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经济形势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应包括严控耕地占用,合理开发闲置地、荒地;调整农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农业科技研究及推广力度,提高农业产量;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加强粮食贸易管理。  相似文献   

2.
杭州是粮食主销区,也是缺粮地区,供需缺口受人口增长、工业用粮等因素的影响不断扩大,粮食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如何在大市场大流通的环境下,增强杭州粮食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对粮食安全的认识、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杭州市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提高杭州市粮食安全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王敏燕 《云南金融》2012,(2X):78-79
杭州是粮食主销区,也是缺粮地区,供需缺口受人口增长、工业用粮等因素的影响不断扩大,粮食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如何在大市场大流通的环境下,增强杭州粮食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对粮食安全的认识、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杭州市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提高杭州市粮食安全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粮食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十分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的重大战略问题。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6个一号文件,研究制定支持粮食生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激发了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河南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重要省份之一。近年来在发展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经验看。一国国内生产的粮食能够满足需求量的90%,就是非常高的自给率.而中国政府长期以95%左右自给率作为底线。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十分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加重了国内资源消耗的压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未来国内粮食生产将越来越难满足粮食需求,粮食供需缺口将不断拉大。在立足国内粮食的基础上.实施虚拟耕地进口战略是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有利于保障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有利于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并可以提高中国未来的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调整产业结构:保障粮农安全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最主要体现在粮食主产区的粮农增收难上。调整产业结构是粮农脱贫的唯一路径选择,也有人担心会影响粮食安全。认真考核保障粮食安全需要量,彻底变革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让其有规模效益的种粮大户成为粮食生产的主体,无规模经营能力的农户除了进城务工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或搞养殖业,实现粮食生产、粮农增收两不误,是保障粮农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双赢机制。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各国尤其是贫困国家的粮食消费,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粮食短缺的现象.如越南、泰国等传统粮食出口国也限制了粮食出口量,以确保国内粮食安全。我国一向十分关注粮食的生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坚持粮食供给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温家宝总理也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  相似文献   

8.
江西粮食生产周期实证分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78-2002年江西省粮食生产情况看,江西粮食生产有明显周期性,不仅与自然因素有关,还与粮食生产条件、粮食市场发展和政府支农措施等密切相关,只有采取有力措施,熨平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才能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许之斌 《时代金融》2013,(24):172+182
粮食安全关系到民生和整个国家发展的大计,政策性金融支持是提高粮食产销安全,加快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本文从金融支持粮食安全的角度,系统性的阐述了加快粮食安全建设,促进粮食生产批发、销售一体化的具体步骤,进一步介绍了如何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以对冲粮食在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最后,根据目前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提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国家战略的提出再次确立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在我国有限的耕地面积条件下,粮食安全的保障是根基。粮食安全是全方位的,是“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的粮食安全,是强化高标准产量的粮食安全,是保障农民和主产区利益机制的粮食安全,是粮食生产条件、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农民利益、可持续发展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邱峰 《吉林金融研究》2013,(3):32-37,41
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紧密相连。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须在耕地的保护基础之上,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并配以产业化、公共产品的承接以及适宜的房价,形成相辅相成、协调推进的良性循环局面,最终达到二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转型时期中国农业全要素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施耕地集约利用战略、提高耕地综合利用能力,理应成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同时又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土地基本需求的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措施选择。本文基于DEA模型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构建了一个相比耕地生产率更能全面衡量现有耕地真实利用效率的指标—全要素耕地利用效率,然后运用规模报酬不变且投入导向的SBM-DEA模型,估算了1985~2008年中国各省份及四大区域的全要素耕地利用效率及其收敛性,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受限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自然气候、生产技术、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教育程度、农业规模等环境因素对于全要素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前提条件之一.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河南省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对建设中原经济区意义重大.新时期在政府层面的加快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宣传不到位、服务不足、社会保障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为此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4.
水利工程移民社会保障在实践中存在误区和实施困境,正确、合理解决水利工程移民社会保障问题,是建立水利工程移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和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水利工程为例,结合现行水利工程移民安置政策要求,通过分析土地对移民失地前的保障作用,发现现行"社会保障安置方式"存在误区;社会保障是移民多元保障机制的基础;移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应包括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构建移民社会保障资金需求计算方法,以里下河洼地治理工程为例,运行定量方法,测算了移民社会保障资金需求,分析了征地补偿资金和社保资金平衡问题,提出资金缺口的筹措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年下降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农村地区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如不及时解决农村劳动力缺失的问题,十年之后中国粮食安全将难以保障。农业生产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升级最为基础的部分,其高效的生产力可有效补充中国农村出现的劳动力缺口。但是我国耕地所属散乱,极不利于大型农机作业,只有将各户土地集中使用,才能解决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最棘手的问题。本文以东北西部地区为样本剖析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收益构成,研究农村合并耕地成立农业机械合作社的可行性。本文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的证券化理论,结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首创的提出利用证券市场加速我国农业升级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村的重要资产,可以产生物权性经营收益、债权性流转收益和财政补贴性收益。但现行法律制度阻塞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抵押的融资渠道,造成农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担保融资模式是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进行的制度创新,既能够保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会保障功能,又能拓宽农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实践中出现的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和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是这一融资模式的具体体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这一弱势群体给予特定制度安排,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是国家与社会的基本责任。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除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外,一直是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占主导地位。当前,由于我国农村经济转换和社会变革进程加快,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导致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本文在总结分析传统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情况,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厘定职责,强化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立足实际,大力推进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着眼长远,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衔接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妥善地安置失地农民,为其提供有说服力的社会保障,不仅事关失地农民自身的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对国内学者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基金及各地实践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作了简要评述,认为学界应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土地征用和相关法律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推动下,对农民土地的征用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被征地农民群体数量逐年扩大,如何安置失去土地的农民,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上海在经历了从"谁征地,谁吸老"、"谁用地,谁负责安置"到从制度层面上确立"落实社会保障与土地处置、户籍转性整体联动"的安置原则,出台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征地农民权益,加快推进上海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但是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同时随着《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综保"、"镇保"向城保并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亟需调整,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提升上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政府将大量农村土地征收并进行建设改造,被征地的农民失去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空间和必要的生产资料,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在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三农"的可持续发展,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性的货币补偿方式。大部分失地农民由于就业困难,缺乏持续长久的生活保障,为了更好地推进城镇化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待需要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问题,这也直接地关系着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