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密勒的代表作,剧作家阿瑟·密勒因其真实地揭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下小人物的命运,其道德勇气深受推崇.该剧确立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它通过威利·洛曼这个悲剧角色,对个人的悲剧提供了具有战后美国特色的解读.一个小人物能否成为悲剧人物一直是评论家主要的争议.而该剧却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奉文主要分析剧中主人公--小人物威利及其与妻子等人的关系,以及导致他对个人生活与职业的误解直至最后结局的主要原因,来阐释该剧的真正意义,即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困境.这也是现代社会所暗含的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2.
温文华 《魅力中国》2014,(21):87-87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套。老舍《茶馆》反映的三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是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通过对《茶馆》的解读,领会作品借助小人物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各界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其“葬送三个时代”的主旨,从中感悟老舍在幽默中沉淀的深刻的悲剧意味。本文拟从《茶馆》作品中小人物命运,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时代现实性分析其悲剧性的内涵与原因。由此体味《蔡馆》独特艺术风格的和精巧的艺术构思即作品的艺术之魂。  相似文献   

3.
马玲 《魅力中国》2013,(29):163-164
悲剧意识是一种艺术观念,也是一种人生境界,源于对现实性悲剧的体验和感知,主要表现为冲突和悲剧下的情感效果。《茶馆》是一部悲剧,《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是老舍戏剧的顶峰之作,是中国当代话剧艺术中的经典,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哀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动荡、黑暗和罪恶。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人均建筑面积25平方米,但不同地域不同收入家庭问住房状况贫富悬殊。大部分低收入家庭仍然居住于危房、陋房中,甚至根本没有住房。据相关资料,目前尚有1.5亿平方米的危旧房屋需要改造,156万个家庭缺房,35万个家庭人均建筑面积在8平方米以下。但同时,中国的空置房面积却占很大比例,其中主要是高档的豪宅、别墅、公寓和写字间。住宅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形成了住房供应的绝对短缺和因住房价格极大高于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而引起的住房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归纳起来,城市贫困家庭住房困境主要表现有五:一是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小,住房拥挤;二是住房条件差,房屋简陋且成套率低;三是住房自有率低,多数家庭是租房居住:四是居住位置偏僻或房屋不合法;五是住房与收入往往恶性循环。居住的不稳定或住房距离城市中心较远限制了工作机会,使贫困家庭的收入更加不稳定,这又导致改善住房条件愈加困难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张瑾 《魅力中国》2009,(21):222-223
张爱玲的小说以婚恋为主题,讲述着一个个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她笔下的女性世界是自闭阴暗而扭曲的,多数妇女的婚姻与爱情相分离直接导致了她们人生的悲剧,本人认为导致这种悲剧的根源在于她们身上存在的人性的软弱,对并无太大希望的无为坚持和个别女性人性欲望的扩张。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口向大城市的聚集,随着汽车进入家庭速度的加快,大城市的车路矛盾越来越尖锐。形成车路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结构不合理,交通模式不合理,交通管理体制不顺、制度不健全,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不够等。缓解车路矛盾的主要对策,不是限制汽车的发展,而是优化城市结构;改善交通模式;理顺交通管理体制,健全交通管理制度;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等。  相似文献   

7.
尹蓉 《重庆与世界》2015,(2):62-63,69
毛姆的短篇小说《悲惨命运》描写主人公动三去拜访朋友,由于碍于"面子",始终说不出告辞的话,最终郁郁寡欢而死。本文试图从语用学"面子"和"礼貌补救策略"的角度分析《悲惨命运》中小人物动三的悲剧因素,阐释人性虚伪带来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孙有震 《魅力中国》2013,(19):140-140
《长日入夜行》是一部典型的映射“灵魂之痛”的自传性家庭悲剧,围绕奥尼尔予自己的家庭经历反映了美国战后人们面临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消失。失魂落魄的蒂龙一家四口迷失在许多个不同相互矛盾冲突的“自我”之间,多重人格之间相互争斗摩擦,尽管都曾进行不同程度的自我反省,希望能够找到人生的方向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怨女》一直以来被看作是《金锁记》的改写,作品中塑造的两位女性形象虽有密切的关系,但却有着各自鲜活的形象。作者运用特有的女性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两位经历相似却又具有不同悲剧命运的“小人物”,七巧与银娣。七巧身上所展示的苍凉已然上升到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而银娣则揭示出作为一个“普通人”最原始的悲哀。作者借用七巧与银娣的一生揭露了在漫长封建时期作为丈夫附属品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0.
倪昕颖 《理论观察》2023,(2):117-120
悲剧通过否定的方式来肯定有价之物,而悲剧冲突则是反映悲剧本质及特征的主要环节。纵观古希腊与中国古典悲剧,二者以一种带有民族特色、时代属性的多元审美形态,各自呈现出独特的悲剧艺术风格。而《俄狄浦斯王》与《赵氏孤儿》两部悲剧在异域文化下产生相近的悲剧艺术现象——以“弑父”情节作为悲剧冲突,通过比较“弑父”的行为、原因,论述中西悲剧的伦理精神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反思范宪案     
秦颖 《上海国资》2009,(9):31-33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讲的是一个小人物在某个特定社会大环境下充满扭曲的、荒诞的人生悲剧。人变成甲虫,是荒诞的:个人权力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更是可悲的。范宪是整个时代改革浪潮中的一个小人物,他不过是被市场经济涤荡过、受不住诱惑的一条“变形”的蛀虫。然而,就如《变形记》一般,范宪的“变形”更多地折射出的是环境体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建设浪潮下,地方政府为缓解城乡用地矛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通过拆旧建新的方式统一规划建设拆迁安置社区。但具有“过渡”性质的拆迁安置社区面临着村庄精简与服务低效、环境重塑与违建乱搭、财产分配与家庭疏离等矛盾。究其原因是治理理念与体制滞后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场域—惯习”促成社区资源“竞备赛”,逐利下的家庭权威转移与重塑。基于“枫桥经验”这一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拆迁安置社区应以党建统领理顺治理体系,深化“服务”治理理念;立足源头治理,消解社区环境失序;构建“三治融合”治理机制,重塑社区和谐代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军锋 《发展》2010,(1):138-138
一、中学阶段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长期,心理矛盾与困惑重重,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正处在形成期,难以找到平衡自己的支点,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一是青春期所带来的各种矛盾与压力。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增强,导致学生对家庭和学校产生叛逆;性心理不成熟和冲动与理智和道德的约束不断碰撞。  相似文献   

14.
悲剧必然是在矛盾冲突中产生的,使合理的存在者得到了不舍理的存在,产生不合理的结局。在鉴赏中希神话的审美活动中,这种必然的冲突是在人类感受到自我与整个宇宙、整个大自然、整个世界的分裂和对立中产生的。由于中国和希腊民族的时代背景、地理形势、社会、自然环境、社会意识的不同,造成了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其神话同样的悲剧结局也表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标准普尔公司曾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分析总结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得出“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将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认为只有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才能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这四个账户分别为:第一个账户是日常开销账户,为“要花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10%,支付衣服、美容、旅游等的短期开销;第二个账户是杠杆账户,为“保命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20%,主要是意外伤害和重疾保险,专款专用,保障家庭成员出现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第三个账户是投资收益账户,一般占家庭资产的30%,为“生钱的钱”,投入股票、基金、房产等风险资产;第四个账户是长期收益账户,为“保本升值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40%,为保障家庭成员的养老金、子女教育金、留给子女的钱等。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家庭矛盾的产生会危急家庭和谐,甚至导致家庭的破裂。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科学地、有效地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社会成员为目的的专业,它的介入可以弥补其他的解决家庭矛盾手段的不足,从而有效解决家庭矛盾。本文以台州市楚门镇蒲田村为例,通过对家庭矛盾现象以及原因的分析,寻求有效防治家庭矛盾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相似文献   

17.
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作为以幽默、讽刺见长的文学大师,以他对中国社会的敏锐洞察力,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以悲剧结局的小人物,并用他那深刻犀利的笔触揭示了造成这些小人物悲剧的性格原因和社会原因,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伦理道德观念的凶残、腐朽;同时,还提出了疗救的方法.<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是其中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8.
夏莉 《乡镇经济》2001,(11):9-10,30
本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农村税费改革实践的辩证认识。一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成效;二是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新矛盾;三要抓主要矛盾,重点破解乡镇财政难题。  相似文献   

19.
凌霞 《魅力中国》2014,(7):275-276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产生了为数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如今30年过去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他们的父母开始步入老年人的行列,由4个老人,1个孩子,一对夫妇,构成的“421家庭”日益增多,独生子女莽老处于“弱中之弱”的不利地位,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一个突出矛盾。为了成功化解这一矛盾,国家必须加大对独生子女养老的政策倾斜,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以破解城市独一代“421家庭”养老困境,从而提升我国老人的生命质量和晚年生活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0.
刘芸 《西部大开发》2010,(1):206-206
语言艺术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笔者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促进馆员与读者的心灵沟通;避免工作中产生的矛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