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009年底欧债危机爆发后,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接连调降希腊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致使危机愈演愈烈.欧盟对三大评级机构的质疑与批评声四起.结合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失职表现,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与改革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和次贷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爆发,以及我国商业银行本身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使得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对危机的产生机理和管理策略的研究,从而防止风险转化为危机的可能性。对商业银行危机问题必须从深层次探究,包括内部的银行性质、外部的评级机构和监管体系,总结不足,紧跟我国银行现状联系,制定适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2014年的信托兑付危机、《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债市整顿风波、“钱荒”等等金融事件再一次将影子银行推向了风口浪尖。本文从影子银行的定义入手,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的特征,紧接着在基于我国影子银行现有的不同业务的基础上剖析了影子银行的风险。最后,针对目前我国在影子银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相应提出了可行的监管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场信用评级的危机,这场危机见证了信用评级误导对投资者及市场经济的伤害。针对次贷危机中的信用评级误导风险,结合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信用评级中可能存在的评级误导现象,认为评级对象的复杂性、评级方法的不可靠、利益关联等是信用评级误导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改革信用评级中的收费模式,割断利益关联;加强信用评级的法制建设和监管框架建设;加快研发信用评级技术和模型等,以控制信用评级误导风险。  相似文献   

5.
浅析次贷危机的运行机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它对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次贷危机的运行机理进行剖析,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和过程,提出我国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警惕房贷的市场风险;加大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强化评级部门的相对独立性,防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风险;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影子银行体系的’膨胀式发展导致了美国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高度繁荣。同时,影子银行由于、高杠杆操作、过度的金融创新和过度的交易为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2008年9月,金融风暴爆发,影子银行体系首当其冲。影子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缺陷,导致影子银行纷纷破产,影子银行体系处于崩溃的边缘。影子银行横向分散风险的特性也使整个金融体系暴露在风险之下,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危机迅速演变成金融市场危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实现长足发展,局部地区的民间借贷危机时有发生,人们逐步关注和重视影子银行问题。本文着重从如何看待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构建风险识别机制和梳理及分析监管路径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影子银行是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需要构建一个有效风险识别机制和系统地建立对影子银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影子银行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在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中人们开始关注影子银行,2008年当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时,影子银行引起了世界的重视。其实,与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一样,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也表现为银行恐慌。银行的本质是持有长期资产,创造短期证券。随着经济发展,银行业发生了许多变化,但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无论是私人银行的银行券、现代银行的活期存款,还是今天的回购协议,都被设计为短期负债,可随时赎  相似文献   

9.
CDO产品信用评级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性产品以其设计的灵活性、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管理成本以及丰富投资品种等优势,一经产生便获得迅猛发展,很快成长为全球固定收益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结构性产品成为某些分析者眼中的替罪羊,为结构性产品进行信用评级的评级机构也随之声名狼藉,成为众矢之的.通过介绍CDO产品的评级过程和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的评级方法,分析评级中可能存在的模型风险、评级套利(rating model arbitrage,又称为rating shopping),以期相对我国对国际信用评级方法的借鉴和改进结构性产品信用评级质量的方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房贷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风波成为近期全球关注的焦点。虽然我国目前发生住房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条件不具备。但楼市火爆,房价攀升,房贷剧增,高利率,高通涨,都与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的金融背景极其相似。我国同样存在发生危机的隐患。本文根据美国次贷发生的诱因,结合我国目前的房地产贷款市场状况,分析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存在的风险,提出了我国预防房地产按揭贷款危机,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次贷危机正冲击着全世界的金融业及资本市场,并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本文通过分析次贷危机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发现次贷危机对企业风险的防范是有意义的,然后从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指出次贷危机给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上世纪中后期欧美一些国家出现了脱媒型的信用危机,政府不得不逐步放宽对银行的管制,以此来应对出现的危机。由此也带来了行业间激烈的竞争,形成了一股金融创新的潮流。近年来,"影子银行体系"在我国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由于影子银行的种类繁多,其发展又缺乏监管,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威胁到了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因此,本文基于这种视角,对我国影子银行风险进行探析,并提出了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艺 《西部金融》2012,(8):62-66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所产生的"道德风险",这使评级结果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如何防范利益冲突风险,成为推动我国信用评价机构健康有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规避机制的必要性,并结合国内实际,提出规避机制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影子银行系统”是一个新鲜的概念,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影子银行系统的广泛关注.当前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的认识仍然处于基础阶段,大部分文献探讨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监测或监管.本文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不同进行深入地对比分析,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有其独有的环境和特点,提出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应当采取规范引导为主和分类化监管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危机不仅对美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波及到欧洲、中国、日本.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这为中国的房贷市场敲响了警钟.我们应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的房贷政策面临的现状和风险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对于我国房贷政策的一些启示,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积极防范风险的措施来确保我国房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均华 《全国商情》2013,(13):56-58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实现长足发展,局部地区的民间借贷危机时有发生,人们逐步关注和重视影子银行问题。本文着重从如何看待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构建风险识别机制和梳理及分析监管路径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影子银行是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需要构建一个有效风险识别机制和系统地建立对影子银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加强对银行业的政府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自于美国因贷款而影响到整个金融业的次贷危机,已经蔓延到整个美国甚至影响到了全球的金融领域甚至经济发展。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成因和危害,了解中国可能出现次贷风险的因素,结合中国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相关的监管模式,加强对我国银行业的政府监管,银行开展内部信贷风险控制管理,才能避免类似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确保我国经济的健康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8.
张远 《西部金融》2012,(2):68-72
目前影子银行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运行的潜在风险。虽然我国影子银行不论在构成还是运作方式特别是风险表现形式和程度上与美国影子银行有较大差别,但是,当前我国影子银行的不规范和无序运作,开始对我国金融健康运行构成威胁。所以,应及早规范我国影子银行的运行规则,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影子银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蕊 《企业家天地》2009,(11):123-124
随着全球经济市场一体化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肆虐,各国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国家风险日益引起银行业及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某商业银行的国家风险评级结果,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国家风险评级的决定性因素以及评级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有利于我国有关部门和各家商业银行正确认清形势,采取适当的措施防范国家风险,维护经济金融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资产证券化风险问题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当今世界资本市场发展最快的金融产品之一。发展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我国分散过度集中于银行的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我国资产证券化已从境外过渡到境内发展阶段,但仍存在规模小、基础资产种类和发行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应就资产证券化专门立法,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规体系,规范我国信用评级制度;注重风险控制,吸取国外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和教训并认真分析对待,对资产证券化活动进行系统性、全过程监管,使之成为一项有助于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融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