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蔡海涛  吴冰 《当代经济》2007,(18):118-119
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对保持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意义重大.因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到实现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并从“九五“开始,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对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有关经济金融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和中西部地区正在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丹东地区小城镇的非农业户口、一般预算收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等数据,通过不同指标筛选,确定了工业型乡镇、矿业型乡镇、工矿型乡镇、商贸型乡镇以及工贸(综合)型的经济职能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乡镇税收中,按税额大小分别为增值、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而经济发展较快的小城镇主要是一般工贸型和工矿型乡镇为主;不过,目前这种方式不适合农业型和旅游型乡镇经济职能的分类。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是缩短中西部农村和城市经济差距的主要途径。在剖析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论述新农村建设和中西部二元经济结构的联系,认为只有抓住新农村建设,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统筹中西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在区域保险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区域保险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我国保险业发展程度最高的是东部地区,其次为东北地区,最后是中西部地区。区域保险的协调发展关键就在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制约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张俊飚 《经济问题》2000,(10):33-36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促使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主要议题。障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系列因素有环境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经济结构因素,探明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有利于今后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和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17年来,东部地区发展比中西部地区更快一些,以致出现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决定把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今后改革和  相似文献   

7.
王超 《发展研究》2010,(9):21-23
研究中西部地区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意义在于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促进中西部地区更协调地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本文界定了我国中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的基本内涵,指出该地区软环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出现明显差异,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拉大。为避免区域间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失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宏观区域政策,力图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而其中重要政策之一就是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优惠政策。本文将土地要素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各省区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应政策并没有加快地区间经济差距缩小的速度,反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收敛。这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利用土地融资的能力远低于发达地区;在土地供应指标倾向落后地区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的土地供应也有差异,较落后的省区市没有获得相应的土地供给倾斜政策红利;落后地区的划拨用地所占比例过大,且相较于发达地区上升较快。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理论分析上,以绿色索洛模型为分析框架,将数字经济引入其中予以改进拓展,通过理论模型推演提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碳排放呈倒U型曲线的可能性。实证分析上,使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测算了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指数,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理论猜想。结果表明:碳排放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因数字经济发展呈现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的不均衡特征,异质性分析得出该倒U型关系在数字经济中高发达地区和数字经济低等与欠发达地区均存在。据此,为探索数字经济发展对碳减排的作用关系以及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绿色经济为中西部发展提供新起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重要的机遇。只有抓住这个机遇,发展绿色经济,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才有可能取得突破。为此,本文论证了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背景,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考察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东部自身,也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从东部经济增长中得到的益处大于从自身经济增长中得到的益处,这为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当前,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已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战略目标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与全国一样有了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13.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是解决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内在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欠发达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新时期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特别指出应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注重发挥其辐射、扩散和带动效应,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指出 :中小企业与知识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小企业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知识经济的主力军 ,政府和社会应从观念、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诸多方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奠定中西部地区发展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5.
周娜 《经济研究导刊》2012,(34):122-123
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面临日益严峻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同时随着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各省市也深受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煎熬。其实,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可以密切配合,协调共赢地摆脱彼此的困境,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东部地区产业顺利转移与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顺利解决对全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都面临着各种阻碍,从宏微观层面,结合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现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问题的协调解决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后危机时代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时代的焦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须由出口导向型向消费拉动型的模式转变。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应对后危机时代,中西部地区必须利用地区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兴起与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知识经济兴起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兴起,正在以革命性的方式,改变着人们关于经济发展的观念和对未来经济形势变化的判断;正在引发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竞争方式、经济发展道路等的一系列变化.知识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是当今任何一个地区所无法回避和抗拒的.我国中西部地区在跨世纪发展过程中,也将毫不例外地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彭玮 《经济论坛》2011,(2):92-9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关键在于县域经济发展不足。本文以湖北为例,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十二五"时期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四个同步"引领中西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市场体制下的地区发展有一定规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一定要摆脱计划体制下,沿海地区那种发展思路,这就是:“跑资金、要项目”。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两个方面,结合哈密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中西部经济要发展,地方政府应首先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综观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东中西部各有特色,但落差依然存在,其重要表征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多种因素,区域特色经济在我国沿海地区得以较早发育并较充分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西部地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生成机制基本成熟,沿海发达地区区域特色经济的崛起和做大,必将给中西部地区区域开发和实施赶超战略带来诸多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