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王利亭 《魅力中国》2010,(22):252-25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王岳冰 《魅力中国》2010,(34):258-258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当前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耍依靠心理专家和教育工作者,更要重视依靠广大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以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廖军 《魅力中国》2009,(29):72-73
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关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抓住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相互作用关系,具体分析其相互作用规律,从而实现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何梅 《魅力中国》2010,(15):140-140
心理健康,通常指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它要从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因素分析,不仅看他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有没有主观不适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多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直至近几年学生不断的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音乐教育这方面正确的引导学生欣赏积极向上的音乐,用音乐来协调心理上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李建明 《发展》2008,(1):107-107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健康不仅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全的最佳状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身体越来越健康,但心理健康状况却令人堪忧,特别是学生。学生心理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健康状况,称之为“心理偏差”。当前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偏差”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公务员行使着管理国家的权力。国家的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务员队伍能否正常有序、廉洁、高效地运转,他们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公务员不仅要有完成本职工作的本领和健康的体魄,更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文章重点分析了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原因以及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交往和发展的保证,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要帮助在校大学生摆脱心理困扰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并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元 《魅力中国》2010,(30):154-154
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通过体育锻炼,要培养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反过来,运用心理规律进行体育,也会产生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建红  林巧莺 《魅力中国》2010,(8X):179-180
<正>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是教育的要求,更是国家繁荣、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要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一切可开发的教育资源的科学整合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柯昕 《新西部(上)》2007,(5X):211-211
三维健康观的概念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为此,该文作者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三维健康观的概念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为此,该文作者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是指大学生通过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使其心理结构和品质达到良好的状态。心理素质优化需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得以贯彻和实施。结合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文章提出开展心理测查、开设心理课程、设立咨询机构、开通心理热线、进行网络心育等是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伟光 《西部大开发》2010,(9):56-56,68
人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的健康,还包括阳光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还包括要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全日削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加强学生思雏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李国东  孟红玉 《魅力中国》2011,(17):352-35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对体育中考学生心理状态的综合考察,并对体育中考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形成的原因和心理活动的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对学生如何应对考试心理方面的培养。通过本课题的讨论研究,使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明白好的运动成绩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运动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考出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当代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的栋梁、21世纪的主人.作为社会的人,他们不仅需要有为社会做贡献的真才实学,更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关系着未来祖国事业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更关系着国民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在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改善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文章在分析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所存在问题的基础,提出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方面地积极开展有关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庞霞 《发展》2010,(5):128-12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学生的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这里所说的健康是指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呈现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上、心理上和思想上保持良好的状态,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事业在向现代化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着最佳的教育思想,最佳的教学方式,最佳的教学效果。而这一切要取得理想的成效,又都离不开教师的心理素质优化的重要作用。教师的心理优化,是指教师心理素质的高水平和心理作用的高效率,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内驱力的主要来源,对教师的自我修养,教师的自身现代化都有重大意义。教师心理优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的心理健康这是心理优化的基本内容,心理健康对教师来说,是“教书育人”、“以身作则”的最宝贵资本。它包括心理素质的完整,心理状态的稳定和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因此,当代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而且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有较强的适应力、耐挫力、自制力、顽强的意志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相似文献   

19.
杜恒伟 《老区建设》2012,(10):63-64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克服其心理障碍,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陈玉 《魅力中国》2011,(17):159-159
教师在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同时,其心理素质对所教授的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要当一名好教师,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重视心理健康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