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薛涛是唐代著名女诗人。自幼随父入蜀,父死后沦为乐妓。她出入幕府,历事韦皋等十一任西川节度使,皆以诗才受到赏识,被称为"女校书",与当时名士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王建等多有唱和。其诗风格清新,抒情细腻,如名篇《送友人》高古深沉,《筹边楼》托意深远,《柳絮》借物喻人,历来为人传诵。  相似文献   

2.
钱澄之论《诗》不以艾理辞章,而从声乐的角度探讨《诗》之本原,不仅避免重蹈历代治《诗》以文害辞、以辞害志的《诗》学之井,而且合理解释了义理辞幸家所不能解释的古人用《诗》文不对题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的代表作《当你老了》以朴实的语言,抑扬的韵律,唯美的意境征服了读者的心。《当你老了》这首诗,具有语言的朴素之美、和谐的韵律之美、伤感的意境之美,由此可见其诗歌的艺术魅力。在诗歌的创作中,唯有将真善美与真性情进行充分的表达和渲染其所具备的艺术之美才是不朽的。  相似文献   

4.
翻检中国古籍,最让人难以破解的当首推《山海经》,其中的山川道里,轮廓模糊含混,方位距离也歧义横生,让人难以确指。而那些异物怪兽、神人神址、奇俗奇事、方物怪闻,更是让人头疼——这也正是这部上古奇书让百代生疑,学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原因。比起《诗》《书》《礼》《乐》《易》来,《山海经》成了真正的天书,似乎出于外星人之乎。  相似文献   

5.
湘乡学者周寿昌,著述颇丰,有《思益堂集》存世。咸丰二年至同治五年,时值太平天国骚乱之际,其《思益堂集》中诗、词及文多有“烈”、“忠烈”、“烈士”、“烈妇”字眼。文章拟以《思益堂集》诗、词及文为基点,结合周氏之言行轨迹,以窥探其“烈性”本真:刚直忠正,慷慨切列。  相似文献   

6.
樊思 《魅力中国》2011,(20):272-272,307
明末遗民在中国遗民群体中占重要分量,其心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遗民群体中提取个人进行分析,探求其于明亡后的心态与选择,以期求窥一斑知全豹。本文以张岱为研究对象,从其和《贫士》诗入手,截取此时点,一探其心境与选择,从诗中分析他于明亡后“存身”的悲痛心态以及“心之重生”的选择,并探究了其悲痛与振作的原因,以及这种悲痛与自振交织的矛盾心态,亦能一鉴其诗不可忽视的“心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诗集《流云》在其微小的诗歌文体之内包蕴的是阔大的世界生活,有如夜观星火,渺渺小小之光遍布天宇,令观者收览众宇之物象。缘于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深刻印象,作者体现在诗里的物、意充满着古典的艺术气息。同时因其美学家的独特目光,对世界渺小物无限之美的挖掘,在《流云》小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选>从行旅诗的内涵出发,研究行旅诗歌的特点,鉴别其中以专门定点游览类诗与行旅类诗的区别:从行旅类的诗歌创作分析出发,结合诗人生平与仕途经历,考察其行旅途中思想感情的复杂多样性,以探究其作家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9.
秦长栓 《魅力中国》2013,(29):91-91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日《秋兴》o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  相似文献   

10.
欧广玮  欧玉莲 《魅力中国》2010,(6):248-248,251
杜甫《醉时歌》,其系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本文在辨析吸取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联系诗人杜甫的生平事迹以及诗歌流露的感情,运用“诗史互证”以及“以杜证杜”之方法,进一步考证,得出此诗系年应为天宝十二载秋。  相似文献   

11.
王飞跃 《开放导报》2007,(2):I0010-I0011
翻开2006年12月号《星星》诗刊的增刊,在封三的位置有一位诗人的大幅照片,并配有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柯蓝、内航、朱先树、阿翔等的评语,那就是《星星》诗刊隆重推出的2006“年度诗人”王飞跃。2006年王飞跃以独特的写作手法创作完成的《国粹精点》在第二届文博会上展出后引起诗界关注,《星星》诗刊在9月号、10月号连续两期推出该作品,《诗刊》也早在8月号发表了其中诗作,诗坛泰斗柯蓝称:“《国粹精点》拓展了中国新诗的写作领域,是一部振兴中国诗歌的作品。”该杂志还特设了“年度诗歌视点”栏目,发表了王飞跃的《国粹精点》选辑,其编后语写道:“我们在庞大的诗歌队伍里发现了诗人王飞跃,发现了王飞跃的《国粹精点》,从而更发现了中国诗歌一种新的动向。可以说: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最大的贡献是展出了《国粹精点》。这是诗歌的荣幸,这是深圳的荣幸。王飞跃的这种诗歌新文本已经为我们阐明了诗之所为而不曾为,诗之敢为而未能为。”如此之高的评价确实令人震撼,从而更说明中国新诗90年来终于出现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张玉荣 《魅力中国》2014,(26):75-75
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主题歌曲《雪绒花》是经典之作,作者借物言情,借物言志,表达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奥地利人对美丽祖国的热爱和奥地利人的顽强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五泉山赋     
汪少潭 《发展》2010,(3):154-154
山不在高,五泉驰名;水不在深,日月取影。千载香火.三教景行;古木参天,四季分明。去病早逝,勇冠群英;太公晚遇,文治武兴。尔忻虽远,联妙诗精;龙渊不才,但赋其情:吾爱五泉山也,颇爱其泉。承天地之精华,生北国之佳境;历沧桑之巨变,惠古今之生灵。纵观五泉,依山而坐;恰关帝之夜读,犹太白之醉卧。惠蒙如足,伫立两厢;朝迎旭日,泉声朗朗  相似文献   

14.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开创的儒家学派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生致力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有失亦有得。记录他言行的《论语》,既闪耀着他思想的光辉,也折射出他诗样人生的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15.
张丽 《理论观察》2011,(6):168-169
叙事长诗《琵琶行》不但在当时即已“童子解呤”、“胡儿能唱”,传诵国内外,而且也是作者自居易本人自鸣得意的佳构。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千余年来曾使多少羁旅漂泊之人怅然洒泪;其“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纯情,更是曾使多少读者为之感动不已。而这首诗的巨大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叙事的高超技巧,同时也还在于诗人的善于点染和烘托,特别是我们决不应该忽视诗中前后五次出现的那一轮明月——水中之月与空中之月的独特意象。  相似文献   

16.
推断李商隐的《夜雨寄比》所寄之对象当为韩瞻。其理由如次:一、韩与李为同年、连襟,私交甚笃,李入东川前把儿女就寄养在了韩家,断其二人当有书信来往;二、从李商隐的“蜡烛情绪”出发,可以发现《夜雨寄比》之“何当共剪西窗烛”与《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之“冷灰残烛动离情”有时间、内容、情感上的照应性和契合性。三、从其经历与诗歌看,将《夜雨寄比》之愁绪释为政治失意、儿女意思、乡愁多病等所导致之精神苦闷,亦与诗境相合。  相似文献   

17.
杨丽彦 《新西部(上)》2010,(3):103-103,110
本着孔子"<诗>可以观"的观点,本文对<诗经>中相关篇章体现出来的先秦时期的禁忌进行了分析.对物的禁忌,对天象的禁忌,婚俗的禁忌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它所反映出的当时禁忌在现代也极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壮美河山的精品力作,在我国古代山水风景诗中异军突起,境界独辟,有的明丽清新,有的气势恢宏,有的奔放开阔.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为我国古代山水风景诗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刘琳 《东北之窗》2014,(1):42-42
正《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崇尚的忠贞、廉洁、自律、和谐等精神,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从政道德修养的宝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产生和发展虽有其自身的规律,却深受《春秋》笔法“惩恶劝善”功能的影响。首先,中国古典戏曲小说高扬其社会功能以褒贬劝惩为参照;其次,中国古代戏曲小说常常以简单的道德规范,即忠、义、仁、孝来区分人物,善恶邪正,泾渭分明;再次,古典戏曲的“上场诗”、“下场诗”,古典小说结尾的理性评述和开头的序论警示,突出加强了古典戏曲小说的社会教化效果;最后,“忠义”、“孝友”伦理规范的宣扬,大大削弱了戏曲小说作品的批判力量,也表现出《春秋》笔法对戏曲小说创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