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都经济》2012,(8):90-92
6月14日,黑龙江省通过了《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中规定,风能和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企业探测开发风能及太阳能资源须经气象部门批准;对未经批准从事探测或者未按照批准的探测范围、探测种类从事气候资源探测等违反条例行为将予以处罚。  相似文献   

2.
泰国与加拿大合资发射卫星本刊讯泰国科技及环境助理部长日前向记者透露,该部将与加拿大政府合作,雇用沙巴公司制造小型探测卫星放射于太空,探测自然资源及天气变化,预计此颗卫星的制造将达到10亿铢,目前正准备向政府提出请求拨出此项预算。助理部长还强调,探测自...  相似文献   

3.
铁路机制砂厂的建设地附近通常具有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地质灾害较容易发生,不仅给工程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还给安全运营带来极大的挑战。一种创新性的微动探测技术应用方案首次将微动探测技术引入机制砂厂建设工程,以便对拟建厂区进行详细的地质探测、全面的评估场地条件,并及时排查地质风险。同时,将微动探测成果与三维数据平台相结合,实现了对厂区地质情况的直观、准确展示。这一创新性方法克服了传统地质勘探手段的局限,使地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更为高效、精确。基于此思路构建的三维数据平台能够真实还原厂区环境信息,提供地质灾害预警和数字化管理等服务的可能性,为相关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科技新视野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启动 中国国家航天局日前在京宣布,“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正式启动。这一计划的实施,对提高我国空间物理研究和空间环境预报的创新能力,提高对航天活动和地球空间环境灾害性扰动的安全保障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地球空间探测水平和空间动理学科的发展。 双星计划由一颗赤道区小卫星和一颗极区小卫星组成,这两颗卫星将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卫星尚未覆盖的地球空间重要活动区。 双星计划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地赤道区和近地极区两个近地磁层活动区的电磁场和能量粒子的时空变化规律,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成功分离,卫星进入近地点高度205公里,远地点高度50930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今后一段时间,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将进行4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引力范围后,将通过3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相似文献   

6.
科技     
《科学发展报告》透露,中国的月球探测项目将坚持开放性,工程的实施过程和科研项目都谋求广泛的国际合作。 有关部门将于今年正式提交探测使用的设备,“嫦娥一号”探测器及火箭系统的研制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中,明年年底可待命出厂。据月球探测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艾国祥介绍,中国首次月球科学探测将发射月球探测卫星,以月球表面可利用资源的勘测为主要目标,探测重点包括月球三维影像获取、月壤探测、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和矿物资源分布以及地月空间环境探测。根据设计要求,月球探测卫星重量为2350公斤,月球探测器携带的有效载荷主…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05,(5):58-58
分开来每个轮子都可独立行动,“各自为战”,连在一起就变身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这样的“变形金刚”机器人已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成功。“变形金刚”机器人学名叫“可重构星球探测机器人”,作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863课题,日前通过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的验收。该所希望它将被赋予月球和火星探测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上海经济》1991,(4):62-62
清除肾、胆石一般都需将病人浸在水内用震波将其打碎,这种设备属极大型,往往需要专用房间,不久前德国推出一种简便肾、胆石清除设备,选用超声波探测出结石所在位置,然后通过震波将其打碎。  相似文献   

9.
6月14日,黑龙江省人大审议通过《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下称《条例》),规定“从事气候资源探测活动,应当经省气象主管机构批准”、“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对气候资源探测将实行探测许可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戴卿  常允艳 《魅力中国》2013,(20):292-292
摘要:长久以来工程测量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以误差处理为核心的,如何减少误差的影响,简化平差模型,近年来一直都是众多测绘工作者的讨论热点之一。为了避免测量中较大的误差出现。许多抗差理论被纷纷提出,但是常规的抗差模型与粗差探测技术,不仅辅助计算的工作量大,而且将粗差探测与平差计算分两步进行,从而使得数据处理的步骤显得繁琐。本项目根据抗差估计的原理,通过对ROBUST的理论研究,以及DANISH法的权函数数学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计算思路。并通过实证结果表明,新的方法不仅实现了粗差探测和平差计算一步完成的目的,而且平差成果可靠。大大的减轻了计算的繁冗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大空间火灾探测技术的探测原理技术,对大空间火灾探测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列举了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宇航局近日从太平洋上空发射了一个探测器。该探测器将飞赴太阳系边界地带进行探测,这是人类发射的第一个专门探测太阳系与星际空间交界地带的探测器。“星际边界探测器(IBEX)”采取了“空中发射”方式。发射当天,探测器以及负责运载的“飞马”火箭,装载在一架L-1011飞机的机翼之下。当飞机飞行至太平洋上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上空时,火箭及探测器被释放发射。火箭成功地将探测器送到预定的近地椭圆飞行轨道中。IBEX设计为八边形,升空后依靠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它最终会飞抵距离地球大约32万公里的飞行轨道上,在那里收集来自太阳系边界地带的太阳风等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安徽光机所科技人员通力合作,于近日在河北某机场进行了成像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无人机飞行探测试验,成功地获取了飞行区域大气污染成分NO。等的二维时空分布。整个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显示了无人机大气探测差分吸收光谱系统具有大面积覆盖、多光谱信息获取以及飞行探测方式灵活机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视野     
我国计划在13年内实现不载人月球的探测计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日前表示,我国已完全具备开展月球探测的能力,并计划在13年内实现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欧阳自远说,近期我国的月球探测将以不载人月球探测为宗旨,分为环月探测、月面软着陆器探测与月球车月面巡视勘探、月面自动采样返回等三个发展阶段。根据计划,中国将要在未来13年内全部完成以上三个阶段。欧阳自远认为,中国已经建立起完整配套的航天工程体系,这些基础设施和研制条件为中国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中国完全具备开展月球探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英法探测队声称发现湄公河源头据路透社伦敦消息,一个由英法两国人员组成的探测队于今年4月13日宣布,他们已发现湄公河源头。据认为在此之前,循公河源头乃世界最后一个尚未解开的地理之谜。上述探测队深入中国大陆西北部偏远山区,结果找到这条河流的发源地。湄公河...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新区》2010,(6):120-121
新型盲人探测手杖(图1) 这款新型手杖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盲人行走而设计的。它内置超声波传感器,可以帮助使用者在传感器水平向上25度,向下50度的范围之间探测障碍物。其作用范围为2米,最小可以探测到3厘米宽的物体,当越接近障碍物时,震动指示器发出的信号就越强烈。同时,这款手杖还内置了颜色感应器,可以辨别10种常见的颜色和亮度,并通过声音提示的方式告知使用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安徽光机所科技人员通力合作,于近日在河北某机场进行了成像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无人机飞行探测试验,成功地获取了飞行区域大气污染成分NO2等的二维时空分布。整个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显示了无人机大气探测差分吸收光谱系统具有大面积覆盖、多光谱信息获取以及飞行探测方式灵活机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一位战略科学家,栾恩杰院士是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我国探月工程已实现“六战六捷”,作为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院士将为我们讲述哪些精彩的探月故事?记者:为什么要做月球探测?栾恩杰:我们从1998年开始,筹划中国航天未来发展规划时,就把空间技术,也就是火箭、卫星、地面设备等做了规划;还有一个是空间应用规划,也就是现在说的“通导遥”,  相似文献   

19.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2,(5):16-16
火星适合人类居住吗? 美国NASA天文台于2011年11月26日发射的第四个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将在今年8月抵达火星。“好奇号”将研究火星上是否存在过水,并探测大气里的甲烷,判断火星上的这些气体是地质演变过程的产物还是火星上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20.
前沿     
《走向世界》2010,(21):12-12
火星探测试验 莫斯科时间6月3日13时50分许,随着“火星-500”试验舱最后一道舱门缓缓关闭,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的6名志愿者正式踏上了长达520天的“火星之旅”,拉开了人类首次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试验的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