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满洲贵族的封禁政策,致使黑龙江文化停滞落后。清末民初,民族危机日深,为开民智,黑龙江省通过开办半日学堂、白话报、阅报社、宣讲所,戏曲改良等,对百姓进行启蒙教育。清末民初黑龙江省社会教育的发展,为黑龙江其他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有悠久的历史,达斡尔族,是黑龙江、嫩江流域的古老民族。达斡尔族为契丹后裔,至少在辽代就是我国北方边疆的开发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3.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的历史文化之源,草原民族文化的发祥地,草原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的古代文明,黑龙江省西部城市群体文化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4.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9):F0002-F0002
王新利:1956年生于山东省昌邑县,管理学博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流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粮食物流分会理事、黑龙江省管理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数量与计量经济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边疆经济学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5.
2009年6月14日,大连黑龙江商会代表团一行37人,专程到黑龙江,参加第二十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受到省有关部门的热烈欢迎。6月17日晚,在商会名誉会长、原黑龙江省人大副主任滕昭祥的安排下,黑龙江省省  相似文献   

6.
工艺制造局是黑龙江省第一所官办的近代化机器制造业管理的行政部门.本文考证了制造局的人员设置、 职责、 规章、 奖惩制度及主管业务.该局以就地获取原料、 制造日用品为宗旨,为黑龙江近代企业提供了模式和规范.制造局的开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俄商的经济侵略,激励了黑龙江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鹤城学人     
戴景春 戴景春, 1955年出 生于黑龙江 省富裕县。 1979年毕 业于黑龙江 省银行学 校,后在吉林财贸学院进修二年,1987年结业于中国社会学函授大学。从1983年起,先后在黑龙江省银行干校、黑龙江金融职工学院从事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直至现在,现为黑龙江金融职工学院货币教研室主任,经济师。  相似文献   

8.
又讯:在黑龙江省日前召开的民营科技实业家支持灾区“科教兴村”座谈会上,哈慈集团率先投资灾区,实施“农户+公司,走共同富裕之路。民营科技实业家支持黑龙江灾区“科教兴村”活动已由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拉开了序幕。座谈会上,黑龙江省部分民营科技实业家们认真听取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王治国对黑龙江灾区的考察汇报和省领导的情况介绍,深受鼓舞和激励。企业家们一致认为,科教兴国,匹夫有责。民营科技企业近年来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应该为灾区和地方经济作贡献,尤其是黑龙江本省的企业家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既有历史继承性性又有共识变异性,在各种文化跨界互动、相互交流融合、互为影响中,表现出整体性、动态性、多元性、国际性等特点.黑龙江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着民族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失衡、民族文化认同感弱化等困境,借助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交往的地理区位和跨界族缘优势,指出中俄跨界民族文化发展的困境破解机制为内源式发展,并提出"重视文化自觉,坚持文化互动教育观""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引领民族文化传承主方向""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巩固民族文化传承主阵地""强调社区教育的辅助力量,促进中俄毗邻地区的文教互动"等建议,为中俄跨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助推中俄边境区域教育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工业的重要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为全国输送机械、电力设备的重要任务。建国之初,在国家重点投资以及苏联等国的援助下,黑龙江机械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此期间,黑龙江形成了以"三大动力"为骨干企业的机电、冶金、矿山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责任重大,系统深入讨论研究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规律,依据黑龙江省自身的发展状况,科学地对待黑龙江省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高等音乐教育是中国音乐教育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黑龙江省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期、挫折期、建设期和繁荣期.通过对其近五十年历史的阐释,不仅可以使人们清楚的认识过去,并以史为鉴,更多的是对黑龙江省高等音乐教育现状进行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就业出现了新形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始有学者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奥肯定律"在我国失灵,由此出现了"奥肯悖论"、反"奥肯定律"之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有不同于国际上及全国总体情况的特殊性和特定规律,对此进行研究可为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战略,经济发展模式,就业政策的制定,解决就业问题的策略等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工业生产基地,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为黑龙江省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也为黑龙江省发挥优势,实施对俄煤炭工业科技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分析了当前黑龙江省对俄科技合作的现状,指出了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对俄科技合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推进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对俄科技合作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讨论了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认为在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趋势必然更加顺畅,将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随着现代农业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还会出现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劳动力转移,但也面临着农业、农村空壳化现象,威胁粮食安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黑龙江,农民转移就业也受到影响。但挑战与机遇同在。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发端时期,也是中国文化最繁荣、思想最解放的时期。虽然当时社会福利事业制度尚处于初级草创阶段,但是当时人类深邃的智慧为中国几千年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是否建立一定的社会福利事业制度成为贤君和暴君的分水岭,也是国家崛起或是衰败的前兆。研究先秦时期社会福利事业制度对于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事业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道路”的发展“奇迹”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热议,有赞誉,有指责;有肯定,也有否定,呈现出多种思考与议论。针对这些热议,需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来认识“中国道路”演化的系统性和必然性,进而领会“中国道路”的时代价值。“中国道路”创新和丰富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将“中国道路”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放在宏观时空环境中来观察分析,以期深刻揭示选择走“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同时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树立“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是满族主要聚居区,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城镇化中黑龙江省满族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文化面临濒危状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保护刻不容缓,需要政府和文化部门在满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中发挥主导作用,满族民众在满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中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存在数据规模小、质量参差不齐、共享程度低、资金短缺等问题。在宏观方面,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要自上而下统筹建设模式,实施在联盟框架内分散建设、集中服务的模式,并采取相应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中国始终面临着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国家独立,一个是如何实现现代化,对这两个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离不开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认识到民族独立与现代化的一致性,以及认识到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一致性,是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探索发展道路进程中的两次理论自觉。社会形态的局部跨越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构成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两个基本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