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溢出效应对竞争企业研发投资和政府补贴的影响,构建了不同情形下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当溢出效应较弱时,合作研发下的政府补贴率最高,但企业更愿意选择集中式决策;当溢出效应中等时,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合作研发并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政府补贴率;当溢出效应较强时,企业的最优策略是选择分散式决策,政府仍会为其设定最优补贴率。分散式决策与合作研发均能使研发投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维持在较高水平;集中式决策不仅会弱化企业的研发投资积极性,还会损害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在政府产品创新补贴政策下企业的R&D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双寡头市场中面向工艺R&D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政府以社会福利最大为目标选择产品创新补贴率;第二阶段企业进行R&D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第三阶段企业在产品市场中进行古诺竞争。根据双寡头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否合作,给出了研发竞争、研发卡特尔、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等四种R&D策略,得到了相应的政府最优R&D补贴率。研究表明:从企业的R&D投入和产品产量的角度看,当溢出效应较高时,研发竞争策略优于研发卡特尔策略;当溢出效应较低时,研发卡特尔策略优于研发竞争策略。研发卡特尔策略与研发竞争策略相比,研发卡特尔更能推动企业利润的提高并且可以改善社会总福利。从产品产量、企业利润和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角度考虑,研究共同体为四种策略中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络外部性下基于投资溢出的企业合作研发博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网络外部性环境下基于投资溢出的企业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合作研发策略,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兼容性以及投资溢出等对企业合作研发动机、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等的影响。研究表明,合作研发能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兼容性较大或外部性较小时,提高产品外部性会增强企业合作研发意愿;提高兼容性或投资溢出则始终会增强企业合作研发意愿,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生产高网络外部性和高兼容性的产品,并增强投资溢出效应,激励企业投入更多研发资源,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政策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研发机构向企业以单位授权金方式转让技术、政府向企业和研发机构分别提供创新产品补贴和创新投入补贴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并将其与无政府补贴情形进行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政府补贴有利于提升创新投入、产量、企业利润、研发机构利润和社会福利,这为政府介入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制定补贴标准提供了理论参考。还分析了边际生产成本、技术溢出系数、创新系数和单位授权金对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基于技术风险的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模型,研究了不同利益分配方式下的供应链研发联盟成员研发投入策略,分析了利益分配方式和技术风险对成员研发投入策略的影响,找出了不同环境下的最优利益分配方式,激励成员提高研发投入。研究表明,在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中,平均分配易于实施且能激励成员提高研发投入;随着技术风险增大,成员会提高研发投入。因此,供应链研发联盟应尽可能实施平均分配,并在技术风险较大时加强合作,通过促进合作取得研发成功。  相似文献   

6.
《技术经济》2015,(11):47-53
针对技术溢出程度的不确定,建立了三阶段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最优研发路径的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一致性以及政府的财税政策在纠正两目标差距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技术溢出较小时,企业选择的最优研发路径能使两者目标一致;当技术溢出较大时,企业的最优研发路径会使两者目标不一致,此时政府需要对企业进行引导以促进协同创新,其中差异化补贴政策能有效纠正目标差距,政府减免企业所得税能有效缩小目标差距。  相似文献   

7.
针对企业创新行为给予补贴是政府鼓励企业创新的常见政策,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欠发达地区政府在创新补贴发放形式上必须作出合理的选择。在考虑企业学习吸收能力的同时引入创新投入分配比例系数并建立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欠发达地区产学研合作创新政府补贴策略的最优方式。分析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政府实施创新补贴策略可以有效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规模;在宽松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下,随着学习吸收能力的提高,企业投入产出及社会福利均增加;相比之下,政府采取创新产品补贴策略时的各项产出均优于创新投入补贴。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研发溢出效应假设基础上,通过技术差距将溢出效应与产品差异有机联系起来,并通过构建双寡头企业两阶段博弈模型对研发卡特尔、生产卡特尔、完全合作等不同形式合作联盟的均衡水平和福利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证实:当企业间技术差距较小时,完全合作或研发卡特尔能有效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而当技术差距较大时,研发阶段的合作不仅无法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还会抑制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此外,与完全合作相比,局部合作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尤其是在产品差异程度较大的情况下,研发卡特尔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构建三阶段博弈模型,对创新投入补贴和创新产品补贴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投入补贴策略与产品补贴策略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而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当政府为了追求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最大福利化时,产品补贴策略优于研发投入补贴策略;当政府为了刺激社会产量或控制自己支出时,结果则不具绝对性,而是与产品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王琼 《时代经贸》2010,(18):96-98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构建三阶段博弈模型,对创新投入补贴和创新产品补贴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投入补贴策略与产品补贴策略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而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当政府为了追求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最大福利化时,产品补贴策略优于研发投入补贴策略;当政府为了刺激社会产量或控制自己支出时,结果则不具绝对性,而是与产品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研发溢出效应假设基础上,通过技术差距将溢出效应与产品差异有机联系起来,并通过构建双寡头企业两阶段博弈模型对研发卡特尔、生产卡特尔、完全合作等不同形式合作联盟的均衡水平和福利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证实:当企业间技术差距较小时,完全合作或研发卡特尔能有效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而当技术差距较大时,研发阶段的合作不仅无法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还会抑制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此外,与完全合作相比,局部合作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尤其是在产品差异程度较大的情况下,研发卡特尔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财税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卫东  杨琰 《技术经济》2010,29(3):13-16
本文基于博弈的视角,采用逆向归纳法对企业和政府各自的行为决策进行分析,研究了垄断市场下政府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采用财税政策能够激励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生产日常必需品的企业宜采用税收优惠政策,对生产非日常必需品的企业以及奢侈品的企业宜根据产品固定成本的比例来选择补贴方式,对固定成本比例高而变动成本比例很低的企业宜采用投入补贴的方式,对固定成本比例低而变动成本比例高的企业宜采用税收优惠的方式。以上结论对政府部门科学选择补贴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确定环境下并行研发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研发存在不确定性(即研发风险),研究了并行研发联盟中联盟成员在平均分配和按投入比例分配方式下的投资策略,分析了研发风险和利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市场收益较高时,研发风险和市场收益均能提高并行研发联盟成员的期望投入,因此并行合作研发适合于市场收益和研发风险均较大的产品开发;采用按投入比例分配方式比平均分配方式获得的联盟成员期望投入多,所以并行研发联盟应尽可能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以促进合作研发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企业R&D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政府补贴则是影响企业R&D行为的重要方式。在近年来政府R&D补贴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有必要研究补贴策略以有效促进创新。产业链纵向协调也会影响R&D投入水平,从而影响技术创新。针对上游企业R&D投入的产业链结构,考虑两个技术结构变量的作用,通过构建4个分阶段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各阶段产业链R&D投入的纵向协调机制和不同R&D组织方式下的政府补贴策略。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共性技术的R&D竞争、R&D卡特尔、RJV(ResearchJointVenture)竞争3种基本研发组织模式;在考虑投入溢出和成果溢出共存、溢出总量随时间T变化的基础上,引入研发风险率函数,通过对各组织模式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R&D投资率进行比较,总结出更适合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的组织模式。结果表明:市场机制下,企业不一定会选择RJV;从社会福利角度,RJV产生的社会剩余大于R&D卡特尔和R&D竞争模式的社会剩余;为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应引导企业形成RJV。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11—201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122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研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补贴的配置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均存在滞后1~4年的影响。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投入,非国企比国企显著;政府补贴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较大差异,补贴显著抑制了国企环境绩效,但有效促进了非国企环境绩效。另一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与环境绩效对于后续政府补贴投入分别具有滞后1~4年和1~2年的正向反馈作用。针对国企,政府补贴决策是结果导向的,即更关注其环境绩效;对于非国企,政府补贴决策偏好过程导向,即更多地考察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情况。研究结论可为完善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水平和环境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1—201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122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研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补贴的配置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均存在滞后1~4年的影响。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投入,非国企比国企显著;政府补贴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较大差异,补贴显著抑制了国企环境绩效,但有效促进了非国企环境绩效。另一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与环境绩效对于后续政府补贴投入分别具有滞后1~4年和1~2年的正向反馈作用。针对国企,政府补贴决策是结果导向的,即更关注其环境绩效;对于非国企,政府补贴决策偏好过程导向,即更多地考察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情况。研究结论可为完善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水平和环境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集中研发联盟间的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如何通过选择合理的收益分配方式来降低道德风险、增大联盟成员投入量,促进合作研发成功。研究表明:市场收益率较低时,集中研发联盟宜采用按投入比例分配方式来激励联盟成员增大研发投入;市场收益率较高时,集中研发联盟宜采用平均分配方式;增大联盟间的研发投资溢出效应有利于鼓励联盟成员增大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9.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研发活动的正外部性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低于社会最优水平,金融市场不完美带来融资约束则使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低于无市场摩擦时的企业最优投入水平。政府资助研发活动是降低外部性和研发成本的重要方式之一。政府研发资助对于私人研发投入具有激励效应或者是挤出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强度、资助项目选择方式、信息不对称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政府研发资助实施效果。从理论上探讨政府研发资助与研发活动市场进入和退出障碍、风险资本缺失、不同主体合作研发等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上研究如何完善政府研发资助知识共享体系和知识产品的交易机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结构选择模型或者配对等方法,揭示影响政府研发资助实施效果的因素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境因素,改善政府研发资助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研发活动决策弹性,提高政府研发资助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不同融资约束背景下政府研发补贴诱导效应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具有诱导作用;在强融资约束背景下,政府研发投入补助能够更有效地刺激企业加大自身研发力度,诱导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