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互联网+"的提出使得研究双渠道供应链库存这一理论热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制造商双渠道和零售商双渠道的视角来研究双渠道供应链的库存策略问题,选择以报童模型为框架探讨两种类型的双渠道下集中和分散库存控制时的最优库存量,研究发现,集中库存下的制造商双渠道可以使得供应链系统达到最优,实现库存总量最低和供应链整体利润水平最高,且制造商和零售商实现了合理的利润分配。  相似文献   

2.
文中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提出了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决策模型。研究了双渠道环境下产品分销及协调结构中的利益分享。研究发现品牌差异化并不是协调渠道冲突的主导分销策略。制造商采用协调结构并进行利益分享可以最大化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同时对于每个渠道成员都是双赢的。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其中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拥有网络销售渠道,零售商为Stackelberg对策博弈的主方。分析、比较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的最优均衡解,并从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的角度,对传统收益共享契约进行了改进,并论证了这种契约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所改进的收益共享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占主导的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交叉持股对单一传统渠道、网上直销双渠道和网上分销双渠道三种渠道结构下供应链定价和渠道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增加对传统零售商的持股份额有利于提升制造商和供应链收益,但会降低传统零售商收益,传统零售商增加对制造商的持股份额有利于提升自身收益,但并不影响供应链收益;当线下线上市场份额相差较大时,网上直销双渠道结构下制造商的利润高于网上分销双渠道高于单一传统渠道;传统零售商利润的高低主要受持股份额的影响,当传统零售商对制造商的持股份额较大时,网上直销双渠道结构下传统零售商的利润高于网上分销双渠道高于单一传统渠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解决多人合作博弈问题的Shapley值方法用于解决两级易逝品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问题。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零售商与供应商不合作时,零售商根据供应商的批发价确定订货量,合作时共同决定库存,零售商之间的合作为共同决定订货量且通过库存调剂(转运)共享库存,三方合作可获最大利益,采用Shapley值法可合理分配合作利益,从而使合作更稳定。  相似文献   

6.
章艳华 《物流技术》2012,(23):326-328,425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并且制造商占主导地位。分别研究了单一传统零售渠道的最优决策以及同时存在传统零售渠道和直销渠道的双渠道决策。在双渠道情形下研究了统一零售价格下的最优决策,并且将零售商做零售价格决策时的情形与制造商做零售价格决策时的情形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并且制造商占主导地位.分别研究了单一传统零售渠道的最优决策以及同时存在传统零售渠道和直销渠道的双渠道决策.在双渠道情形下研究了统一零售价格下的最优决策,并且将零售商做零售价格决策时的情形与制造商做零售价格决策时的情形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张智超  张庆  李璐  张思 《物流技术》2015,(4):148-149,151,150
主要研究了集中库存模式下,存在服务水平影响的双渠道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问题。建立了双渠道总需求随机分布下的在线渠道和传统渠道的库存控制模型,求解出在单位时间最大收益目标下的零售商和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整体在获得最大利润时的最优订货批量。结果表明集中库存模式下,需求影响系数仍然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服务水平和渠道需求之间的变化关系,最后进行了算例计算,表明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董志刚  马骋 《价值工程》2015,(13):33-34
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产品分销渠道,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零售商分销渠道的选择问题。运用主从博弈和Hotelling模型,分别建立了单一线下渠道模型和在同价策略下的双渠道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给出了零售商选择不同分销渠道的条件。研究表明:制造商会积极促使零售商选择线上线下双渠道;构建线上渠道的运营成本会影响零售商的渠道选择。研究结果对零售商的渠道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汪源 《物流科技》2015,38(2):10-14
针对由网络直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在制造商提供服务且考虑网络渠道服务向传统渠道溢出情形下,建立了零售商不实施策略和实施价格补偿策略、成本分担策略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变化,比较策略优化协调作用,并进一步探讨策略实施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服务溢出率和服务成本系数对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于双源渠道供应链系统中零售商和制造商的信息共享问题,引入市场需求不确定信息作为信息共享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Stackelberg主从对策,构建了四个考虑信息共享的双源渠道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在是否分享市场不确定信息和是否运用于商务活动的博弈过程。研究结果显示:零售商和制造商都会尽可能去获取市场需求不确定信息,并且制造商会把此信息充分运用到电子商务市场来提高自己以及供应链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2.
查慧婷  张燕 《物流技术》2021,(1):102-107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将渠道竞争和产品的低碳性能引入消费者的非线性需求中,通过构建制造商为主导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的最优定价、碳排放水平和成员利润,并采用价格折扣-成本分摊契约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两种情况下,渠道竞争程度的增加均会造成碳排放水平、供应链利润和消费者效用的降低;集中决策下的直销价格大于分散决策下的直销价格,集中决策下的零售价格小于分散决策下的零售价格。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以上结论和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邓正华  况红 《物流技术》2012,(17):302-303,346
研究了一个制造商批发一种产品给单一零售商的供应链协调模型。研究表明,当零售商剩余产品处理残值大于或等于制造商产品处理残值时,通过收益共享契约可以有效协调供应链,实现供应链最大化利润;但当零售商剩余产品处理残值小于制造商产品处理残值时,通过收益共享契约无法实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库存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利用系统动力学及Vensim建模平台建立了供应链库存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订货成本和产品定价为控制变量,进行了模型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供应链库存的稳定性和供应链利润。  相似文献   

15.
考虑两竞争制造商通过共同零售商销售替代产品的两层供应链系统,分别研究制造商未持股和制造商单向持股情形下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及其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对制造商单向持股存在持股方与售股方都可以接受的持股成本区间,但这会损害零售商收益和供应链整体绩效,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对供应链绩效的损害会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6.
回购契约在易逝品供应链协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易逝品的市场需求为随机需求情况下,研究了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回购契约;分别分析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在没有协调情况下各自的最优决策以及在回购契约协调下双方的最优决策;推导出了在回购契约下零售商的最佳订货量。并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在回购契约下双方的最优决策能使供应链的整体利润达到集中控制下的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考虑制造商生产两种碳足迹不同的可替代的产品,建立供应链优化决策模型,确定最优的产品环保水平与销售价格,提出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机制.分析了产品之间不同的替代程度对均衡解和各成员利润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收益共享契约对于提高供应链环境的作用.研究表明,产品环保水平竞争强度的增加会带来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增加而价格竞争强度的增加会带来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减少.集中式决策不仅有利于供应链利润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供应链环境的改善.当消费者对产品之间环保水平的敏感程度较高时,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We establish dynamic game models in a low-carbon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a single manufacturer and a single retailer with social preferen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mplex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ricing decision and carbon abatement strategy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the retailer's social preference on pricing decision, carbon emission abatement strategy, profits,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and complexity of dynamic models. We find that adjustment parameters of pricing and carbon emission abatement should be maintained in a certain range; otherwise, the system will be unstable and even chaotic through period double bifurcation or wave shape chaos. A higher social preference of the retailer is always beneficial to carbon abatement and the manufacturer and helps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supply chain system. However, the impact on the long-term profitability of the supply chain is related to the state of the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setting of a centralized decision, the optimal carbon abatement strategy and supply chain profit in a decentralized decision are always less than those in a centralized setting,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retailer has social preference. Therefore, a side-payment self-executing contract is designed to coordinate the supply chain and achieve Pareto improvement.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proposed in this study not only leads to Pareto improvement but also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upply chain system. Finally, this study enlightens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a low-carbon supply chain.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流通产业的零供矛盾日益凸显,针对强势零售商的压价问题构建博弈模型并分析其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在由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考虑零售商在主导产品零售价格的同时,通过增加广告投入或提高服务水平等市场投资措施刺激产品需求,探讨当零售商运用其较强的议价能力对制造商提出的批发价进行强制压价时,双方如何通过合作博弈寻找最佳策略。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强势零售商的压价行为不仅可以提升品牌商誉,更能帮助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