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海省是个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艰巨的省份,贫穷落后是基本省情之一。1993年经国务院重新核定的贫困县有14个,贫困人口有91.7万,加上38个省定贫困乡,1993年贫困总人口达119.5万人,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7%。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其  相似文献   

2.
周鸿 《广西经济》2001,(6):30-30,33
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自然、生态、社会基础等多因素恶化的综合产物。但贫困更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概念,它归根到底是人或人的社会群体的贫困。在对民族地区的贫困与原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贫困与落后表现为经济效益差、管理水平低、经济运行机制不通畅等一系列经济的、体制的指标与范畴,但内中都必然包含着人的因素,人的素质状况尤其是价值观念品位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与发展 郭志仪,闫倩1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面对着急剧变化的世界经济格局和我国东部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西部地区内部较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4.
杨森 《发展》2000,(8):34-36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总体滞后,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其原因何在?本就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滞后的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经过20多年的扶贫攻坚,民族地区取得了扶贫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当前还存在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很不稳定,贫困县“吃饭型财政”制约了对扶贫的投入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实施战略转型,构建实现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加强扶贫制度建设、有效增加贫困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扎实推进产业开发扶贫、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加大扶贫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尽管取消农业税后鄂西民族地区农民的收入有所增长,但并没有表现出增长的可持续性,制约鄂西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因素没有根除.我们应该从城乡统筹发展机制、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可持续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制度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和规模经营等方面入手,构建鄂西民族地区后税费时代的农民可持续增收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敏  汪勇 《老区建设》2020,(2):8-15
贵州民族地区富集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贵州各少数民族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团结奋斗和攻坚克难的历史见证与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区域红色文化萌生了巨大的新时代价值。近年来,贵州通过积极保护留存好区域红色文化、鲜活传播区域红色文化、创新发展区域红色经济等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省内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也涌现了石阡县甘溪乡和习水县土城镇等一批脱贫摘帽和发展致富的典型。因此,红色文化是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有效地解决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是关系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探讨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民族地区贫困的特征、成因、解决方案、措施和政策等几方面内容出发,对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客观全面地认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青藏高原精准脱贫工程是最伟大和温暖的民生项目,是让人民群众活得更有幸福感的伟大工程。当前青藏高原地区面临贫困区集中连片贫困、贫困户识别存在困难、脱贫产业和扶贫资金不匹配、青藏高原地区的贫困与现行贫困标准不一致和扶贫脱贫资金存在"寻租"现象等问题。青藏高原地区需要通过产业扶贫带动集体脱贫、强化对扶贫资金的监管机制、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农户住宿环境、提高财政投入扶贫资金和加大整体搬迁力度等手段实现脱贫致富,推动青藏高原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进青藏高原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维护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问题一直以来都深受党和国家的重点关注。文章以民族地区返贫预防的主要难点为研究对象,文章认为引起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及教育等公共服务的缺失。文章以期能为政府有的放矢地开展精准脱贫及预防返贫工作,实现民族地区包容式发展,提供一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意识等多方面存在的困难,创新制度,建设公共设施,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特色经济,丰富民族生活,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发展边境贸易,促使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意义重大.发展边境贸易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多种贸易方式并举的策略;在联合协作的基础上发展各具特色的省级经济;及时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做好商业情报的保密工作;建立适应边境贸易的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是一项复杂的民生系统工程。针对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农村文化水平落后、农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观念习俗滞后的现实,应切实提高认识,多策并举,推进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这对于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文化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的哈巴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直接影响了边疆的安定团结。针对目前扶贫工作的一些不足,提出了生态综合治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视教育、发展特色经济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吕新博  赵伟 《科学决策》2021,(12):119-132
共同富裕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参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本研究系统回顾人类发展的理论内涵和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以共同富裕的内涵为起点,基于问卷调查,精准识别影响共同富裕的因素,拓展评估维度和指标,形成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直观具体地反映共同富裕发展目标,为衡量农村居民和农村区域是否达到共同富裕提供基本衡量标准,有助于多维度评价农村共同富裕进展,加速缩小农村与共同富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达斡尔是齐齐哈尔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在历史上 ,齐齐哈尔达斡尔在开发齐齐哈尔地方 ,建设齐齐哈尔城及戍边抗敌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历史功绩 ,应该得到今人应有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赵晓霞  高志婕 《乡镇经济》2008,24(11):83-87
文章通过对实践背景、理论背景和政策背景的分析揭示目前克服农村文化贫困的必要性,从文化理性的缺乏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忽视两方面阐述了农村文化贫困的主要现状,强调文化因素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主张文化贫困是造成经济贫困的重要原因,旨在通过对非经济贫困问题的深入探讨,找到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反文化贫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搞好这项工作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以外,清除群众存在的思想障碍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当前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主要思想障碍是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畸型消费意识突出;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思进取,满足现状;文化科技意识淡薄;自卑性.解决的对策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致富技能培训,提高群众文化技术素质;找准适宜贫困山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资金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新形势下农村贫困问题复杂:绝对贫困大有改善,相对贫困日益突出,返贫现象凸显严重,追根溯源权利贫困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文章透过制度分析,通过重塑农村组织,深化市场体制,完善制度创新,强化运行机制,厉行执行监督系统化措施,构建农村反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强化制度之间的联动效应,将农村贫困治理融入区域和整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实现农村扶贫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实施后,我国秦巴山区贫困人口稳就业、能致富仍然需要后续帮扶。研究选取了秦巴山区 4 县 1 区的 3015 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因子分析对各指标进行归类,再综合运用组合赋权对其进行最后的权重排序,得出影响搬迁户后续就业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就业能力、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就业质量和就业信息因素。最后,从提升综合素质、丰富就业方式、优化就业环境三个方面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