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殖早期Ⅴ期幼蟹,当年可达到上市规格,具有投资少、养殖周期短、效益高等优点。1997年我场发展养殖Ⅴ期幼蟹109亩:从年底捕捞结果看,平均幼蟹成活率20%,高的也不超过40%,影响养殖效益。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养殖Ⅴ期幼蟹要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正>扣蟹是成蟹养殖的苗种来源,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基础。早春放养蟹苗,因气温低,蟹苗的活动能力弱,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成活率高,逃蟹少,是养殖户广泛采用的一种放养方法。春季放养扣蟹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每到初冬季节,各地养殖的商品蟹均已进入捕捞销售阶段。由于大批货源集中上市,带来了销售困难,价格也不高,直接影响经济效益。而将捕捞的一部分商品成蟹,进行囤养育肥至春节前后上市,其个体重量可比囤养之前增加30%以上,销售价格可提高50%多,效益显著。现介绍简便易行的囤养商品成蟹的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池塘常规养殖是冬春季清塘后放养鱼种进行养殖方式,由于成鱼上市集中,价格下跌,经济效益下降。我地渔民经过多年养殖实践,摸索出反季节养殖方式:即6月份成鱼全部上市干塘,从夏花养殖开始养至第二年5月份成鱼全部上市。成鱼由于淡季上市,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5.
<正>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物质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措施。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放养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1、此时气温低,蟹种活动能力弱,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放养后成活率高。2、蟹种放养  相似文献   

6.
<正> 据调查,不少养蟹户年初放养的蟹种,由于幼蟹品种不纯、放养密度过高、防病措施不力、养殖管理不善等原因,年终河蟹成活率低、规格偏小、品质较差、价值很低,结果严重影响河蟹养殖效益,甚至出现亏本现象。为了便于广大养蟹者提高养殖效益,现将培育大规格、优质蟹的高产高效技术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蟹种放养是成蟹养殖的第一道工序,做好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选择品种纯正、体质健壮的优良蟹种和科学放养,是养蟹成败和效益高低的关键。北方寒冷地区养殖河蟹有其自身的地域特点,那就是冬季封冰时间长,夏季生长期短,因而蟹种投放也要适应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才能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北方寒冷地区蟹种放养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正> 市场上将商品蟹规格个体重≥150克成蟹称之为大蟹。近两年,河蟹市场大规模河蟹的价格高出小规格河蟹价格两倍左右。若沿用以往的养殖方法,养出的成蟹规格小,效益低,甚至亏损。因此,养殖技术的指导思想必须转变,从追求产量的“大养蟹”,转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才能提高效益。根据实  相似文献   

9.
<正> 此模式采取放养异育银鲫、鲢鱼、鳙鱼夏花,青虾苗和Ⅴ期幼蟹,发挥鱼、虾、蟹幼体阶段生长快的优势,达到当年放养,当年上市的目的。优点是投入少、风险小、产量适中、效益较高。一般亩产成鱼150kg以上,青虾10kg以上,河蟹25kg以上,亩效益1000元左右。 一、池塘条件和放养前的准备 1、池塘条件。所谓大水面是指利用低洼荒地或低产农田,在四周挖沟筑堆,进行“提水”养殖的水面,每匡面积50—1000亩。要求沟深1.2m,宽8m,沟的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1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 日前,苏州客户钱老板代表100多名养蟹大户,到嘉鱼县与有关部门签订投资3000万元开发2万亩螃蟹养殖基地的协议。今年,嘉鱼养蟹面积已达到17万亩,传统的水产大县靠外力走出一条调整水产业结构的新路。嘉鱼可放养水面达26万亩,传统养殖经  相似文献   

11.
<正>放养优质幼蟹是成蟹养殖获得高效益的重要保证,因为幼蟹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着成蟹规格的大小,而且对河蟹养成阶段成活率的高低也有极其重要关系。近几年来,投放劣质幼蟹的养殖户不仅所养成蟹规格  相似文献   

12.
<正> 河蟹养殖主要包括蟹种投放、养殖管理、成蟹起捕等几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养蟹业的高度发展,许多养殖户重管理、轻投放的现象比较普遍。笔者认为,要想取得养蟹高效益,蟹种投放关千万不能忽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养蟹也应从投放蟹种入手,在提高放养成活率和养成规格上做文章,使养成的商品蟹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产量和效益都能提高。具体来说,蟹种投放时,应把握以下技术要领,做到万失一失。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于2000年在池塘养殖成蟹上,从放养当年早繁蟹苗育出的幼蟹与扣蟹及放养不同密度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共选择6个池作试验,总面积3.4ha,水深可达1.5米,水源为长江水,水质清新,无污染,各池进排水分开,进排水管口均用双层密眼网扎牢,严防野杂鱼进入,蟹池环境安静,池底淤泥厚0.15米。每个蟹池的四周用硬质塑料板、铁丝和棍棒等建成,地面净高0.6米,地下0.2米,池的四角建成圆弧形。为了防偷,在防逃设施外还建有2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优质蟹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根据目前河蟹养殖"育优质蟹种,养高品质大规格商品蟹"的发展思路,笔者于2013年在江苏省盐城市绿发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160亩蟹种基地进行了优质蟹种模式化生产试验,获得了蟹种平均亩产量198kg,规格120140只/kg,亩纯效益9750元的好效果,现将其关健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二、蟹种放养 (一)放养前先做池塘清整消毒工作 池塘清整在冬季进行,先排干池水,冻晒一个月后,铲除塘底过多淤泥(留10cm左右淤泥,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安装好进排水口防逃铁丝网,维护好池埂。然后在蟹种放养前15天,应彻底清塘。先向池中注水30—50cm,每亩施生石灰50—60kg(将生石灰加水稀释后,趁热时全池泼洒)。 (二)蟹种选择 1、池塘养蟹以长江蟹效果较好。所购蟹种要求规格一致,活泼健壮,附肢齐全,其体色为青灰色或黄绿色为好。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由于扣蟹养殖的迅猛发展,不少养殖户盲目上马。由于没有为蟹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使扣蟹生长速度减缓,病害发生,导致成活率下降,产量低,最终影响经济效益。我们于1998年6月—10月对大洼县王家农场旭东村6700m~2稻田养扣蟹池水水  相似文献   

17.
<正> 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商品蟹已成为我国今后河蟹养殖生产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河蟹养殖必需由“大养蟹”向“养大蟹”、“养好蟹”转变。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产地环境与蟹池条件应符合要求 无公害河蟹生产基地应建在无“三废”(废水、废气、固定废弃物)污染的地点,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标准》。要求水源充足、新鲜、无污染、水质良好,含氧量5mg/L以上,水质符合国家《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生产设施布局与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 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重在150g以上的成蟹,这种河蟹的市场价格是小规格河蟹价格的两倍左右,养殖者正逐步转变观念,从追求产量的“大养蟹”转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套称之为“456”大规格河蟹养殖模式:“4”——养蟹水域栽植水草面积占水面积的40%以上,“5”——每亩放养幼蟹500只左右,“6”  相似文献   

19.
<正> 选择好蟹池,建好防逃设施的基础,做到科学地放养好蟹种,是夺取池塘养蟹高产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现将蟹种放养的技术要领介绍如下: 1、清塘消毒。在放养蟹种前10天左右,保留池塘水深在15厘米左右,每亩水面用80公斤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从杀灭各种野杂鱼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等敌害生物,起到增加池水钙的含量,并起到调节改良水质的作用。在蟹种放养前,用0.2ppm孔雀石绿或4%左右的食盐水溶液浸洗蟹种3至5分钟,以消灭蟹体上的有害生物和致病菌,从而可提高蟹种放养的成活率。 2、蟹种选购。选购好的蟹种十分重要。要能正确区别长江蟹、辽蟹、瓯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池塘养蟹中,以放养长江蟹为好,辽蟹次之,瓯蟹较差。其中长江蟹又以天然长江蟹为最好,人繁长江蟹次之。但天然长江蟹资  相似文献   

20.
回顾近几年来的各地市场,海、淡水养殖的鱼、虾、蟹、贝类常年不断上市,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菜篮子”,这与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