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当前大学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的高低也关系着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未来前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了提高大学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重点论述了大学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方法。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整合高校综合人文素养教育是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和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导致大学生人文基础知识贫乏、文明素养较低、功利主义严重和心理与人格不健全,主要是缘于“重理轻文”、“应试教育”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所致。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改善“两课”等公共人文课的教学,加强专业课教学和人文素养教育的整合,强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文素养课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是加强、改革和整合高校综合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化的实质是教师科研素养的专业化。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主要力量,其科研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须从提高青年教师科研素养入手。本文在分析青年教师科研素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青年教师科研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科学、人文、艺术教育的融合既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和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重成器轻成人、重理论轻实践、重专识轻通识、重能力轻素质的“五重五轻”现象。从顶层设计和具体途径上解决科学、人文、艺术的融合问题,培育真、善、美统一的“和谐人”,是克服、改观这种局面的根本进路也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地方电视台存在主持人队伍年轻化、来源非专业化和职业追求淡漠化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重选拔轻培养和重外表轻内涵的用人理念、职业精神的流失、角色定位模糊、缺少专业的岗位培训和长期的职业规划。走出"形象至上"的选拔误区,理性科学地把握选拔标准;强调主持人的品格修养和职业素养;加大培训力度,为其确定长期的职业规划等,加强地方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教育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因文理分家导致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以及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价值的教育所造成的不良后果,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从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师素质、校园文化4个方面,具体讨论了加强高校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医院血色案例反映了当今我国医患关系的紧张,折射出部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技巧缺失,从侧面也暴露出我国医学教育中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文章通过对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的分析,尝试从美国叙述医学角度探讨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底蕴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的教师,大学英语教师要改变传统英语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人文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实现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东方求稳,西方思变;中国重伦理,西方重法制,"人治"是中国典型的文化特征;西方重逻辑和实证,中国重直觉、经验和体悟;西方注重"专",东方崇尚"博";东方崇尚"圆",西方崇尚"方"等方面.我国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文化约束主要有:重稳定轻变革、重短期轻长期;重伦理轻法制;重经验轻学习;某些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集权意识和官本位思想的残留等.因此,企业主应与时俱进,学习西方先进的市场经济理论,借鉴西方先进的市场文化成果和科学精神改装自己的企业制度;淡化传统的传承观念,催化企业内部人事制度创新;逐渐建立具有独立人格的企业治理制度.政府部门应树立市场经济文化观念,优化政府职能;淡化权利观念,加强服务意识;依法行政,彻底杜绝以权谋私的现象,为私营企业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当今很多高职院校重职业技能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文章针对工科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提出夯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工科学生人文素质,需要构建系统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管理体系和教学体系,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应用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