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之时,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期救市,我国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美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之下,全球经济出现了复苏的景象,紧接着,全球便纷纷酝酿退出经济刺激政策,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经济刺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怎样才能有效发挥出经济刺激的作用以及经济刺激计划该如何全身而退。  相似文献   

2.
一、合理适度采用经济刺激计划。面对经济危机时,采取经济政策刺激经济是十分必要的,但这也意味着政府财政负担会加大,可能会出现依靠财政赤字拉动经济的现象。所以财政刺激计划要在可控的范围内,把握好财政赤字的"度"。当条件成熟时,灵活地选择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关联传导路径和凯恩斯乘数原理,本文构建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并分别确定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评价指标,实证分析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刺激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却未能有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甚至出现产业结构失衡加剧现象;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微弱下降。为避免经济刺激计划对产业结构失衡加剧的后果,应优化投资结构,强化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重视创新能力培育,提振内需,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4万亿投资下的国进民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采取的包括4万亿投资在内的一揽子刺激政策,然而,在这场举世瞩目的经济刺激计划中,仍有一个政策上的模糊点未予明确:目前已占据中国经济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能否从这4万亿计划中受惠?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的探底,一些国家已经在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问题上开始有所行动。他们认为,自己提前退出,别人的刺激计划依然能够低成本地惠及自己,何不坐享其成。其实不然,世界经济尚未出现明显回暖的迹象,或者即使探底成功,也不过赖经济刺激计划之力,这个时候,有人选择退出,后果非常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无效率,如果刺激计划的未来代价巨大,中国能不能驾驭?现在,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刺激计划已经产生结果,经济增长确实被剌激起来了。2010年1月,中国经济政策已经出现适度但明显的转变迹象,不过,在经济取得增长的同时,政策制定者们也面临很多直接和间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同时面临两个重大挑战:尽快走出经济危机和应对能源供应和气候变化安全,实现向低碳的过渡。全球向低碳的过渡将催生能源技术革命。为促进经济恢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实施了经济刺激计划。清洁能源技术是刺激计划投资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已有公开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能源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清洁能源技术对促进经济绿色增长的作用和主要经济体刺激计划对清洁能源投资的重点。分析了金融和经济危机对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的影响,提出实施综合技术政策,以能源技术革命促经济绿色增长。试图回答如何将迎接能源技术革命和促进经济恢复结合起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0年,各国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减弱,新的经济刺激计划范围和规模有限,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消费乏力,经济复苏步伐放缓。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有所放缓,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分化,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央政府"4万亿"刺激经济方案的出台和地方政府相应的经济刺激方案的陆续提出,融资问题在地方政府刺激经济计划中间日益凸显.本文着力从地方政府与银行之间在本轮经济刺激方案中间的相互关系入手讨论对于银行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纷纷出台相应的救市计划,我国也推出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全球经济都出现了复苏和增长的势头。但是这种短期的经济刺激政策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且也不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当全球经济出现好转之后,各国都在考虑刺激政策的退出,如何把握好退出的时机、节奏、及政策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日前,事誉学界内外的著名财政学者、天津财经大学李炜光教授受邀到西安讲学,本刊特邀姚轩鸽先生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等问题对李炜光教授进行了专访。李炜光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遭遇的负面压力尚未完全解除,第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属于巨大的投资冲动类型的政策,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并不大,因此,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保就业上,并通过全面优化经济要素,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2016,(1):99-113
在中国特殊的分权体制下,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依赖于那些掌握大量经济和行政资源的地方政府配合。为了探究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本文基于2007—2011年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出让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四万亿"刺激计划对工业用地出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保增长压力会促使城市政府更积极地利用刺激计划而更多地出让工业用地,但财政压力却会制约城市政府对刺激计划的利用能力;(2)当且仅当中央实施宽松的宏观政策,那些保增长压力更大的城市政府才能够比其他城市政府出让更多的工业用地;(3)若市委书记的在任时间越长,尤其是超过3年,则会促使这些保增长压力大的城市政府在刺激计划下出让更多的工业用地。这些实证结果暗示,基于经济增长业绩的晋升竞争压力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动力来源;而这又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和经济波动产生了复杂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掌握和有计划地利用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规律可以作为有计划地领导经济的经济杠桿。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利用价格刺激某些产品的生产,调节对它们的需求,这样做的结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分化.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2012,(10):34-35
刺激我国经济增长无外乎两条路,一条路是推出类似2009年那样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但我国尚未形成以创新驱动和技术主导的内涵式增长模式,一味继续扩大投资只会造成产能过剩和通胀,将给经济转型带来更大困难;另外一条路就是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增长,这正是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意义所在。而且,结构性减税政策对减少收入差距、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也是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6.
谢里  张斐 《财经研究》2018,(3):68-83
中国企业"高杠杆率"是推动全社会"高杠杆率"的重要原因."去杠杆"已成为"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入探寻中国"高杠杆率"企业的结构性特征及其原因.文章选取了2005年至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行业两套样本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一"逆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视角探寻其对企业杠杆率及对不同行业异质性企业杠杆率呈现结构性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两套样本实证结果相互印证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显著提高了该计划重点倾向行业企业杠杆率,特别是这些行业中受该计划支持力度相对较强的行业企业长期表现出更高的杠杆率;另一方面,两套样本实证结果互为补充表明了该计划显著提高了中西部地区重点倾向行业非上市国有企业杠杆率.因此,"去杠杆"应优先考虑降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重点倾向行业企业的杠杆率和该计划在中西部地区重点倾向行业的非上市国有企业杠杆率.  相似文献   

17.
外部性理论认为,任何经济活动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正面的影响称外部经济性,负面的影响称外部不经济性.中国拉动内需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对缓解国际经济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具有重要意义.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两高一低"的高风险企业可能死灰复燃,拉动内需的基础建设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等生态负面影响,18亿亩耕地的底线也将经受严峻考验,防范经济刺激计划可能引发的潜在环境风险,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各级决策者、建设者须引起高度警觉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构成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利用协整等计量工具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各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并由此对照我国政府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而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分析经济刺激计划中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在促进农村消费方面的作用.实证分析和政策分析的结果表明:(1)当前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及国家财政农村救济费支出;(2)已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既有消费价格补贴等短期措施,也有旨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的长期性政策,时于促进农村消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未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仍需继续着眼于各种长期性政策.国家在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时,应注重提高农林水事业费以外的支农支出比重;(4)县域经济是启动农村消费的关键.未来的政策着力点可以考虑将启动农村消费与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Q 斯蒂格利茨教授,您是否认为中国并不能在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A 在这样严重的经济衰退形势下,中国很难免受其影响,但中国可能会经受住危机中最严重的冲击.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很庞大,也在采取一些很有力的措施.我想这些都可能减轻危机的负面影响,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中,中国的经济增长减缓,但中国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这使减缓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不是经济增速放缓,发改委的门口可能不会排起那么长的队伍;如果没有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政策,就可能没有金融危机之后的股市、楼市的反弹;如果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难以消除,会不会有2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会,发改委明确地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