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等方面,阐述了校企文化的融合与对接是全面实现高职教育、企业效益、人才培育的关键环节。探索了校企合作、教育创新的一体化背景下,以企业、学校、政府、就业为主导模式的高职教育、企业效益、人才培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文化渗透和交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等方面,阐述了校企文化的融合与对接是全面实现高职教育、企业效益、人才培育的关键环节.探索了校企合作、教育创新的一体化背景下,以企业、学校、政府、就业为主导模式的高职教育、企业效益、人才培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文化渗透和交融.  相似文献   

3.
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本文以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为指导,在分析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十对接”模式,并进行探讨和分析,为在新形势下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些许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是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校园与企业两种文化的内涵与差异性.论述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现实必要性,提出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校企文化之间的"零距离"融合是解决高职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企业文化引领员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介绍"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文化融合的背景及基础,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探索了以3A景区为依托的校企物质文化融合、以制度创新为契机的校企制度文化融合、以活动实践为载体的校企行为文化融合、以鲁班文化为特色的校企精神文化融合,打造了一种适应"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有力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与就业创业能力,促进了校企育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实践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但受到劳动关系模糊、职业道德教育被忽视、校企互动不深入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使其难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探讨了目前校企无缝对接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湖北工业大学校企无缝对接相关案例,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无缝对接方案,同时论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更深入地合作。本文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课岗融合"模式下的校企深度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校企文化的融合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新取向。该文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解决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对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重点培育和提炼"校魂"(学校精神)的高职学校文化。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职业素质为核心,以扎实的专业理论、高超的职业技能为基础的,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相比,有其自身特征。本文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为指导,系统地分析了高职校企文化对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为视角,分析高职内涵建设中校企文化融合的必要性,指出部分高职院校对校企文化融合认识不足,规划散乱,实效性不强,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要提高对校企文化互融互鉴的重要性认识,进行系统规划,增强融合的实效性,完善校企文化融合的运行机制,以此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通过构建"校企协同,以销促练"汽车零配件网络销售实训平台,以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在销售平台顺利运营的过程中,以汽车零配件的销售带动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校企协同,以销促练,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使用相衔接、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亮点。学院和企业的"双赢"行为的多元化合作,不仅有利于解决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而且将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加速器,对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增强活力,办出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校企合作的利益诉求,探讨了高职院校主动对接行业产业,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校企合作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是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而机制创新则是改善校企合作现实局面的突破口。文章在分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位一体,多元协同"协同育人模式,并在盐城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进行实践。实践表明,该模式以提高协同育人质量为目标,通过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实现了"一体化、全过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但又存在种种联系。当前高职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要注重发挥优秀企业文化的导向性作用,具体可以从以技术教育为主导打造一流产学研合作平台、以价值观教育为主旨打造企业化价值理念平台、以合作促发展打造强势校企合作新平台三大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彭礼 《企业家天地》2013,(12):164-165
高职教育已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已全面展开,校企文化融合条件成熟。学术界及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对构筑什么样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及怎样构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还是相当模糊。寻求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途径,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实现校企全面、深层次合作,实现高职教育服务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办学宗旨的一项重要课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要以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校企文化融通三方面和谐为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原则;把和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作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高职商科专业的教育有别于工科专业的教育,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通过传承徽商文化教育,与龙头商业企业合作,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形成了"四共"、"四合作"校企合作平台,以订单人才培养为载体,形成了现代商务管理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理论体系,提出了高职商科专业中基于商学对接的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适性模型,本文并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了该模型在专业建设中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班级文化的内涵,提出依据专业特色,建设物质文化;结合职业素养,建设精神文化;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建设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倡导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文章通过列举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人才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在国家政策引导并对接地方经济产业推进、引企入校与引企入教、以企业生产过程和真实内容为基础推进课堂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下的课程教学评价、吸收与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注重人才多方面素质与能力的扩展等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至关重要,近年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批校内、外实训基地,并不断开拓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专业设置与企业就业的无缝对接,对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校企合作工作还有待规范和深化,只有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合作内涵与层次,才能提升校企合作工作的质量与成效。本文通过对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现阶段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总结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改进的方向和建议,以求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