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手工艺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和文化,但其传承与发展在当代社会遭遇诸多困境。创意产业在全球的迅速崛起,为民族手工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语境与发展机遇。广西的民族手工艺产业当以"文化企业+手工艺者+非盈利组织+政府"为支持体系,以项目作为拉动,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开辟"传统手工技艺+现代设计理念+产业化经营"的广西民族手工艺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就是古典与时尚、模仿与创新、流行因素和个人喜好不断循环、转换、诠释的发展历史。服饰文化是文化传播的介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历经几千年,无论在服装式样上,还是在服饰观念与着装方式上,都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在服饰文化发展的漫长岁月里,既有传承延续,又不断地推陈出新,传承之中包含着变异。符合时代审美意义和传统内涵的精髓被不断地传承延续下来,糟粕的东西被舍弃,逐渐在岁月的流逝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服饰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发展与进步受中华文化的浸润与制约,是人类基本生产与生活需要的产物,被战争推动向前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相较,有着自己鲜明的体育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工农干部服、黄军服、西装革履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服饰表征,论述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不同 阶段及其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京剧服饰的美为当代服饰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灵感来源。如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直接或间接采用典雅美观、形式多彩的京剧服饰图案的设计手法,京剧表演艺术重要标志的脸谱形象与现代服饰设计,传统京剧服饰款式对现代服饰款式设计的影响。继承和发扬京剧服饰艺术,开发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标志性服饰,是中国服装设计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割绒纳绣鞋垫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服饰用品,也是百姓对美好生活期冀的产物。鲁南地区传统割绒纳绣鞋垫在形制、色彩、图案纹样等方面不仅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服饰观念,而且体现了鲁南地区传统手工艺人的独特审美和高超技艺。由于采用割绒纳绣工艺,区别于其他种类的绣花鞋垫,这也是鲁南割绒纳绣鞋垫的特别之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割绒纳绣鞋垫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随着商品化进程的加快而淡出人们的生活,如何将这一民间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值得我们思考。文章基于实地考察与调查,首先,从传统技艺考察入手,对鲁南地区割绒纳绣鞋垫整个工艺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其次,对鲁南地区割绒纳绣鞋垫手工艺特色及现状分别进行分析和调查,做出相应的思考,以期为鲁南地区割绒纳绣鞋垫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母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徽州木雕遗存了众多的戏文题材雕刻,折射出该地域民间戏曲文化的厚重与繁盛。木雕戏文人物造型的服饰具有整体匀称与局部夸张的整体美、佩饰灵动与人物鲜活的动态美、自然形态与艺术升华的协调美和图案形式与人物身份的符号美的特征,诠释了木雕戏文服饰造型表意性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世代继承发展的文化,具有内涵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及民族特色浓厚的特征,能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不竭的灵感来源。当代艺术设计必须理清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立足本土文化,创作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回归现实的艺术创作,既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能实现当代艺术创作的本土化和全球化。  相似文献   

9.
由满族贵族所建立的清朝,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之久,满族服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服装的构成方法上,采用的平面结构造型与西方的立体结构造型构成了东西方服饰的两种不同构成方法,而这种结构的差异则是与民族的审美取向,文化内涵息息相关.通过对清代官定服饰结构特点的研究,剖析了造型结构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0.
桂北地区苗族服饰纹样展现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发展进程。在将苗族服饰纹样元素和现代包装设计进行融合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苗族服饰纹样的深层内涵,利用其色彩搭配技巧、纹样设计和纹样寓意,确保包装设计突出民族化、地域化特色,提高包装的文化价值,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苗族服饰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11.
对于古镇的"保留"在于"文化"的保护,而古镇的"延续"在于"经济"的发展.古老文化与现代经济之间的比重,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取舍就成为古镇保护中关键问题,两者的平衡就在于寻求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涂鸦艺术作为街头文化元素之一,从涂鸦的起源到发展再到成为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随意、自由、张扬的艺术风格成为时尚文化潮流,为当代艺术设计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说艺术源于生活,那么涂鸦艺术与人类的现代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流行服饰、城市环境与现代家居设计,装饰画的学习以及儿童教育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手工艺等传统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机制与教学阵地建设,引导学生从乡村传统手工艺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汲取创新创意灵感,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今对待儒家法律文化具有三种不同的态度,而哪种态度更为可取则取决于儒家法律文化的本身的理念与形式特征。法律与道德的混同是儒家法律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我们解读儒家法律文化的关键。对待儒家法律文化最佳态度是存而不论,以现代法律意识引领儒家法律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然观、物质条件下中国古典华服结构研究的格物致知命题,是对中国主流传统服饰史论的补充与丰富。文章以考据学的实证方法为依据提出了中国古典华服“布幅决定结构形态”和“敬物崇俭”的“十字型平面结构”理论,阐述了这种传统自然哲学观支配下大中华民族服饰共同基因和多元表征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邓小平的赶超战略思想,是中华民族在20世纪奋斗目标的理论概括和智慧结晶,他们之间继承与发展关系与中华民族赶超步伐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开发其赶超思想的理论宝藏,吸收其思想精华,总结其经验教训,对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使中国实施跳跃式的赶超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撞,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现代思想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18.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圣地,是新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积淀着深厚而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和黄土风情文化,它既承载了中华民族历史文明,又孕育出了以延安精神为核心的现代精神.然而博大厚重的文化资源与贫瘠弱小的文化产业的不对称性,引发了我们对加快发展延安文化产业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9.
吕延丰 《全国商情》2008,(10):143-144
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撞,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现代思想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20.
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区西藏服饰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生活在西藏东南工布地区的藏族,处在卫藏文化的农林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工布藏族服饰,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工布男女服饰及其配饰的风格、形成原因、艺术特点等,都有显著特征。作为工布藏族精神载体的工布藏族服饰,不仅彰显了强烈的地域性,而且体现了统一和谐的理论,展现了热爱生命的审美观,展示与张扬了民族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