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金融发展对社会和谐发展构成明显的障碍,其原因在于金融生态失衡,构建完美的金融生态,促进金融和谐,才能更好服务于和谐社会。从产权改革、市场结构、立法机制、合作金融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改善金融生态对于发展和谐金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在操作层面上提出了相应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金融事业走过了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加以反思。本文分别从金融地位、金融体制、金融发展方式、金融发展战略、金融思想观念等方面,概括总结了金融改革发展30年的经验,很有启发借鉴意义。在举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刊登此文有助于从历史和全面的角度回顾金融改革发展历程,为推动我国金融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建立一种新的时空坐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案件不断增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给国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干扰了正常金融秩序,影响了金融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如何在打击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同时,从源头上预防金融案件的发生,遏制发案势头,降低发案频率,已关系到金融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为此,我们从金融系统发案的特点、规律入手,对1998年以来,吴忠市金融系统已发案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就如何在新形势下遏制金融案件的发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金融理念、金融意识、理财观的形成和发展,突破了“金融是财政的出纳”的狭隘观念,打破了固有思想,提高了居民的金融参与度。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给创新金融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即为实现金融教学现代化搭建了科技平台,为实现金融教学科学化提供了先进手段和广阔途径。同时,它对不断创新金融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有效增强金融教学效果也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抓住国际特别是国内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机遇,以新的思路,得力的措施,加快高等金融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金融教学。  相似文献   

6.
金融标准可为金融活动提供规则与指引。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转型金融标准的构建实践,研究发现:目前对转型金融的概念已达成了初步共识,转型金融支持的主体范围普遍较广,且对转型主体设定了较为明确的减碳量化目标和时间表。但我国转型金融标准建设仍面临标准层级较低、标准类型和数量有限、与国家行业分类对应较弱、对动态更新要求较低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尽快统一转型金融概念定义、完善转型金融标准框架、制定基于行业的分类标准、保持转型金融标准的动态调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山 《金融纵横》2011,(9):15-18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金融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业整体实力得到较大提升,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与成熟经济体相比,我国金融生态建设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阻碍金融发展的因素。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金融生态的内涵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与金融生态建设不相适应、不相匹配的因素,最后就优化我国金融生态建设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由来已久,金融普惠理念下的传统融资模式存在诸多缺陷,如强调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接触性而忽略其有效运用,重需求、轻供给而引发金融排异,以及片面强调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等。金融包容不同于金融普惠,其体现了互利共赢、包容共生的精髓,其理念指引下的创新型融资模式充分保障了各参与主体在完全信息下的机会均等、自主选择与互惠共生。桥隧模式、路衢模式、平台模式、金融仓储模式与科技金融模式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成功探索与有效路径,实现了完全金融包容及社会、经济、金融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融法治,就是依法治理金融,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金融行政管理行为、金融个体经营行为等一切金融活动以及随之而产生的各种关系。自从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金融法制建设有了长足进步,金融法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据有关资料统计,1995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发布金融法律6件,国务院发布和批准发布有关金融行政法规15件,中国人民银行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授权,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金融规章等重要行政规章98件,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已基本确立了以金融和法规为指导、以金融规章和司法解释为补充的金融法律体系框架,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已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级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考量金融科技对中国金融体系结构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体系结构的影响显著,其中支付创新、贷款可获性和数字化程度促进了金融市场规模发展,金融科技使用深度、贷款可获性以及数字化程度对银行体系规模的影响显著;金融科技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经济发展作为一种“门槛变量”增强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结构的影响;居民消费对金融科技的影响具有中介效应,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理财观念或消费习惯变化改变了资金流向,进而影响了中国金融体系结构的发展,失业率降低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有助于加强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结构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0月25日~26日,第三届中国地产金融年会暨首届中国地产周在北京威斯汀大酒店隆重召开。金融年会邀请了地产金融行业顶尖的学者、专家和政府官员,以及业内知名企业家共聚一堂,探讨房地产和金融的关系,搭建地产金融资源整合平台。八大主题围绕地产金融全面展开,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等嘉宾出席并做了精彩演讲。大会探讨了银行信贷、私募产权基金、IPO上市、信托、企业债、其它民间融资、金融创新产品等话题,为地产与金融的资源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经济与金融互生共荣,转型金融是帮助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主体实现其转型目标的金融活动,转型金融是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转型金融概念、内涵特征进行梳理和辨析,并结合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基础差,发展不平衡,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不仅增加了金融风险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难度,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于经济、金融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资源配置关系入手,剖析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资源配置产生的影响,由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邓丽媛 《甘肃金融》2023,(2):20-28+71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及A股实体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如何影响企业金融投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金融投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也支持了此结论。数字金融在使用深度维度的金融投资促进效应大于数字金融的其他维度;数字金融对非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投资促进效应大于制造业企业。进一步运用面板门限模型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与企业金融投资具有非线性关系,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投资的影响存在数字金融、企业杠杆、企业成长性的双重门限效应。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业数据大集中进程,为我国金融统计的数据质量、金融统计业务创新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金融统计标准和规范、金融统计风险防范、金融统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带来了挑战。因此,应在银行业数据大集中条件下,规范现有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培养高素质金融统计队伍、完善金融统计服务功能、防范金融统计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6.
庞正阳 《青海金融》2007,(12):54-55
自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基层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责取得了积极进展,有效地维护了区域金融稳定。本文立足于基层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责的微观视野,在简要阐述了金融稳定的内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从制度层面分析了基层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责的难点和困难,进而从金融立法、机制建设、加强协作等几方面提出了充分发挥基层央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金融创新理论大都只注重对创新的动因分析,而较少研究金融创新的效果。金融创新的生命周期模型指出了金融创新的周期性和规律性,说明了金融创新本身蕴含了风险。同时,从产权和制度方面看,金融创新模糊了产权关系,且常常由于制度供给不足而与金融制度产生冲突。对金融创新引起的再生风险,金融当局应在风险产生之前做好监测,并且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内部控制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系统来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8.
郭萍 《金融与市场》2023,(11):34-41
普惠及绿色金融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关键方向,在推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各自深入开展的同时,中央强调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还要“融合发展”。本文从理论角度梳理县域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相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山西省90个县(市)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以及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近几年县域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增长缓慢,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单独推动具有局限性,绿色普惠金融的目的在于引导长尾群体和优势群体平衡发展。最后,从融合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县域绿色普惠金融市场、探索建立绿色普惠金融试点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的一体化、市场化,金融分业经营开始阻碍经济的进步,特别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展、金融机构间的激烈竞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金融专业化程度的降低,使得金融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笔者在论述金融混业经营各种优势的基础上,也分析了其缺陷与不足,以便在以后的金融改革实践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怎样看待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从民间金融的概念入手,划分了民间金融的各种形式,揭示了灰色金融与黑色金融区别。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民间经济目前的发展态势,深入剖析了民间金融迅猛发展的原因,提出了民间金融是我国金融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正确引导民间金融向健康方向发展,在打击黑色金融的同时,尽快让灰色金融浮出水面,从地下走到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