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鸡年中,你是不是也惦记着给自己的生活、工作注入一些“鸡”情?看您一脸着“鸡”,就告诉你“鸡”个时尚职业,让你也“鸡”动一把!  相似文献   

2.
有些人喜欢生活平淡无奇,有些人喜欢生活波澜不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今天的选择,决定你明天的生活”,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你又将如何选择呢?你准备好了吗?“只有当准备和机遇相遇时,才可能打造出成功的你”!  相似文献   

3.
高效率的工作,简单惬意的生活,你是不是新Lazy人?Lazy译成“懒惰”。在时尚白领的最新生活哲学中,译成“慵懒”更合适。慵懒是懒惰吗?恐怕不是。这是对生活的换视角全新认识。高效率的工作,简单惬意的生活,是全新的生存理念带来的。改变想法可能完全改变你的生活。你是不是新Lazy人?下面透露的“完全新Lazy人时尚”将给你带来无限惊喜。  相似文献   

4.
冲动有理     
苏辉 《新经济》2010,(11):62-63
你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直到今天,我还没碰到一个从不拖沓的人。遇见麻烦就往后拖,“明日复明日”的现象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5.
如今,我国的物价上涨迅猛,资源类、资产类、能源类、农产品类的价格全面上涨,从“逗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人们生活用的豆类、大蒜、生姜以及蔗糖,全线上涨,菜价也到了“元时代”。不仅农副产品上涨,像电价、水价、煤价、油价涨价的幅度都让老百姓如坐针毡,切实感受到工资不涨生活成本天天涨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济信息》2009,(7):104-105
什么是奢侈生活?居则700米别墅豪宅、穿则Chanel套装、行则宝马代步……然而.当你在通向奢侈生活的路上奋力前行时。潮流却已转向去寻找奢适生活!“奢”还是要奢的,但要“奢”得“舒适”.更重要的是要“适合”——买贵的,更要买对的!于是,事关品位!  相似文献   

7.
“你UC了么?”半年前.好友问得我奠名其妙。她说,这是UC族的语言。我更是不解。  相似文献   

8.
声音     
《商周刊》2011,(4):15-15
“生活需要钱,我也希望自己能有足够的钱,但如果生活完全是为了挣钱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如果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银行账户上增加更多的0,那没有什么意义,把钱作为最终目的,那这个人其实也是没有多少财富的。”——对于个人财富,胡润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如果你在新年下了一个决心,而你觉得这个决心不能扩展你当前的技能、让你学会新的东西,也不能发挥你的想像力或调动你的激情,那么请把你的目标提高30%。  相似文献   

9.
李凝然 《新经济》2010,(2):12-15
解构大师德里达曾在《明信片》中写到:“为了给你写信,我放逐了我自己。”只是为了证明,被称为文学的整个时代,甚至情书,都会随着的电信技术的发展而消亡。他在街上奔跑着阅读最后的“情书”,象一个疯子一样发出痛苦的尖叫。  相似文献   

10.
冒险精神是企业家难得的稀缺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家俊 《新经济》2006,(12):62-64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在当今市场竞争急剧,商机稍纵既逝,企业决策时效性极强,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家都无法摆脱“承担风险”的压力。美国战略管理学者科恩指出“承担风险是任何经理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企业战略来说更是如此。作为一个企业战略家……你不能避开风险,它是你作为企业战略家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家茶座》2010,(2):160-160
一名经济学家到海边休假,发现一渔民在用原始的方法捕鱼,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于是经济学家建议说:“你应去银行贷款,增加设备,扩大经营规模。”渔民问:“然后呢?”经济学家说:“扩大规模后,再进行资本积累,发展远洋捕捞,然后成立一家国际大企业。”  相似文献   

12.
郭霞 《商周刊》2013,(25):81-81
“如果你品尝一杯葡萄洒,喝过之后,你可能会说它好喝或者不好喝;但如果一个专业的品酒师品尝过,他会用所掌握的丰富知识从口感、色泽,甚至产地、生产年份等多个角度来告诉你这杯酒为什么好喝,为什么不好喝。”味道也是专业的,在扬·冯·吕毖姆看来,品尝一杯美洒,享用一顿大餐,这不但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不但应该给人带来胃口的满足,还应该带来心灵的愉悦。  相似文献   

13.
《经济》2005,(7):8-8
如果你“注册资本1亿元”而公司家底只有1000万元,一旦事发,你将面临“虚假出资”的指控,很可能因“涉嫌经济犯罪”而被拘留,但如果你是“券商”,恭喜你,国家会帮你“做实注册资本”。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经济纵横》2006,(9):8-8
“我记得我母亲对我讲过一句影响我最深的话:真正的成功不是看你20岁、30岁、40岁的时候分别有多少钱,而是在你生命的最后10年,你已经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有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些不动产,自己负担得起必要的开销,过上非常安宁的生活。必须提早给未来做长远的打算。但仅仅去计算40岁的时候要存够多少钱非常没意义,因为你今天有,明天可能又没了。即使你只拿500块,也懂得花50块去做投资,这样你总能感觉到自己很富有。学会投资的眼光才能完全利用钱的价值。把手里的每一分钱都花光,甚至不知所谓的花明天的钱,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生活方式。”——斯羽西谈女人是否该建立自己的财富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丁蓉 《经济改革》2014,(11):26-28
“怀念有时会令人伤逝和感悟,但怀念更会使灵魂慰籍和净化。”他虽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却不想让读者知道他的名字。20年前,这位父亲失去了女儿,从此,活着对他来说成了一种惩罚。然而,生活自有一股推着他向前的力量。“顺利与不顺利的路,不妨都抽象地走走,且要结合实际地想想,关键是要能回得来,回到现实中来,这样你就会有选择地知道应该怎样继续生活下去。”他说。  相似文献   

16.
这两年,博弈这个词儿经常在各种经济管理书里看到,像PK一样的时髦儿,博弈是什么?“博弈论的定义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如果这一切让你犯晕,觉得很难理解的话,还是让我先给你讲讲这周末发生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7.
好几次当一个新朋友得知我是学经济学专业时,往往显得十分有把握地对我说:“哦,学经济学的,那你生活得一定非常实在、精明。”每次听到这些话,总觉得有些不大对劲,感觉这些话里面含有言外之意。据我的理解,这些言外之意似乎就是学经济学的都是实用主义者,在这些实用主义者的生活词汇中,充满的是成本、收益,甚至“我的眼里只有你——金钱”,而找不到情趣、浪漫、享受,所以生活一定枯燥乏味,一句话,学经济学的缺乏生活艺术。这不仅仅是对学经济学的人的误解,更是对经济学的误解。如果只是一两个人这样误解也就罢了,问题是,不仅有这种误解的人很多,而且其中不乏拥有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感到有必要澄清事实、消除误解,故在此专门谈谈经济学视野中的生活艺术。  相似文献   

18.
泡沫经济,古已有之。和200年前荷兰“郁金香狂潮”一样,10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古老形态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房地产泡沫,股票市场泡沫,则是现代形态的泡沫经济,都由银行融资。泡沫炒作的对象,都有“认你贵你就责,不贵也贵”的特点,有朝一日“认你不贵你就不贵”,泡沫就破了,也许就剩下几张废纸。不过,这可不是“贵也不贵”,因为“本来不贵”,当初之贵,完全是炒作的结果。泡沫经济:“认你贵你就贵,不贵也贵”@王则柯  相似文献   

19.
《经济视角》2006,(5):1-2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出现了“慈善超市”、“初中三年保留率”、“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等一个个新鲜的词汇,这些新词汇折射出今后5年中国百姓的新生活。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纲要名词:下一代互联网。即网络传输速度比现在提高100到1000倍,基础带宽可能达到40G以上的新型互联网络。当下一代互联网建成时,你打开冰箱,会有警示话语提醒你已超重;你看电视时,如果有电话打入,互联网将自动把电视调成静音;奥运会上,每个运动员身上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将使你可以自由选择不同角度观看比赛……所有这一切都归功于“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  相似文献   

20.
万军 《新经济》2009,(11):40-41
许多企业还在过冬的时候,价值中国网正式派发“冬天的大感激,春天的小礼物”,兑现承诺现金分红。在价值中国网上写博客,只要你使用了真实的姓名,那么你就能获得相应的“股票”,你就能成为一名“股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