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强风 《湖南经济》2003,(11):35-36
国有企业并购障碍产权委托—代理机制障碍在国有企业产权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严重的所有权代表缺位或虚位的问题,因为终极所有者是全体人民,而非具体的法人或自然人,也就是说国有企业不存在明确的所有权代理关系,作为国有资产终极代表的国家是通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来行使其代理权的。同时,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链条被拉得过长,使得国有产权主体虚置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委托人的链条和层次之中。从整体上分析,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是产权主体,但从具体情况来分析又都不是产权主体,谁也不可能承担经济责任,他们向企业指定厂长、经理或党委书…  相似文献   

2.
王石生 《科学决策》2006,(10):17-19
一、国有企业与国家财政关系 我国设计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就是企业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享有,各级政府作为其所属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依法享有产权的制度。各级政府经国家授权成为国有企业的投资出资人,用属于国家的资产进行投资,财产的所有主体是国家,而产权主体是各级政府。因此,企业中的国有企业所有权和产权可以不是同一个主体,可以分开,在众多出资人的企业中产权表现为股权。股份制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在我国竞争性部门的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中也应选择股份制(含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要的改制形式,国家可以在某些企业控股,在某些企业参股。小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放开放活,采取联合、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政府控制国有企业的方式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控制国有企业的目的是实现全民的共同利益,然而,随着国有企业的效率不断下降,政府转变了对国有企业的直接控制,代之以间接控制。间接控制的方式主要有:控制董事会、业务控制和法律控制。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间接控制仍然缺乏效率,因为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能力有限、政府没有办法选择真正有能力的经营者、也无法有效地激励和控制经营者。  相似文献   

4.
王宇 《南方经济》1993,(5):69-70
目前,理论界大都选择了股份制作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主张通过股份制(确切说应该是法人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进行界定,实现最终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分离,使国家拥有最终所有权、企业拥有法人所有权,成为法人企业,从而成为市场主体。政府也选择了股份制作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政策目标,陆续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股份制试点工作。毫无疑问,股份制是一种适合于社会化大生产的极好的企业制度。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现行  相似文献   

5.
面对全球化进程与危机的加速与深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然存在局部感染或诱发危机的可能性。为了解决以往研究与实践中对国有企业所有权主体权利及其权能结构分析的欠缺与不足,必须确立国有企业劳动者所有权,及与之相应的国有资产占有权执行委员会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利益主导的工资、利率、地租等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要想取得突破,国有资本必须实行债权化管理,必须承认企业所有权,即除去国有资本所有权外企业人力资本对剩余的索取权。 政府的选择是不是企业的选择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困难重重,基本上几年换一种办法,不断换,不断试,至今没有找到一种好办法。目前我国最宝贵的社会资金的70%用于国有企业,但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当中增长率只有2%,作用微乎其微;而且亏损面越  相似文献   

7.
面对全球化进程与危机的加速与深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然存在局部感染或诱发危机的可能性。为了解决以往研究与实践中对国有企业所有权主体权利及其权能结构分析的欠缺与不足,必须确立国有企业劳动者所有权,及与之相应的国有资产占有权执行委员会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利益主导的工资、利率、地租等机制。  相似文献   

8.
一、传统产权制度制约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过去十几年的企业改革,主要是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没有或很少触动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传统产权制度存在种种弊端,制约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经营机制的转换。 1.在传统的产权制度下,企业难以做到自主经营。首先,企业名义上是国家的,而实际上是政府或政府部门在行使所有权。政府集经济管理权和企业所有权于一身,必然导致双重职能的交叉而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其次,《条例》虽然确认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但在产权关系不明晰的情况下,企业又很难摆脱政府的干预。 2.在传统的产权制度下,企业难以做到自负盈亏。原因很简单,就是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人财产,很难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亏损的后果只能由国家承担。 3.在传统的产权制度下,企业难以做到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对市属国有企业行使所有权的,除国有资产管理局外,还按行业划归政府部门主管。多头管理,但谁也不具有国有资产的运营职能,不可能注重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村组整合条件下农民土地所有权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地的多元主体中,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权曾经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要形式。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村组集体组织合并重组,使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目前,村组合并重组主要有三种形式:合村并组,小集体变大集体;土地股份化,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继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双放弃,村民变市民。所有权转移对集体组织和集体组织成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减少农地所有权变革的制度过剩供给的根本途径在于坚持所有权转移的主体意思自治原则。  相似文献   

10.
所有权可以代理, 是因为所有权有多种功能, 这些权能可以分解, 所有人可以把某些权能委托给他人代理。在国有企业, 国家委托给企业法人代理的权能包括现实占有权、完全使用权、初始收益权、部分处置权, 统称代理所有权。国企资产重组实质上是代理所有权的重组。要认识代理所有权的合理性和客观性; 要按 “忠诚、干练”的原则选好代理所有权的实际掌权人; 对代理所有权的实际掌权人的管理, 要提倡 “天下为公”和法治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把政企分开作为契入点,这对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而言,确实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但政企分开是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不可能完全政企分开,政企分开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应从改革的实际出发,重新界定国有企业,把需要政企分开的企业分流出去,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 一、“政企分开”提出的背景及主要涵义 “政企分开”是改革初期在批判旧体制弊端的过程中提出来的。这种旧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一是政府行政管理权与企业所有权合一。各级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行政管理者,又是国有企业所有者。政府一方面可以用行政管理者的身份执行所有者的职能,如以行政任命的方式安排企业领导人,靠行政批文进行投资决策,用国家税收和其他凭借国家权力组织的收入安排企业投资,配置国有资源等;另一方面又可以用所有者身份履行行政职能,比如指令企业承担一部分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应由政府办理的事务,集中企业折旧基金和投资利润用于行政性开支等。  相似文献   

12.
王帅 《魅力中国》2010,(26):21-21
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都是直接从政府各部门划分出来的,因而在经营方面都受到了诸多的行政干预,从而严重限制其经营和发展。政府作为国有投资公司的所有者对其进行过多干预必然导致其难以实现自主经营,更无从说自负盈亏了,这与我国国有投资公司成立的初衷相违背。对国有投资公司经营权的改造主要是为实现国有企业的盈利,淘汰那些没有效益的又不能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国有企业。要实现国有投资公司的成功改造,必须从明确政府和企业的产权结构着手。同时,对于我国国有投资公司的产权研究,又可以从所有权和经营权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但在我国,国有投资公司的所有权一般都属于政府,因此,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国有投资公司产权的改造从所有权的角度来进行显然是不可取的。故对我国国有投资公司产权的研究,要从经营权的角度来进行,因为这种研究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管理是经营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主要着手于我国国有投资公司管理环节的经营权改革研究,探究从管理环节实现国有投资公司经营权改革。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管理机制上有所突破:一方面是重新界定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范围和行使权力的程序;另一方面,在一个企业内,特定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不能多头管理,多个部门不应对同一个资产从政府的不同职能上充当所有者,而应当由资产所有权归属的某个部门一元化管理。不同地方、部门或实体所拥有的国有资产,在一个企业则应以不同的所有者的身份实行国有资产的多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产权: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造了一个内生政府行为和所有权的产权模型:当物品属性外生给定时,在法律层次上界定私人物品有价值属性的归属关系取决于技术和政府的行为;政府既可以将私人物品界定为私人所有,也可界定为归国家和集体所有,这决定于政府类型以及随之而来的行为目标;当所有权界定以后,所有权主体行使所有权的能力和政府的行为选择就决定了一国资产的最基本的产权结构,由此,文章进一步论述了政府行为与产权制度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关于公司产权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5.
农用地征地补偿中的物权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用地征收实质上农用地的所有权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向政府转移的行为,因此征地补偿时就要充分靠考虑农用地所有权的物权属性,给予合理的补偿。本文在分析了农用地所有权的物权性质和新增建设用地地租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土地开发权所带来的增值收益应在农民集体与政府之间合理分割,分割的原则就是按照带来增值的投资主体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分配,最后得出结论,即征地补偿应为农用地的所有权价格与土地增值收益分割值之和。  相似文献   

16.
尽管法国对国有企业的定义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尽相同,但其实质上是基本一致的,即:政府能够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控股权而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企业为国有企业。法国法律明确规定: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和参股或控股额达到30%以上的混合股份企业属于国有企  相似文献   

17.
加强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管理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集团负责管理国家拥有的股份,代行国家所有权。其主要职责,一是对所有权进行专业化管理,如提供比政府专业部门更有效的战略指导和更完善的财务制度;二是督促下属运行公司和企业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决策,保护其利益不受侵害,负责组织、领导、监管集团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步履维艰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政府仍需通过国有企业来调控经济;国有企业承担着不平等竞争条件的牺牲;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先天性的缺陷;国有企业后天性失调;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国企改革的主体没有成为利益的主体;市场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因不是产权不平等而是国有企业的性质不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主体不是国有企业而是政府.我国国有企业性质和功能是多样的,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设计出以功能分类为基础,涵盖国有企业实现形式、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内容的全面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两步利改税、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落实《企业法》、转换经营机制等步骤,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这些步骤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围绕经营方式的改革进行的,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对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要把国有企业从政府的附属物地位转变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独立经济实体。这就不仅仅是改变经营方式所能办到的,而必然涉及到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我们认为,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是确立法人所有权即企业所有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