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胜利 《魅力中国》2010,(4):131-131
一谈起中国当代的戏曲,必谈起一个大的地方剧种豫剧,一谈起豫剧必谈起河南省豫剧三团,谈起现代豫剧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佳作《朝阳沟》与《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多年前已被文化部列为中国百年精典剧目,《小二黑结婚》也曾被多个剧种所移植。二者都堪称豫剧和现代戏曲中的上乘之作,也是被各界观众和专家学者所公认的,当代豫剧中的名片。  相似文献   

2.
黄胜利 《魅力中国》2010,(2):131-131
一谈起中国当代的戏曲,必谈起一个大的地方剧种豫剧,一谈起豫剧必谈起河南省豫剧三团,谈起现代豫剧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佳作《朝阳沟》与《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多年前已被文化部列为中国百年精典剧目,《小二黑结婚》也曾被多个剧种所移植。二者都堪称豫剧和现代戏曲中的上乘之作,也是被各界观众和专家学者所公认的,当代豫剧中的名片。  相似文献   

3.
冯勇 《魅力中国》2014,(19):121-121
有一件事,让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二十多年前的一天,是我的恩师王冠君先生的生日,老师邀请了几位相知,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家庭聚会,老师给我一一作了介绍,来者都是文艺界德高望重的前辈。 专家聚会,三句话不离本行。席间话题几乎全是艺术。他们谈论了六大流派和各自的风格特点,高度赞扬常香玉大师的创新精神。一个艺人,在完全没有音乐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开始了豫东、豫西两大不同调式的合流,这创举堪称奇迹,它的意义绝不亚于京剧“二黄”和“西皮”的大融合。他们谈论豫剧唱腔音乐改革,称《朝阳沟》的唱腔为空前绝后,里程碑式的作品。称赞豫剧音乐改革的领军人物王基笑老师对豫剧音乐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陈建国 《魅力中国》2013,(16):371-372
豫剧板胡是豫剧乐队的主要乐器之一,是整个乐队的核心,具有较强的领奏作用,俗称“头把弦”。它区别于其他剧种所用的板胡,其音色高亢、明亮、亦不失细腻、柔美之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豫剧板胡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不断改良、革新,以适应豫剧唱腔音乐的快速发展。在岁月的长河中,传统的豫剧唱腔音乐逐渐形成以演员为中心的不同唱腔的流派,这些流派具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这些唱腔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其琴师的很大影响。老一辈豫剧板胡演奏家在实践中,也形成不同的流派伴奏风格特点,由王基笑先生等一批作曲家打破了豫剧唱腔的传统模式,其中〈红旗渠》这段唱就是优秀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5.
许琳 《魅力中国》2014,(17):94-94
陈素真是豫剧五大名旦表演流派之一,她的豫剧艺术风格丰富多彩。不但文、武、生、旦不挡,而且注重对豫剧事业的创新与改革。本文从豫剧《春秋配》中“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和“你问他因何事荒郊走马”的唱段中赏析陈素真对豫剧艺术的大胆改革与创新,赏析陈素真唱段中节奏伸展有序,曲调委婉缠绵的唱腔特色。  相似文献   

6.
陈婷婷 《魅力中国》2013,(19):126-126
豫剧《抬花轿》是河南省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清芬老师的主要剧目之一。经过王清芬老师的传承和创新,该剧在人物形象、表演、唱腔和音乐等方面独树一帜。体现出了对传统观念的突破以及戏曲程式与舞蹈相结合的现代元素。其中“梳妆”一折是豫剧《抬花轿》中最能体现出周风莲^物性格和舞台技术技巧的一场戏,也是最能表现出她在出嫁之日内心喜悦的一场戏。同时也是技巧性较强的一场戏。  相似文献   

7.
李娜 《魅力中国》2013,(16):108-108
崔兰田大师创立的崔派艺术是豫剧旦行艺术的重要流派。崔兰田擅演悲剧,其常演的《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等剧目被人们称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塑造这些端庄贤淑、善良坚贞而又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使她的唱腔表演形成了深沉哀怨、含蓄蕴藉的特点。声腔往往是区分剧种与流派的主导因素,能开宗立派者其声腔必有其卓尔不群的艺术感染力。在豫剧界内,崔派艺术的悲腔寒韵尾可谓独树一帜。我师承豫剧名家范静。崔兰田大师为我师从流派的宗师。我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通过恩师范静的言传身教,进而对师祖的艺术有了较为深人的体悟。  相似文献   

8.
王军芳 《魅力中国》2014,(23):261-261
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称之为豫剧,具有鲜明的河南地域特色的优秀戏曲剧种。  相似文献   

9.
李文殿 《魅力中国》2010,(22):44-44
豫剧和其他剧种的最主要区别在哪里?应该是音乐。中国豫剧的主弦是什么呢?应该是板胡。在一出豫剧演出剧目和一段豫剧唱腔中最为鲜明的特色是板胡声和梆子声。可见,板胡在豫剧伴奏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胡曙光 《魅力中国》2014,(15):64-64
豫剧是我国古典的五大剧种之一。豫剧的唱腔磅薄大气、抑扬顿拙、唱腔婉转、吐字圆润、韵味悠长、表现生动,以善于刻画不同性格的人物和细腻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而著称。本文泓豫剧《抬花轿》为例谈对人物的分析及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1.
许宏 《魅力中国》2014,(12):73-73
每当我听到戏迷们在河畔演唱“走一道岭来翻过一架山”、“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昨夜晚老婆我做了一个好梦”、“走一道岭来翻一道沟”、“亲家母你坐下”等一段段熟悉的豫剧唱段,我就想起了河南省豫剧三团推出的现代戏《朝阳沟》。为什么过去那么多年了,这部戏还能被不同时代的戏迷所传唱。可以,这部戏的艺术魅力有多大。  相似文献   

12.
关美丽 《魅力中国》2010,(22):59-59
我对豫剧马(金凤)派艺术情有独钟,因为由马金凤先生创立的豫剧六大流派之一的马派艺术,是一株苍翠刚劲的艺术常青树,是一朵芬芳飘溢的牡丹花。自从1998年起,我跟随马金凤老师学艺十余年来,主演了豫剧马派的几个代表剧目,表演及唱腔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我荣幸地被豫剧大师马金凤正式收为关门弟子。  相似文献   

13.
茹明 《魅力中国》2011,(11):246-246
叙事歌曲《木兰从军》音乐的整体形象变化,情感情绪的变化可以用优、愁、豪、勇、思、娇、颂来形容,常被作为音乐会演唱曲目,它吸收了河南豫剧的唱腔因素,在叙述故事、表达人物心声、展示人物性格方面更加贴切,并成功地塑造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4.
我演假牡丹     
曹会敏 《魅力中国》2013,(14):100-100
豫剧神话戏《追鱼》是我们新郑市豫剧团的看家戏、打炮戏、吃饭戏。这部戏因为充满了浓浓的神话色彩,加上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惊险热闹的武打场面、优美抒情的豫剧唱腔,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去演出,必定是第一个要演的戏,也是最受欢迎的戏。这部《追鱼》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排演以来,  相似文献   

15.
郑兆雨 《魅力中国》2013,(29):100-100
常香玉不仅是住杰出的豫剧表演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豫剧唱腔旋律作家。她在豫剧唱腔发展史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豫剧唱腔的创制和拓展;二是把豫剧唱腔的演唱方法引上专业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浅析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龙 《魅力中国》2013,(16):255-256
在戏曲音乐的伴奏过程中二胡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独特的技巧,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掌握其独具特色的戏曲音乐风格。流派唱腔的风格,滑音抹音,装饰音与唱腔结合的运用,及右手弓法的科学性等等。在这里重点浅析一下托腔保调,揉弦和半音运用以及演奏二胡中情感艺术性的几个技巧特点。  相似文献   

17.
琵琶作为豫剧伴奏的一种乐器,无论是表现人物心理活动,还是展现音乐内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在伴奏中发挥出琵琶的特殊效果,就必须掌握好整台剧目的情节,以及唱腔设计的意图,这对每位琵琶伴奏员来说,既是伴奏素质的实践检验,也是对自身演奏技能的考量。谈到琵琶在豫剧乐队中的伴奏,就必须知道琵琶的前因后果,学习掌握曾经在豫剧琵琶伴奏事业做出贡献的那些先辈们的经验与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8.
许琳 《魅力中国》2014,(8):92-92
豫剧六大名旦是中国大师级戏曲艺术家,其唱腔有不同的艺术特色:高亢激昂的常派、悠长天籁的陈派、委婉含蓄的阎派、大气响亮的马派、缠绵委婉的桑派、韵味淳厚的崔派,本文对于豫剧六大名旦的唱腔特色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申桂红 《魅力中国》2014,(15):243-244
豫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中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剧种.听众人数居全国第一。明清以来,有据可查的剧种有45种之多。到了80年代。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剧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比较出名的有《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泪洒相思地》等等。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河南省作为戏曲大省,戏曲资源相当丰富,这些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非常高,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张创新 《魅力中国》2014,(19):112-112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一、【二八板】类唱腔腔音的构成“讴”,民间又称之为“讴戏”、“河南讴”、“河南高调”、“靠山吼”等。戏曲之韵在于曲,曲调之韵在于腔,腔调之韵在字调、“豫剧”之称谓.探讨豫剧【二八板】类唱腔的腔音构成,以河南方言语音的特点为切人点,采取实证的方法对豫东方言和豫西方言进行采样,通用音乐分析系统”对豫东方言和豫西方言进行测音,并以测音数据为凭证,提出了豫东方言不仅在语音调值变化幅度上小于豫西方言语音调值的变化幅度,而且语音调值的递变过程也明显小于豫西方言,由此产生了”豫东调”腔音递变量小于”豫西调”腔音递变量的结果,因而形成”豫东调”和”豫西调”腔音自身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