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角度,将模式与绩效影响因素直接联系起来,考察项目纽带模式、协作平台模式与战略联盟模式在绩效影响因素方面的表现.一方面,产学研各方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协同创新模式,另一方面,要使龙头企业带领中小企业参与协同平台模式和战略联盟模式,提高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2017,(4):154-161
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相关文献,本文整合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研究框架,分析了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08家科技型企业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回归法发现: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组织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政府应强化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科技型企业应加强与关联各方的协同,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及合作方式,通过资源互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视角下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分析了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内外部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出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模型.以62个科研团队中498名团队成员为调研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科研团队内部协同因素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并在外部协同因素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部分外部协同因素会作用于内部因素,从而产生协同关系,共同作用于团队创新绩效,并在文末提出了提高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南昌市高新区构建协同共生创新中心的设想,需要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发现,超过半数科研机构都有进驻协同共生创新中心的意愿。进驻协同共生创新中心的方式主要是租赁场所和购买土地,而且大多数会选择整体入驻。入驻机构在硬件设施方面比较关注地理位置和信息中心,生活配套方面是技术交流中心和人才公寓,政策支持方面是资金和税收优惠。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分阶段推进协同共生创新中心的构建;做好整体规划,打造智慧协同共生创新中心;完善协同共生创新中心的软硬件配套条件;优化协同共生创新中心的环境主体。  相似文献   

5.
从协同创新的理论出发,认为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环境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进行科研项目的协同创新,即通过技术外包、虚拟组织、与相关企业合作和与公共科研机构合作的形式,整合外部优势资源,以突破内部资源约束,减少建设核心竞争力的时间成本,提高企业科研能力,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6.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非常重要,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越来越受重视。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心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行的现状和问题,从调整改善管理体制、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建立资源协同机制、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完善高职院校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钟诚 《物流科技》2013,(12):109-111
电子商务服务业作为电子商务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不断扩展并将持续高速增长,为信息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商业基础设施,商业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文章主要探讨了电子商务服务业中基于电子商务应用主体、服务生态和生态—环境互动的协同创新3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形式。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通过对培养原则、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创建以三螺旋理论为指导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了提升职业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从主体、战略、环节、信息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协同创新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协同机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协同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两个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呈上升态势,其中科研机构子系统有序度增速略高于高新技术企业子系统有序度.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两系统的发展处于协同状态,协同度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并且在协同度水平上还有提升空间,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协同度与高新技...  相似文献   

10.
企业要素创新协同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要素创新的角度研究企业创新协同模式,在回顾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本研究的目的是将创新协同纳入整个企业创新系统的框架中,全面探究企业创新系统中各要素创新的协同模式。对三个企业创新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单核主导式创新协同、多核主导式创新协同、全要素共同主导式创新协同三种企业要素创新协同的基本模式,并从创新子系统主导特性、创新子系统间关系特性和创新绩效传导特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1.
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其显著特点就是系统性。我国实施"2011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政产学研结合,为知识管理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开辟了新途径。现有的知识管理研究还没有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从知识的原始积累到形成产业化经济的全过程知识管理行为。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系统地分析知识管理全运行过程的基本要素,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并详细分析知识管理主干系统、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机制子系统的系统结构、运行机理,为知识管理和创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并指导科技创新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朱超才 《物流科技》2010,33(5):56-59
针对现实中普通存在的不确定环境,通过对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在传统的双层鞫标规划.的基础上,将竞争问题加入到配送中心的选址中来,建立一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对未来配送中心的建设提供一定鹂参考谁甩,  相似文献   

13.
产业协同创新是解决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产业普遍存在的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工业设计产业协同创新模式是企业内部协同、工业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间协同、工业设计产业链上成员间协同及创新网络成员间协同的耦合。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可以依靠各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实现。本文结合技术创新以及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阐述并界定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的内涵,说明企业开展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的必要,提出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型,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协作互动的协同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振宇  杨松林 《物流技术》2003,(12):74-75,79
在简要地介绍配送中心规划选址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几种传统的配送中心规划选址方法。结合GIS网络分析的特点,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配送中心规划选址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多级物流中心选址动态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GIS网络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城市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若干因素。结合鲍姆尔-沃尔夫法的选址思想,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介绍GIS网络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城市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若干因素.结合鲍姆尔-沃尔夫法的选址思想,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管理层过度自信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文重点研究管理层过度自信、多重网络嵌入与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基于312份集群企业调查问卷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对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存在复杂影响机制,过度估计和过高定位负向影响协同创新绩效;过度估计通过关系嵌入和知识嵌入影响协同创新绩效,过高定位则通过结构嵌入和知识嵌入影响协同创新绩效;企业动态能力负向调节关系嵌入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正向调节结构嵌入和知识嵌入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因此,在设计集群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时,应充分考虑管理层过度自信的非理性影响,引入过度自信评估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提升管理层在协同创新网络中的位置和动态能力建设,从而制约管理层过度自信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以上市高科技民营企业为样本,分析合作背景下技术复杂度的两个维度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高管团队特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复杂度的两个维度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根据实证结果,我国高科技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通过更大范围的合作增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区域协同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对各区域的发展进行协调,加强各区域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提高区域综合实力。为此,论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对其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路径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提高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