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今世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以及非"极"均衡发展城市组团发展趋势下,多中心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纵观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在大的区域经济体中,总有多个城市群带动和多个经济实力强的中心城市支撑.尽管这些城市群和核心城市在规模、水平上有差别,但都在支撑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尽管已开始用"最严厉的手段"区域限批来应对环保问题,但广东省一些地区环境督办工作还是陷入了"执行难"的窘境——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与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整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如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国内城市群升级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两个战略的整合决定着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认为,城市群战略在中国的兴起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腾飞的内在要求。尽管不同的城市群战略会得出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求,但多金融中心论不适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一个金融中心"战略才符合我国城市群发展方向,当前最急迫的是要创造条件促进二者整合,确保它们之间的合力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4.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济宁上下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全力以赴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努力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综观今年发展形势,尽管宏观环境复杂、区域竞争加剧、困难挑战较多,但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具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区域竞争优势概念引起了学术界、政策界和从业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文献往往把国家竞争优势概念直接应用于区域,引起理解混乱。区域竞争依赖于许多因素,以往文献单从人均GDP、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度量区域竞争优势有所欠缺。经济学家更关注于国家"收支的平衡",区域尽管不像国家那样,存在实际汇率的变化来调节区域收支平衡,但区域可以通过区际相对价格的变化,即"物价紧缩指数"保持区域收支平衡。文章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引入了集聚经济和X-效率理论,并通过后两者的转化作用,从而降低了区域相对成本,进而调整区域"物价紧缩指数",使得区域竞争优势在"保持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视阈,以调查数据为实证资料,讨论了以"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为代表的民族走廊区域,达致有序治理状态需从实践层面回答的一组核心概念,即多元性与公共性的互动逻辑。研究表明,在民族走廊地区,尽管公共性与多元性共同构成基层治理的核心问题,但发展路径当以公共性为前提,以基层治理公共性来关照基层治理多元性,让公共性与多元性得到共同发展,从而促进高有序治理达成。  相似文献   

7.
伴随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城市区域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业。文章围绕四川大邑的旅游业"融合与创新"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的融合发展,探析了"融合与创新"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围绕大邑县的几大的特色旅游点展开,以达到对论题的阐述。剖析"融合与创新"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关系。以期能够为其他地区或单位开展"融合与创新"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相关路径或借鉴。  相似文献   

8.
胡慧旋 《乡镇经济》2011,2(2):26-31
2009年以来10多个国家级区域规划密集出台,不同发展主题和战略意义的区域振兴规划得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尽管各个区域规划在产生方式、政策支持和战略意义上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转变,区域发展战略在布局、目标和方式上的调整也导致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变化。面对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下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转型以及应对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最早出现于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改革开放后,陆大道先生提出点—轴开发理论和"T型战略"。受这一思想影响,学界先后提出"点—轴—集聚区"开发模式,"一个半重点","开"字型发展战略,"勿"字形模式,"弗"字形网络布局,"四类六区"型的发展战略,菱形发展战略,"丰"字型发展战略和"三纵四横"的经济增长布局。尽管这些战略各有所短,但站在十二五规划前期,如果政府能够博取众长,以"交通为实业之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本,合理规划一、二、三类经济区和一、二、三类经济带,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再一次实现腾飞。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中日双边经济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客观条件限制,尽管目前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流方式为建设各种规模的自由贸易区,但是中日之间的双边经济合作将会采取既不同于FTA、又有别于EPA的灵活方式。即双方的合作是一种对"规范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既有所"变异",又兼顾双方需求的模式。与"规范的"合作模式相比,中日经济合作将具有更多的"不规范"和"全方位"特征。合作领域也将涵盖贸易、金融、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次区域合作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