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海产业园区经历了工业郊区化的起步阶段和产业集群化的扩张阶段,目前正在向产城融合化的转型阶段迈进。下一步,应走产业主导型、城市主导型和均衡发展型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推动上海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谢伪海 《价值工程》2023,(35):38-40
本文系统比较了传统工业园区与现代创新综合园区在发展模式、产业特点、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变化,提出了未来产业园在平面布局与空间设计、功能复合与产业融合、成本控制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设计策略。这些策略的有机结合将为未来产业园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家开发区多以"一区多园"空间布局及形态组织。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产业化等融合发展背景下,研究以乐清市产业园区为例,通过GIS空间网络和UCINET社会关系网络的技术手段,研究区域内产业园区的集聚形态→园区间联系→园区建设的空间效应(产—城融合)。结论如下:①乐清市开发区内各园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集聚形态以串珠型、组团型、条带型、V字形等空间形态为主。②各产业集聚区两两联系强度差异性较大,其中产业链条上的联系弥补了时空距离联系的相对松散性。时空联系中联系紧密程度决定于道路等级而不是道路密度。③从产—城融合阶段来看,6大集聚区处于不同的产—城融合阶段和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国内外产城融合的相关文献,运用耦合系统模型,对南昌经开区、南昌小蓝开发区和南昌高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发展度进行测定,以南昌高新区2006-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为样本,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拟建的龚杏产业城经济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发现,高新技术型园区产城融合的关联度和发展度优于综合型园区。因此,拟建的龚杏产业城将以高新技术型园区为发展方向,在促进产业集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产城融合的新型园区。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7,(1):181-186
产业与城市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驱动力,城市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两者的融合发展都离不开人,人是产城融合的核心。产业、城市、人三者融为一体,可以推动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提升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产城互动的作用机理,并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从科学规划、设施配套、交通组织以及生态统筹方面提出了实现产城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城融合是中原经济区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此过程中小城镇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对实现产城融合至关重要。为此,小城镇发展中要做到产业规划与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相结合,产业培育与内生发展动力培育相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与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梁浩 《中外企业家》2013,(6Z):36-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短短一段话,不仅提出了推进"新四化"建设的新要求,还讲清楚了"新四化"建设的内在联系,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之路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房地产》2022,(8):49-52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产业园区也面临着保障民生、城镇化、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形势。然而,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园区服务配套市场已经不再能满足其需求,产业客户除了最基本的载体和物业服务需求,更急迫需求是经营诉求、管理效率诉求和低成本的融资诉求等更为贴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特色园区成为了如今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一个环节。而产业运营不仅仅是在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之时的重要能力,也是在未来行业竞争中能够胜出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广西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的特点,在对其影响要素全面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广西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态势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其进行分类指导,提出针对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产城融合"不仅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而且互为渗透复合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并可创造更大生产力的新的经济社会复合体或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产城融合发展不能仅注重"产",而简单化和低估了"城"。"城"于"产"不仅是一个匹配关系,还有相互融入。从单纯生产力的角度考察,城市建设于实体产业具有互动力、促进力、辐射力、吸引力、再创造生产力及本身也形成生产力等多重生产力互融作用。"城"于"产"的互融性在城市建设特性中必然也会有所反映和体现,因此推进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应重视城市建设特性的挖掘和体现。  相似文献   

11.
城市记忆符号具有强大的象征功能,象征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和气质。它能够集聚和整理城市历史记忆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城市魅力和竞争力。城市现代化的过程既是城市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城市记忆符号不断强化的过程。唐山市的城市记忆符号研究应在提升城市记忆研究的学术水平,加大档案资料的整理和保护力度,深挖城市文明内涵方面提升水平。唐山市的工业文化厚重而又灵动,要避免以简单的符号和标签界定唐山市的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12.
对汽车配件产业企业用地规模、土地产出效能和工作密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汽车零配件产业相关行业企业空间需求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汽车零配件产业园区空间导向整合发展策略,并应用于唐山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区规划中,以引导工业园区合理布局,促进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彭露  郑蔷薇 《价值工程》2012,31(21):84-85
本文对高新技术产业、高新区等有关概念进行了整理和界定,并对我国高新区发展方向和结构以及高新区的发展现状分别进行了概括论述。文章科学分析了陕西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在这个基础上,对其合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准确的定位,综合对用地的布局规划与功能组织的分析和对基础设施规划的相关内容的介绍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7,(31):62-64
通过调查,了解苏州地区乡村旅游存在问题,掌握苏州地区乡村旅游者消费状况,借鉴国外日本的经验和国内苏州地区蒋巷村和三山岛的成功经验,从政府和微观经营主体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乡土地二元体制下,城乡土地产权关系对集体工业用地更新的影响深刻,而当前珠三角集体工业用地普遍面临产权分散、利益分化严重等问题.通过从土地产权视角出发对顺德梳顺德集体工业用地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顺德区集体工业用地更新呈现出政府统租流转、社会合作流转和一次性卖地分成三种更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土地产权变化,逐步集中集体产权,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是实现集体工业用地空间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镇化发展迅猛.西安高新区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吸引着国内外新型大型企业前来投资,但却面临土地资源严重紧缺的制约瓶颈.如何既满足城市发展的紧迫需要,义能够与国家政策法规相吻合,是包括西安高新区在内的中国众多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部分地区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来化解这一矛盾,对西安高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更新逐步常态化,存量改造地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问题已经成为城市高质量均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通过对广州市三旧改造至今城市更新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存量规划阶段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在政策上存在规划宏观调控引导不足、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单一、公共参与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结合激励与责任的公平规则、统筹区...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娟 《价值工程》2019,38(8):96-98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是世界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产业的高度关联及产业边界不断模糊使两个产业融合成为可能,人们可支配收入及闲暇时间日趋增多产生的高品质需求使两个产业融合发展变得更加紧迫。文章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内涵,界定了两个产业的边界,提出从优劣识别到重组渗透、整合优化,再到流程再造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并进一步结合浙江省产业现状和困境,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陈中耀  杨敏 《价值工程》2019,38(29):49-50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将脱贫攻坚上升到新的政治高度,各地区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渝东北地区渝是国家重点支持精准扶贫区域之一,实用技术、就业等扶贫培训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渝东北地区扶贫培训工作面临着培训项目交叉重贴、实用性不强、资源整合不到位、培训效果评价欠缺等问题,本文基于渝东北地区产业特点,从整体规划和资源整合的角度对培训项目管理和资源整合进行研究,为完善扶贫培训项目管理和提高项目培训质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亚雄  高宇 《价值工程》2021,40(10):102-104
随着城市快递市场的饱和,加快了快递公司进军农村的步伐,但由于农村地区分布较为广阔并且道路也很崎岖,所以快递网点的开设具有难度.但作为苏中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扬州市来说,农村基础设施做出了极大改善,为农村快递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也使得各大快递企业相继在各乡镇设立营业网点,进而为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本文在探讨农村快递发展时,选取扬州市丁伙镇为例,通过实地考察的方法,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员工所需成本过高、基层网点不全面以及政策不完善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