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经济领域的反恐怖主义是美国国际反恐怖战略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为了保护境内市场,其国内贸易保护主义以“反恐”为名,利用“反恐”政策形成新的贸易壁垒。面对“反恐”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要在认识我国在反恐怖主义方面与美国有共同利益、肩负反恐重任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不断发生,恐怖主义危害日趋严重,反恐怖主义斗争的形势日益严峻。虽然世界各国在反恐怖主义斗争中作了不懈的努力,但恐怖主义至今未能根除。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在“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基本概念上存在较大的分歧。文章对恐怖主义概念进行动态的分析,以便把握恐怖主义的本质,为反恐斗争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3.
恐怖语境下的恐怖主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恐怖主义是指以非法、非理性、违反人类社会公认准则的方式 ,用暴力、威胁或其他破坏性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或其他非纯利己目标的思想逻辑和实践活动 ,对国际安全造成了强大的冲击 ,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更多不确定的因素。为回应恐怖主义的挑战、打击恐怖主义 ,美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努力将恐怖主义描绘为非法与邪恶的化身、人类之公敌 ,以使其“反恐战争”合法化。但这种简单化、脸谱化的认识 ,极易混淆各种“恐怖组织”之间的差异 ,引起恐怖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等概念之间的矛盾 ,并与国际战争法的一些原则相冲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关于国际政治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 关于恐怖主义问题  冷战结束以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国外对恐怖主义的研究早就开始,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2 0世纪80年代起,恐怖主义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9·11”事件后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恐怖主义的定义、根源、类型、特点以及国际反恐对策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论文和专著,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深化了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一)恐怖主义定义的共识与争议恐怖主义的定义是研究恐怖主义的逻辑起…  相似文献   

5.
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对恐怖主义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解释,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尚存分歧。由于对恐怖主义的话语权几乎被国家这一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所垄断,故战争及专制恐怖行为常常被忽视。在国际社会中,反什么“恐”、用什么“反恐”、怎样“反恐”事关各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如何看待战争恐怖行为则是重要分歧所在。包括战争在内的恐怖主义行为是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打击恐怖主义单独依赖军事手段难以成功。总体上看,人类尚未找到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恐怖主义这一世纪难题。  相似文献   

6.
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对恐怖主义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解释,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定义尚存分歧。由于对恐怖主义的话语权几乎被国家这一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所垄断,故战争及专制恐怖行为常常被忽视。在国际社会中,反什么“恐”、用什么“反恐”、怎样“反恐”事关各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如何看待战争恐怖行为则是重要分歧所在。包括战争在内的恐怖主义行为是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打击恐怖主义单独依赖军事手段难以成功。总体上看,人类尚未找到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恐怖主义这一世纪难题。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议会正式通过了反恐法案。该法案的倡议者是吉国防、安全、法制及信息政策委员会和国家安全局。吉目前实行的还是1999年通过的《打击恐怖主义法》。多数议员认为,该法已经过时了,带有宣言的性质。新法案详细描述了“恐怖主义”、“恐怖分子”、“人质”等概念,准确地规定了共和国强力部门在调查犯罪行为和恐怖活动时的职权。新法案还规定,要在国家安全局下设反恐中心,以协调强力部门的反恐行动。  相似文献   

8.
浅析当代恐怖主义中的媒体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众媒体是影响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 ,它与恐怖主义的各自特点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伙伴关系”。某些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恐怖主义的发展 ,同时也对政府开展反恐行动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 ,大众媒体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已为各国所认识 ,媒体也成为政府反恐行动中的特殊武器 ,发挥重要作用。但是 ,媒体也被某些国家视为制造“恐怖主义”标签、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9·11"后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征、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11"事件发生后,国际恐怖主义受到国际社会围剿。但是,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失误导致了反美主义和圣战恐怖主义的扩散,使"9·11"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新的特征:"基地"意识形态化、圣战全球化、组织形态的网络化分散化、成员的年轻化、目标对象的泛化和软化,以及追求恐怖效应最大化。国际恐怖主义将成为国际社会长期严峻的挑战。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险不断增长。不同类型的恐怖主义组织趋于联合。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发生后,国际恐怖主义受到国际社会围剿.但是,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失误导致了反美主义和圣战恐怖主义的扩散,使"9·11"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新的特征:"基地"意识形态化、圣战全球化、组织形态的网络化分散化、成员的年轻化、目标对象的泛化和软化,以及追求恐怖效应最大化.国际恐怖主义将成为国际社会长期严峻的挑战.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险不断增长.不同类型的恐怖主义组织趋于联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集体行动困境难以解决、美国"双重标准"反恐加深合作的困难、国际恐怖主义出现的新特点、国际反恐问题的严峻性与其关注程度下降的矛盾等几个方面对当前国际反恐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意在使人们对国际反恐合作现状有更加清醒地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并促使中国在反恐问题上制定出正确的安全战略和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东地区的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并呈现出“基地”意识形态化,“贴牌”恐怖活动增加;攻击目标趋向“软性”,“石油恐怖主义”初露端倪;“基地”组织完成重组,伊拉克成为新基地等三大新特点。随着中国与中东地区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和国际反恐合作中的重要一员,其在中东反恐斗争中的作用也将不断增强。中国不仅在联大和安理会积极支持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反恐合作,加强与中东国家的反恐协商,而且还积极参与中东热点问题的解决,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中东地区的扩散。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历程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包括恐怖主义在阿富汗存在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并着重从战略上分析了美国反恐的意图,同时对美国政府的反恐政策与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亚的恐怖主义探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亚恐怖主义产生的内因主要是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极端化 ;民族分裂主义的滋生与蔓延 ;经济、社会问题严重 ;中亚国家在宗教政策上出现失误与偏差。中亚恐怖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外因主要是 :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渗透 ;车臣恐怖主义的冲击 ;塔利班的影响与支持 ;以本·拉登为首的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亚反恐斗争的干预。中亚恐怖主义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决定了中亚国家的反恐斗争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恐怖主义犯罪呈上升趋势,昆明301恶性恐怖袭击等事件的发生显示我国反恐压力空前增大。本文分析了最近一个时期在我国恐怖主义袭击的发展演变趋势,并就反恐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在伊拉克战争结束一年之后,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加太平,伊拉克.阿富汗和中东局势依然动荡,恐怖主义事件此起彼伏,全球反恐形势严峻。同样,全球经济也面临新的挑战,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创造了自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的最高点,石油涨价、能源短缺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以来,国际恐怖势力几经起伏,伊拉克战争后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活动特点出现了明显变化,反弹力度、反恐难度和地域广度都在增加。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中最突出和最现实的威胁,其危害性不断上升,已成为国际社会将长期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之一。近日,本刊编辑部记者蒋尉(以下简称“蒋”)就9·11”之后的国际恐怖活动及反恐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副所长王逸舟研究员(以下简称“王”)。王:近期内,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全球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某些区域更为集中和剧烈,如从北非、中东到西亚和中亚的所谓“…  相似文献   

18.
国际恐怖主义由于其手段残忍、造成的危害效果强,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一种突出公害。面对日趋繁重的反恐形势,"反恐"一词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和重点。"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在我国,反恐工作已经由新疆、西藏等地向全国各个城市扩张,尤其在边境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缘环境和地理位置,使恐怖主义成为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绊脚石,如何有效地在沿线边境地区开展反恐工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泽轩 《魅力中国》2014,(22):281-281
恐怖主义是当今民众热议的话题,媒体作为对恐怖主义的报道的重要角色,却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趋势:一方面,它既可以服务于反恐工作。但另一方面又可能为恐怖主史所利用,以致对世界的反恐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现在这种恐怖主义愈发猖獗。而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大环境下,我们有必要对媒体在反恐中的角色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20.
“9.11”之后,“反恐”在成为一个世界流行新名词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产业的大发展——在反恐法律陆续颁布后,美国、欧洲的保安公司像雨后春笋股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保安顾问也在大公司里觅到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