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宇  许敏 《财会通讯》2013,(12):71-73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2011年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人力资本因素与R&D投入的关系。结果表明:规模在影响R&D投入时,两年出现了相反的效果;资产负债率与R&D投入强度成负相关;人力资本与R&D投入强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文章着重探讨了高技术产业R&D经费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作用,并对这一作用进行了合理的参数估计,在此基础上,对高技术产业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测算.  相似文献   

3.
我国R&D经费投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R&D活动日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R&D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但与国际一般规律相比较,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明显滞后。从R&D经费投资主体来看,我国的R&D活动呈现出企业主导型显著特征,政府的投入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了基础研究的落后。文章针对这些状况,就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和模式以及R&D活动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R&D经费投入的强度来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R&D/GDP增长缓慢,1999年以后这一比值开始迅速提高,2005年,我国的R&D经费强度为1.34%,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首位。  相似文献   

5.
建筑业R&D是建筑技术和工艺进步的重要途径。1992年以来,我国的R&D投入呈现增长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投入水平还很低,同时建筑业R&D在不同地区的差别很大。总体上来看,我国建筑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研发方式、研发资金投入,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手段尚存许多不足,未来的建筑企业R&D活动应通过体制引导,强化企业的主导作用,并进一步发挥第三方协助的作用,提高建筑业的科技贡献率。  相似文献   

6.
《数据》2006,(3):21-21
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投入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十五”以来,随着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实现较快增长。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投入R&D经费1104.5亿元,是“十五”期初的2.2倍,年平均增长22.5%。分规模看,200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全部工业投入总量的86.4%,比“十五”期初增加了14.2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税收优惠制度的支持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需要通过税收优惠制度,来激励企业增加R&D投入和创新。 1.我国R&D投入太少,在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引导企业增加商业R&D投入。R&D投入,一部分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投入,属于公共R&D投入;另一部分来源于企业的投入,属于商业R&D投入。  相似文献   

8.
R&D活动(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研究与实验发展)是科技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发展科学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R&D投入力度,尤其是对企业R&D的投入。R&D资源具有明显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对有效配置其R&D资源,提高R&D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上海浦东新区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观察企业R&D投入和外资活动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考察R&D对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的同时,重点关注了不同来源地外资对民族企业创新能力和国内技术扩散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发现,以技术较为前沿的欧美日资企业的R&D投入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与之相反,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生产技术水平与国内企业比较接近的港澳台资企业的R&D投入与劳动生产率发展的趋势是背离的。同时,由于欧美企业的技术较为先进,对技术的保护方面较为严格,同时内资部门对于高科技前沿技术吸收能力较弱,使得外资在TFP增长中不论在竞争效应还在技术扩散两方面都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R&D投入与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R&D人员投入指标与EPS指标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R&D资金投入指标与ROE和EPS等绩效指标均不相关。没有检验到R&D投入对于绩效产生滞后作用。这说明我国中小企业R&D活动以人力密集型投入为主要特点,而且对企业后续绩效没有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