实现教育优先、义务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19.
从西部地区省份在我国特殊生态功能的角度出发,以贵州省的息烽县为例,对其经济发展的薄弱现状和息烽县所处的生态屏障的地位入手,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西部地区县域产业及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定,明确息烽县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确立了息烽县县域经济与产业规划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出了生态功能的优先考虑的地位,为西部省份其他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特征,我们只有关注“中国经验”,并从宏观整体上把握,才能正确理解并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