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超  周德群 《物流科技》2009,32(3):21-24
文章利用主戍分聚类分析法对区域物流规划中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将长江三角洲16个重要城市作为物流中心节点,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地区的物流发展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再利用新得到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对长三角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对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做出了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2.
李婷 《物流科技》2007,30(9):30-33
提出烈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满时区域物流规划中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类。将广东省21个重要城市作为物流中心结点,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地区的物流发展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再利用新得到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对省内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对广东省区域物流中心做出了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刘小五 《企业导报》2010,(10):159-160
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样本,建立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利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省域物流规划中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分类;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重叠的信息;再利用新得到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对安徽省内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4.
田媛  卢建昌 《物流科技》2012,(11):54-57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区域物流规划中河北各地区的物流能力进行统计分析。以河北省的11个城市为物流节点,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河北省各市区域物流能力得分排名,再利用能够代替原来较多变量的综合主成分指标对省内各地区的物流发展能力进行聚类,进而提出了河北省物流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区域物流产业综合实力评价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中原城市群九市的物流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在建立区域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信息重叠的特点,对各市的物流发展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再利用新得到的综合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评价指标,对中原城市群的物流发展进行分层分析,并指出各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顾央青 《物流技术》2012,(3):138-140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宁波、青岛、大连、深圳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海英 《物流科技》2010,33(7):11-13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及信息重叠的特点,对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四川省各区域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发展存在不均衡。  相似文献   

8.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宁波、青岛、大连、深圳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从标准的视角审视物流产业竞争力,基于物流标准提出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各评价指标的内涵和意义,收集相关数据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模型,为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指导.然后对浙江省各地区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最后提出培育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潘维琴  李庆忠 《物流技术》2010,29(15):93-94
选取了16个对港口综合评价有影响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综合实力指数。并利用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综合实力指数作为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综合水平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