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莫名其妙     
那天,马凯去厕所的时候,陈慧贤打电话找马凯,电话是蒋丽平接的,寒暄几句之后,蒋丽平很策略,试探性地问了陈慧贤几句,言下之意,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吗?陈慧贤说没什么啊,她反问蒋丽平:"小蒋,我还想问问你,这阵子,马凯特别古怪,他在单位里出什么事了吗?""没有啊!""那就怪了,"蒋丽平说:"那就怪了."  相似文献   

2.
刘春林 《新远见》2010,(6):89-91
一、听的艺术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后相当什么啊?"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某集团分公司做副总经理的一位老同学突然在网上告诉我,"我最近对工作毫无兴致和动力,上班来就盼着下班,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头来,啥都不想做,出去旅游玩了几天,回来后还是这样。你说我是不是有点职业倦怠了?"我问他:"你个人感情出问题了么?"他说没有。"跟同事关系处理得不好么?"他答也没有。"你对现在的职位和薪水不满意么?"他说很满意啊。  相似文献   

4.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营销小故事     
我家门前有2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2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有一天早上,因为我起床晚了,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板走过来,笑着问我豆腐怎么样.我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老板笑了笑,竟有几分满意的样子.我说:"你怎么不学学潘记呢?"老板看着我说:"学他什么呀?"我说:"把豆腐做得结实一点呀!"老板反问我:"我为什么要学他呢?"沉思了一下,老板自我解释说:"我知道了,你是说,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我点点头.老板建议我2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吃过晚饭,老公看电视,我看报纸。突然,我看到报纸上大标题里有"离婚率提高四成"的话,我一把夺过老公手中的遥控器,认真地对他说:"老公,你说咱俩会不会离婚?"老公想了想,坚定的说:"不会!"我把报纸递给他说:"你知道吗,现在已经是离婚时代了,北京的离婚率高达39%!"老公沉思了一下  相似文献   

7.
甘戊过河     
甘戊出使齐国,走到一条大河边,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船夫划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文人打扮,便问:"你过河去干什么?"甘戊说:"我奉国王之命出使齐国。"船夫指着河水说:"就这条河流,你都不能靠自  相似文献   

8.
一日,老同学邀我喝茶。见面寒暄几句后,我惊讶地对他说:"老伙计,数月不见,怎见你如此憔悴?"哦,我忘记介绍我这位老同学了。他是和我当年一起读研的室友,毕业后就下海经商,几十年过去,在商界也算小有名气,但无论事业做得多大,都不忘经常找我这个老同学叙叙。他总说,和我在一起可以洗洗自己身上的铜臭味。那天,他气势汹汹地把茶杯暾在桌子上,牢骚满腹地和我说:"咱们刚参加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做好沟通、提升沟通技巧,扫除沟通中的种种障碍,达到共赢良好的效果,也是这次"我们的范儿"活动,用来定义"恒信"准则讨论的的焦点之一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  相似文献   

10.
微笑的力量     
话说某天清晨,一位女士打开房门,猛然发现一名持刀男子正恶狠狠地盯着她.女士没有惊慌,她微笑着说:"朋友,您是推销菜刀的吧?我正想买,请进."当男子进屋后.女士又微笑着说:"见到你很高兴.你很像我过去的一位善良的邻居.你要咖啡还是茶?"目睹女士如此友善举动,面带杀气的男子变得腼腆、尴尬起来.男子一口气喝完茶,临出门时,他说:"大姐,你的微笑改变了我的一生!"原来,这位男子屡屡受骗,产生仇恨心理,想报复社会.未曾想,第一次作案就输给了微笑.  相似文献   

11.
有这么一则寓言,说牛耕田回来,躺在栏里,疲惫不堪地喘着粗气,狗跑过来看它."哞,老朋友,我实在太累了."牛诉着苦,"明儿个我真想歇一天."狗告别牛后,在墙角遇到了猫."伙计,我刚才去看了牛,这位大哥实在太累了,它说它想歇一天.也难怪,主人给它的活太多太重了."猫转身对羊说:"牛抱怨主人给它的活太多太重,它想歇一天,明天不干活了."  相似文献   

12.
牛儿慢走     
过年,人长一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时光如流水一样的快.送牛年,迎虎年,我想说:"牛儿啊,你走得再慢些吧!"  相似文献   

13.
3月3日两会现场。对于"你对中国国产奶粉有信心吗?"的追问,全国政协委员、CCTV主持人崔永元直截了当地回答:"当然没信心啦。"记者问:"不是说中国内地奶粉99%是合格的吗?"小崔说:"我哪知道1%在哪里呀?"且不说99%的合格率可信度备受质疑,即使这一数字真的可靠,内地奶粉也并非高枕无忧。小崔一句"我哪知道1%在哪里",道出了天下父母的辛酸与忐忑,要知道,1%的不合格产品毁掉的就是一个家庭100%的幸  相似文献   

14.
销售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当我们敞开心眼,用美好的心去看销售工作时,销售回答我们的也是美好. 哲理故事 一天,一位老人坐在路边.这时,走来一个年轻人,他问老人说: "老头,这里的人们怎样,我想搬到这里来住."老人没有抬头,只是问他: "你原来住的地方人们好吗?"年轻人说: "他们糟糕极了,所以我才想搬到这里来住."于是老人说: "那你走吧,因为这里的人们和你原来住的地方一样."  相似文献   

15.
一、狗太太阔太太牵着一条哈巴狗上街,见一穷孩子,想拿他开心取乐,就对穷孩子说:“只要你对我的狗喊一声爸,我就给你一块钱。”穷孩子想了想说:“喊一声给一块钱,喊10声呢?”“给十块钱。”阔太太说。于是穷孩子躬下身来,摸着狗,一连喊了10声“爸”,阔太太笑了一阵,真的给了穷孩子十块钱。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穷孩子向阔太太点了点头,然后故意提高嗓门,拉长声喊道:“谢谢您,妈———!”二、恐怕不够高一位老板觉得擦皮鞋的小孩把他的皮鞋擦得很不理想,不由生气地说:“不行,你得从头擦,否则别想要钱!”擦鞋的小…  相似文献   

16.
种田的为大     
<正> 有一次,杜老么爬长坡,和县官、商人走在一起了。三个人顶着太阳走呵,背着太阳爬啊,肚子饿空了,喉咙冒烟了,前头还有十几里上坡路,三个人都没力气了,都想弄点吃的喝的。路边一座茅屋。屋里住着一个老婆婆。三个人寻进屋,婆婆一看就明白了。老婆婆说:"我这里有水一缸,你们要喝多少就喝多少,现成的饭只有一碗,这该谁呢?"杜老么说:"一人分一点吧!"商人说:"屁话!哪有你的份呢!我跟他二一添作五哪!"县官几声干笑:"嘿嘿,他消做得指望,你也不消打得算盘。三个人里头本县为大,这碗该本县吃。"商人说:"你说你为大,我还说我为大呢!你要说出一二三来!"县官说:"也罢,本县说了再吃不迟。就说这个父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养心斋是一间陋室,父亲退休后一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间被他称为养心斋的书房里度过的。养心斋是多年前父亲从客厅用隔板隔出的一片小天地,水泥地面上的红油漆不少已经脱落了.宽大的书桌占据了养心斋很大一部分面积,一盏老式的落地台灯立在书桌旁,父亲说这盏灯的年龄比我还大。我曾数次建议父亲买些象样的书桌、书架来装饰书房,父亲总是摆摆手,他说他喜欢旧家具的味道,也许是我不能体会出父亲的心境吧!  相似文献   

18.
人言可畏     
方围 《人力资源》2001,(4):52-53
我是在楼梯口碰到局长的,局长说:"你跟我到办公室来."我就跟局长进了他的办公室.局长先坐到办公桌前,然后,对我指了指沙发,示意我也坐下来."是这样,"局长说,"办公室买了一台扫描仪,刚买了3天就被人砸坏了,我想是办公室内部干的,因为只有他们有钥匙.""没报警吗?"我问.局长沉吟了一下,说:"还是算了吧.……我找你来,就是想让你调查调查这事儿."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虽说背后的闲言碎语不一定都是"暗箭",但处在"背后有人说"的境地却会使人很纠结,而唐朝著名宰相狄仁杰"跳出"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狄仁杰在任豫州刺史时,办事公平,执法严明,很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于是,武则天把他调回京城任宰相。有一天,武则天对狄仁杰说:"听说你在豫州的时候名声很好,政绩突出,但也有人揭你的短,你想知道是谁吗?"狄答道:"有人说我不好不要  相似文献   

20.
有个诗人乘坐长途汽车旅行的途中,突然,眼前一亮,只见前方不远处,有一家商铺的招牌上,竟然题写了一句妙诗,"阳光不锈",走近了,才发现招牌上写的是:"阳光不锈钢防盗窗". 有位朋友去泰山玩,在一家小面馆点了一份"牛拉面",后来发现一点牛肉也没有,于是,叫来店主理论,得到的答案是"做拉面的师傅姓牛",朋友一听当场差点晕倒,问:"难道你们就不考虑做长久生意吗?"店主说:"一般的客人一生也就来一次泰山,能到我这里来吃一碗拉面,我就已经很幸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