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拟合性。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我们更加依赖原有土地制度所提供的保障。现有土地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增产和农民的增收,使得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缺乏一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善农地流转机制的必要条件,两项制度的改革应当同时推进、配套进行,农村社会保障的改革应适当先于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对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进行研究,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为例;农民土地征用补偿缺乏法律规制,提出在我国建立农村失地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论述了建立我国农村失地人员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得出了必须加强我国农村失地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立法结论。  相似文献   

3.
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大大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有效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尽快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建立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体制。本文拟从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农民再就业促进制度、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3个层面来构建农村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与政府职能转型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微观上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产品性质的不同属性,产品差异决定了政府在提供社会保障产品中所承担的职能不同;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日益弱化的现实,要求政府向增强农村家庭资源为基础的社会保障职能转变;文章论述了从社会救济到社会保险的政府职能安排,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是紧密关联的。当前,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难以满足农民工的现实诉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在探索试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举步维艰等,导致土地流转不畅。文章指出,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合现代农村特点和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新模式,对顺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建国60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都呈现出较强的关联性.现阶段,两项制度的改革应同步推进、配套进行,方能适应我国快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志军 《开放潮》2005,(8):62-63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民以土地作为自己的基本生活保障。土地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对农村的稳定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出现了大量失地农民。目前,由于农村整体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而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和一般农民相比更缺乏生存的保障,加上我国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使得失地农民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000万失地农民,如何确保这些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滞后是制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因素。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严密的土地流转监控体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在农村中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这一新出现的社会群体亟需法律的保障,为了更好地保护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通过对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从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对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具体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得出失地农民对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具体要求以及对社会保障制度中满意率较低的方面,并结合社会保障相关知识对这一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0.
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面临着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两个瓶颈因素的制约。只有这两个制约因素得以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才能顺利推进。本文就如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如何进行现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建立村社制度是建立最低成本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将股份合作制引入农村土地经营体制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产权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农村土地制度从经营体制层面推进到产权层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流转后土地保障功能如何存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南洁 《乡镇经济》2008,24(3):28-31
土地保障是农村传统的保障方式,长期以来,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保障功能持续弱化。由于缺乏正规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农民工及农业劳动者社会保障形势严峻。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还不具备建立全面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农民社会保障还不能完全脱离土地保障,土地保障仍然是中国转型期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因此,文章将土地流转与土地保障功能存续联合构架,针对失地农民、农民工和农村务农人口三大群体,通过土地流转补偿方式的设计实现土地保障功能的存续。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九亿多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关系到国家的安定。目前,我国仍有相当部分农村属于欠发达地区,搞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将直接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郊区失地农民数量逐年递增,而城市郊区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同时,也失去了基本的生产、生活和就业保障。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征地保障四个阶段的总结,发现正在进行的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践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文章提出构建新型的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实现与现行保障良性对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宏志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44-47
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时期,但多方面的因素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使得农村流动人口无法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覆盖;土地征用过程及土地流转过程的不合理损害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偏向于城市经济社会政策导致农村社会保障资源供给不足。因此,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按照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补偿有利于广大农民的根本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以促进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谦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74-176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规模不断扩大,而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却存在诸多弊端。可借鉴国内外相关立法的经验,从保障实施、保障经费和再就业方面就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立法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刘爱莲  彭恩胜  倪文荣 《特区经济》2009,242(3):170-172
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地流转,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城市化进程。然而,政府"角色"错位、农村土地流转法缺乏、中介组织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滞后等因素制约了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为此,必须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土地流转法,完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自建立以来,就没有体现其作为基本社会制度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而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配套政策并随其不断调整。随着我国土地经营制度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必须摆脱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衍生品的色彩,回归其社会本性。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困境及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面临两难选择:作为生产要素,土地的产权应当是稳定的,可交易的,因而应当改革现行农地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土地的产权却应当是不稳定的,不可交易的,因而应当保留现行农地制度。用一种“土地”换“保障”的方案,以剥离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将农民纳入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以走出农地制度改革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生计源泉。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失地农民是由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征地制度、户籍制度的缺陷和农村社会保障率低下等因素使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极大的挑战。文章认为,增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重点是要把握好"公共利益"的维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统一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双置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