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3):44-46
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了目前国内碳交易试点工作的相关进展情况。以D集团公司参与国内的碳交易市场为研究对象,论证了专业化的碳排放管理公司建立集中化管理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了该集团公司参与国内碳交易市场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该集团公司碳排放集中化管理思路、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2017,(1):70-77
当前,我国正在推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未来企业如何在碳交易市场中获得长远发展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识别出汽车企业主要的碳资产架构,提炼出碳资产价值贡献的量化原理,建立碳资产培育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发现:汽车企业的碳资产具有涌现性,其中汽车企业的低碳技术(低碳产品),既是企业初期应该培育的核心碳资产,也是产量能够在低碳规制下获得增长的关键,消费者的青睐更是凝聚低碳品牌的重要力量。最后,本文对汽车企业如何培育碳资产提出了建立碳资产管理库,实施动态管理;模拟对比分析,优化碳资产培育路径;与企业发展规划匹配,转化与提升碳资产价值等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碳金融市场,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的总称,它为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支持,同时也成为潜力巨大的金融交易市场。我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兴起,未来的碳减排潜力巨大。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存在着交易价格过低、开发项目领域过窄等问题。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碳排放权的低价出售,可能会给我国带来风险。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碳交易市场短期内将经历低谷,但长期看前景依然乐观。因此,应加强碳交易方法学研究,尽快培养碳交易专门人才,加快相关中介咨询、金融服务机构的建设,尤其要部署争取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本文首先对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机制和碳金融的情况做一基本介绍,详细阐述了国内国外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的现状,最后写了本人在参考资料后对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的前景的想象。  相似文献   

4.
碳交易市场作为实现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分析其受国际碳市场及国内相关市场的影响程度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及投资者作出科学决策。本文选取2016—2022年广东碳交易价格、欧盟碳交易价格以及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盘价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证实:欧盟碳交易价格、沪深300指数均对广东碳交易价格产生正向影响,且随着沪深300指数分位数点的上升对广东碳交易价格的影响递增;结合双分位数回归模型进一步发现,沪深300指数、欧盟碳交易价格对处于特定分位水平的广东碳交易价格存在负向影响。因此,为提升碳市场活跃度,提出借鉴国际碳市场柔性机制、探索碳市场金融属性、逐步扩大碳市场开放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碳交易背景下,处于节能降碳关键领域的工业企业需对经营管理活动做出调整。针对碳交易对工业企业预算管理的影响,结合其在实务中可能涉及的碳行为和碳业务,构建覆盖碳预算的目标确定、流程设计、表单编制、责任分解、调整事项处理、偏差考核六个部分的碳预算体系,并认为碳预算推行具有丰富全面预算内容和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等的意义,建议从提高燃料与设备精细化管理程度和注重不同碳管理手段的交互应用等方面推行碳预算,为工业企业在“双碳”目标下做好碳排放规划和控制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碳交易市场的流通运行,引起了各国会计界的重视和对会计制度的重新思考,但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碳会计核算体系。基于此,文章将碳作为一种新的资产确认,并对碳足迹、碳固、碳排放权及其交易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以帮助企业明确碳业务的成本和收益,为我国制定碳会计准则提供理论架构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成为资产,具有经济价值,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主要通过CDM机制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中国处于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由于碳交易的市场和标准都在国外,中国为全球碳市场创造的巨大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价购买后,包装、开发成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在国外进行交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权供应国之一,中国没有一个像欧美那样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不利于争夺碳交易的定价权。  相似文献   

8.
社会各界对大气环境问题高度重视,使得国家和企业的低碳绿色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而碳交易价格属于国内新兴碳市场中的一项关键性因素,故论文利用GM(1,1)模型,选取北京、广东、湖北三个市场2015-2019年的年平均碳交易价格为研究对象进行短期预测。研究发现:GM(1,1)模型可较好地预测碳交易价格,拟合结果有较高的精度;未来三年,广东、湖北的碳价呈稳步性增长,北京的碳价每年均保持约20%的增长趋势,且2020-2022年的碳交易价格预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碳排放权交易的推广和“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预示着能源革命的到来,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市场化的会计工具,即与碳交易市场密切相关的碳交易核算会计、碳财务预算、碳金融会计、碳税会计、碳绩效审计等。基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现状,碳中和目标还要根据地域性特征加以区别设置,不同地域的碳交易手段实施需要辅以相应的会计工具,以使碳交易结果能够落地,实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碳交易具有一定特殊性,总体可分为CDM项目和后京都时代两个阶段。两阶段下我国碳交易各具特点,相应的会计处理也应顺应环境而有所不同。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CDM阶段碳排放权的性质,指出该阶段碳排放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且该阶段碳交易尚未普及,为保持会计核算的统一性,不应开设新的会计科目,而应加设二级科目“碳排放权”进行核算。接着分析了我国日后完全进入后京都时代阶段碳排放权的特征,指出其应分为生产经营、交易两种用途进行核算。届时我国碳市场已完善,应分别开设新的会计科目“碳经营资产”和“碳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在两阶段分析过程中,详细阐述了每个时点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方法,不仅对目前完善CDM阶段会计核算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后京都时代阶段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