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苏区创建于1927年8月,并于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正式成立了中央造币厂,至1934年10月,红军主动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为止,苏维埃政权先后发行过货币,流通范围以赣南、闽西中央苏区为主.苏维埃铜币是苏维埃货币体系中的一种辅币,从1933年至1934年共发行过"一分"、"五分"两种,前后不到一年.  相似文献   

2.
《新智慧》2008,(7):87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尝试使用金融工具为红色根据地的建设服务。1928年,在广东海丰县建立了第一家银行并发行银票;1932年.在中央苏区建立了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第一任行长是毛泽民。但鲜为人知的是,1933年方志敏在闽淅赣苏区成功发行了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股票,这是红色政权正式发行的第一只股票。  相似文献   

3.
“苏区关税”是随着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而产生的。中央苏区所创立的关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理海关工作的一次伟大实践,由此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当今海关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追寻“苏区关税”遗迹,进一步探寻我党领导和建立人民海关的历史源头;进一步发扬苏区关税人员“一手拿枪,一手收税”,用鲜血和生命,创造“第一等工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陆晓强 《企业家天地》2013,(12):188-189
一、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 中央苏区时期,由于党组织的基础是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此,毛泽东早在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上强调:必须加强对党员和和红军进行马列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的教育。苏区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中央政府开办了多期培训班,培训县、区、乡苏维埃干部,主要内容就是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反腐倡廉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使拒腐防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相似文献   

5.
中央苏区税收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税收的一次初步尝试。中央苏区税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的雏形和预演。中央苏区税收的伟大实践,在我国税收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以税收管理为研究视角,从强化税收宣传、架构税收征管制度、健全税收监督等方面,详细探讨中央苏区税收管理实践,并在总结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梁柏台等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开创人,用改朝换代、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革命激情创造性的开展中央苏区立法工作.从他们的思想、主张和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实践中,可以初步勾勒中央苏区立法思想的相对完整、独立的面目.中央苏区的立法思想包括坚持立法工作始终体现人民的需求与期望;坚持立法工作求真务实、灵活应变,服务于党的阶段性中心工作;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与立法程序、监督相结合;坚持以开阔的眼界借鉴和超越中外经验立法,坚持以放眼全国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眼光科学指导立法等等.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在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经历过土地革命的原中央苏区,通常被视为土地分散地区的典型代表.苏区革命对建国后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相对分散的土地占有状况上,而且体现在较为特殊的社群关系和政治生态上.后苏区时代地主与农民的微妙关系,以及前苏区干部的历史问题,都使苏区土地改革呈现出与其他新区有所不同的特点.这些现实状况,是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适用了某些特殊政策的前提条件.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启示: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应在社会心理的认同下,努力寻求国家的政策扶持,同时积极探索现代化经营模式,不断增强经济“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在立法工作中,统筹谋划、创造性完成党的历史任务、适应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体现人民民主和发动群众广泛参与革命等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在当前的战略机遇期,立法工作应不断改革创新,使之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以史鉴今,中央苏区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坚持人民民主、党的正确领导、加强立法程序和监督的民主性选择在立法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立法工作应吸取中央苏区法制建设时期王明左倾路线和照搬苏联经验的教训,使我们立法工作者在发展机遇面前,更好地把握中心,增强战略思考,以更加提升立法工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早期独立领导经济建设始于中央苏区。从1931年11月7日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到1934年10月中旬主力红军长征,在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陈云、邓子恢、林伯渠、吴亮平、钱之光等一批经济专家的鼎力协助下,中央苏区进行了近三年的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这些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治国安邦、局部执政伟大预演中成功探索的重要方面,对于当今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嘉兴名人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2):F0002-F0002
沙可夫(1903—1961),嘉兴人。艺术教育家,也是优秀的翻译家、戏剧家。少年聪颖,富有艺术天赋。1926年去法国学习音乐,1927年受派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到上海,被捕入狱。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2年到中央苏区,任中央苏维埃政府教育部副部长、中央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主编,参加了革命根据地第一所艺术学校蓝衫剧团学校的筹建工作。1933年,任中华苏维埃大学副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院长。1948年任华北大学三部(文艺学院)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文化部办公厅主任。1953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1961年9月1日逝世。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政府为了在经济上打破敌人的封锁,发展苏区经济,铸造了人民自己的银币多种.作为近代革命文物的中华苏维埃银币相对于中国近代发行的老银币则少得多,而陕北省苏维埃银行铸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年银币",在根据地银元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又由于发行数量少,流通时间短,显得更加珍贵.  相似文献   

12.
最初红军带到延安的钱是苏票,即“苏维埃国币”。早在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便创立,7月开始发行统一的新纸币“苏维埃国币”,面额为1元、5角、2角、1角、5分,共5种。苏票1元与法币1元相等值。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思想源于近代湖湘文化孕育的实事求是、力戒空谈的学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期,在创建中央苏区的峥嵘岁月中,毛泽东深入闽西、赣南城乡和反“围剿”前线进行调查研究,写下了许多颇有历史价值的调研文稿,并提出作战建议,凸显了求真务实的思想品格。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理论主张与实践经验,对于今人仍有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张宏卿博士所著的《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是研究中共党史、中央苏区史的一本新著,其理论尝试和学术观点,对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央苏区史研究领域的学者来说,有耳目一新之感.书中不乏作者对近代中共革命进程中农民性情与乡土社会的敏感观察力,也体现了其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背景.而且,从乡土社会的底层视角去诠释中国近代革命构成了本书主要的学术探索,也是中共党史研究范式转变的有力尝试.以下从该书的研究视角和现实价值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宪法、劳动法、土地法、红军问题、经济政策等重大法令.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项英、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67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为苏维埃闭会期间最高执行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6.
对五四文化精神进行概要的提炼,重点考察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对于五四文化精神的创造性实践情况,主要包括从民主观的改造到新型民主的构建、从捍卫科学的价值观到培养科学精神与普及科学知识、从提倡文学革命到建设革命文学、从倡导妇女解放到解放妇女,最后分析了中央苏区文化的建设性、先进性与创新性特征及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1932年至1933年,为缓解财政困境、保障红军补给、发展边区生产,中央苏区政府先后发行三次公债。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公债发行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取得财政金融工作胜利的重要实践,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正确性,证明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时代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是党领导下的金融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继承并发展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思想,为苏维埃俄国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管理经验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与方法论指导.研究列宁对马克思管理二重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今天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继续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现代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经济、社会、政治文明成果,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江西中央苏区生态区位独特,特色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本文结合该区域资源特色,分析了该地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特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马克思主义视野出发,全过程人民民主经历了自身的理论演进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民主属于有限民主,代替这种民主的新型民主应该将民主贯穿全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创立了苏维埃民主,并把党的领导与苏维埃民主建设有机复合。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把民主贯穿政党、政治、经济和社会中,创立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复合民主,其实现离不开党的领导,需要把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有机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