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听说洪国藩是在80年代初的事情,当时,国家刚开始恢复向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选派优秀的留学生。洪国藩作为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科学院首批向英国剑桥大学选派的青年科研人员,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人物。 真正接触洪国藩其人其事是在1988年底。当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所长王应睐教授和科技政策研究所陈益生研究员推荐,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洪国藩传》,我作为组稿编辑,曾和洪国藩的妻子、他大学时代的同学、上海科技出版社编审朱仁英多次联系。1991年,《洪国藩传》正式出版,次年被中宣部评…  相似文献   

2.
初访石元春院士是在1997年春天。当时,我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作,组织“中国资源可持续发展丛书”的《中国耕地可持续发展》一书,经北京科学界朋友介绍,到中国农业大学拜访石教授,并约请石教授领衔主编此书。石元春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湖北人。1931年2月10日出生于武汉市,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农学院(后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于北农大农学系,后转入土壤化学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被派参加中国科学家新疆综合考察队,回校后从事土壤学教学、京郊土壤普查和盐渍土动态研究。1973年起,投身…  相似文献   

3.
2002年4月17日,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座无虚席,全校师生员工共2000多人在大礼堂听取中央党校省部班学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纳米科技首席专家白春礼院士讲授当代世界科技专题讲座——纳米科学与技术。白春礼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生动的计算机图表、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对纳米科技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一、纳米时代纳米科技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性新兴学科领域,它已成为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热战点。纳米技术(NT)是继信息技术(IT)和生物技术(BT)之后,又一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  相似文献   

4.
听说20年前我读大学时,王梓坤教授的专著《科学发现纵横谈》是继《哥德巴赫猜想》之后,又一有震撼力的科普作品。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无人不知、无人不争相阅读这部名作。 真正开始与王梓坤教授接触是在1989年,我当时在策划大型科普丛书《新编十万个为什么》,拟请他出任编委会顾问,他欣然答应,并两次出席了编辑工作会议,发表了个人对科普读物精辟的看法。2000年我在撰写《走进科学家》一书,王梓坤又为此书题词。2002年我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一年,在教师节前夕,专程到北京师范大学他的寓所拜访了这位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84年首…  相似文献   

5.
我认识杨英清院士是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作时,到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组织编写《当代中国科学家丛书--杨英清传》。在1000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中,有18对夫妻双双当选为院士。在美丽的北京大学 名湖畔,杨英清和王阳元夫妻便是这18对之中的一对。杨英清院士现任北京大学信息为工程科学学部主任。以生产计算机软件为主导的高智力密集型产业--青鸟集团董事长。王阳元院士是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2000年春,《杨英清传》正式出版,我刚好出差北京开会,上午拨通了杨英清的电话,正巧杨英清准备下午1:00出发去上海参…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延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新经济的压力,物流和信息化工作成了国家、企业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如何去看等物流,又怎样理解物流与信息化的关系呢?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  相似文献   

7.
我和杨嘉墀院士的第一次交往是在1990年。 1989年召开的第44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宣布1992年为“国际空间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成立了“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委会”,由王大珩院士和庄逢甘院士任正、副主任,在国内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举办国际空间展览,发行纪念邮票,出版有关空间的著作。受“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委会的委托,我约请了王大珩等14名院士编撰《太空·地球·人类》一书。参加这部专著撰写工作的院士有杨嘉墀、陈芳允、林兰英、吕保维、陈述彭、励惠国、王希季等著名科学家。杨嘉墀主持编写了其中《当代空间…  相似文献   

8.
9.
2002年4月28日上午,中央党校大礼堂座无虚席,全校师生员工在听“当代世界科技”讲座,中科院院士、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作了《科技创新的战略问题》报告。徐冠华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结合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科学技术对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报告结束后,在大礼堂休息室,我采访了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诸多的“第一”中,有一项发生在80年代:北京大学研制出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它使中国印刷业结束了铅与火的时代。而以之为主导产品的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出版开发的供应基地。王选作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的所长,被誉为中国汉字激光照排之父,同时,他还是北大方正集团公司的主要创始人。1997年元旦前,我专程到北京参观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院。在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受到了王选教授的亲切接见。由于工作关系,从1989年起,我多次与王选见面,常通信。这次见面,正值王选当选为中国科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11.
在1989年初召开的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根据有关国家提议,正式宣布1992年为国际空间年,因为1992年正好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又是国际物理年35周年。我国有关学者从1986年开始参与了国际空间年的准备活动。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委会,由原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任名誉主任,著名科学家、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科院院土、工程院院土上珩任主任,组织和协调国内外的空间活动。中国筹委会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空间科技电视讲座,青少年国际宇航夏令营,举办国际空间年展览,发行国际宇间年…  相似文献   

12.
激光专家暂放下介质光谱,整理着妻子厚厚的病历.连日的疲劳正在他75岁的身体内纠集反攻,硕士生答辩,教学计划修订,专业发展方向规划,外校博士论文评审……一丝疼痛如电波一样从胸口中划向背部反射区.  相似文献   

13.
难忘的演讲2002年6月19日,对于中共中央党校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杨振宁教授,应邀到中共中央党校为全校高级干部作了题为“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现代科技”的精彩演讲,在中央党校历史上和杨振宁的学术生涯中都是第一次。演讲结束后,在休息室里,经虞云耀常务副校长的同意,我和杨振宁教授单独交谈了10多分钟并合影留念,我将自己的新作《走进科学家》一书赠送给杨振宁,一道愉快回忆起《杨振宁评传》、《三十五年心路历程》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旧事,谈到杨振宁先…  相似文献   

14.
认识潘际銮是在1989年。那年,由中国科学院周发勤先生介绍,我担任责任编辑, 向潘际銮先生组《瑰丽的焊弧──潘际銮传》书稿。该书于1991年底正式出版,1992 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当时,潘际銮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焊接学会副理事长。由于工作关系,我曾多次与潘先生通信、 商量书稿中的有关问题。新千年来临之际,我收到潘先生从江西南昌寄来的新春贺卡,备受感动。今年, 我受《沿海企业与科技》杂志之托,采访潘老,写一篇有关他的生平文章,当我将电话打…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将至,在一个晴好春日的午后,我们造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教授.这是一位和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在数学领域成就卓然,是中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主要领导者之一;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教学和科研骨干力量;同时写得一手好文章,文字清新、笔调流畅、情理交融.在明净的客厅里,86岁高龄的王梓坤教授和我们分享了他读书、写作的经历和体会,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记者:何老您好,您曾就马克思主义与知识经济的关系做过深刻的论述,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的读者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能不能先详细地给企业家们解说一下您对知识经济的认识?何祚庥:知识经济是在软件产业崛起以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从中国的语法习惯来看,可能定义为“在知识的创新、传播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要更为确切一些。知识和信息并不是同一的概念,虽然这两者有联系。早年人们曾把建立在信息技术上的产业称为信息产业,还有人认为世界已经或即…  相似文献   

17.
著作等身心系科普认识贾兰坡先生,是从小学教科书上学到有关周口店“北京人”的发现而开始的。1995年,正值新闻出版署规划“九五”重点图书选题,我此时任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总编辑。为编制“九五”重点选题,我专程赴京,与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周国兴教授到了贾兰...  相似文献   

18.
<正>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的发展方针,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就相关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和他的研究团队致力于火山地质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研究,发挥智力和科研优势,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多项新技术研发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将“小石头变成大产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